l

优秀的绵羊,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

得到 |
113
| |
关于本书作者
本书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在常春藤名校工作了24年,其中仅在耶鲁大学他就教过10年书,对于“美国教育”这个话题来说,他是一个“懂行的老司机”。作者曾发表过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全面反思美式教育的弊端,这篇文章在美国创造过数百万级的传播广度。
关于本书
从美国高校辞职之后,威廉·德雷谢维奇开始应邀到美国各地的大学发表演讲,跟学生们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全面总结美式教育的利弊,这本书就是他对这段经历的思考和总结。该书自2015年5月上市以来,在美国社会引起广泛反思。
在本书当中,作者历数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学校学生的“数宗罪”:过于自信却输不起;朋友圈同质化,固步自封;思维僵硬,与社会脱节,缺乏“常识性聪明”等,并提出“读藤校远不如读公立大学,学校更重视教育、教学方法也更灵活、更前沿”等观点。
核心内容
一、常春藤名校不搞素质教育。
二、美国大牌教授不给学生上课。
三、公立学校和小型人文学院能提供更好的教育。
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常春藤名校不搞素质教育。
1. 所谓常春藤盟校,最早是一个大学体育赛事联盟。可是如果你认为这些大学当初组织起来搞体育赛事,是为了促进美国青年的体育运动,就大错特错了。常春藤的本质,是美国上层社会子弟上大学的地方。
2. 所谓素质教育不是真为了培养品格,而是为了确保精英子弟的录取比例。并非所有“素质”都有助于你被名校录取,你需要的是有贵族气质的、而且必须是美式传统精英阶层的素质,比如大提琴、击剑,这些事儿普通工薪阶层的孩子很难做到。
3. 大家都不喜欢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让一帮孩子削尖了脑袋去适应一个统一的考试标准,这会造成孩子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知道怎么考试,却不知道为什么考试。这话其实放在美国中学生身上一样成立,他们知道为了上常春藤大学该怎么做准备,但他们同样不知道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
4. 常春藤名校陷入一个死循环:新闻机构做高校排名,家长和学生关注排名,按排名选学校,学校为了迎合家长,按排名的指标去调整,于是各个学校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大同小异,培养出来的孩子越来越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二、美国大牌教授不给学生上课。
1. 大学教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法律、会计之类的具体知识,这些不上大学也可以自学。高等教育带给学生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的核心是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分析他人观点并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2. 为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必然需要老师不断地给学生反馈,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率必须够高。课堂应该小而精,方便大家研讨。课堂的时间不是用来抄写笔记的,而是由教授带领,通过探究和讨论,让学生逐渐熟悉思考技能。上课不是灌输给学生他不知道的知识,而是教授引导学生围绕着某个主题进行讨论。
3. 对现在的高校教学方式来说,这种要求显然太奢侈了。常春藤大学的大部分课是大课堂,几十甚至上百学生在下面听课,老师只管在上面讲,很少跟学生互动。有些教授甚至只管讲课的部分,和学生互动的部分全部交给助教完成。学生根本得不到针对性的指导。
4. 大牌教授基本不给普通的本科生上课,这种情况在美国最一流的高校里面很普遍。终身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给新入学的大学生上课的基本都是临时性教职员,像博士后、在读的博士生或者其他全职的非终身教授。学校为了保证科研出成果,还会主动迎合这种风气。
三、公立学校和小型人文学院能提供更好的教育。
1. 现代教育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即便名校林立的美国也是如此,改革之后才能更适应教育的要求。作者认为,变革的方向是博雅教育,公立大学和小型人文学院目前在这方面的坚持和探索,最符合教育精神。
2. 作者推荐美国的公立大学。因为公立学校是真的多元性,而不是精英私立大学那种人为的“多元性”,学生的构成更像真实的社会。另外,公立学校的运作模式和精英学校不一样,不那么依赖校友捐款,不需要往主流精英方向去培养学生,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学术训练,锻炼出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3. 公立大学之外,小型人文学院也是不错的选择。小型人文学院的教育理念可以克服名校身上的问题,它们推崇 “博雅教育”。按这种理念教学的学校,基本都不怎么关注排名、职业培训这些短线目标,不把自己视为职业培训场所,而是更关注教育本身,关注思维的训练,关注好奇心的培养。
4.很多人担心“博雅教育”太务虚,不好就业。但数据表明,学艺术、文学、数学的孩子,相比学工科、商科的孩子职业成就并不差。而且在需要创意、合作的工作岗位上,学文学、艺术的学生表现更好。职业生涯是长跑,你选了个容易找对口工作的专业,只能确保你第一步走得快一些,未来最终要看你身上沉淀的东西是什么。
总结
《优秀的绵羊》这本书告诉我们,其实常春藤名校也不搞素质教育,美国大牌教授也不给学生上课,和中国学校也没什么本质区别。而真正的高等教育,应该是效仿公立学校和小型人文学院,走博雅教育的路子。
本书金句
1.大学教育的本意是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去尝试和探索,让其发现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新的能力,但是因为学生们都不甘落后于别人,而且每个人都要保证自己多才多艺,因此大学教育的本意已经荡然无存。学无止境地追求课外活动,不仅仅侵占了自己的空余时间,更牺牲了理智探索的机会,结果就是,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时间能够全身心地去倾注于某种挚爱。
2.父母一心想培养孩子的“自信”,但这种“自信”是一只需要源源不断的外界认可才能持续饱满的气球。
3.如果某位教授从来不透露一些与个人相关的信息,比如自己的孩子或者同事的趣闻轶事,那么我敢断定,从他身上将学不到太多的东西。我并不是要求老师交代一切,而是希望教师让学生感受到他的真实和存在。
源自:《万万没想到》、《万维钢精英日课》
撰稿:孟佳
讲述:杰克糖
脑图:摩西

So 这是广告

热门标签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