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哈佛中国哲学课,作者:迈克尔•普鸣

得到 |
115
| |
关于作者
迈克尔•普鸣教授,哈佛大学获得杰出教学教席的教授,他开设的中国哲学课在哈佛大学的受欢迎程度排在前三。
克里斯蒂娜•格罗斯•洛,作家和自由撰稿人,哈佛大学东亚历史专业博士。
关于本书
这本书是哈佛大学中国哲学课的课程内容精选。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孔子、孟子、老子、管子、庄子、荀子六位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教你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改变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作者运用了生活中大量的鲜活事例,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发挥了中国哲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核心内容
用现代文明的视角,看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和智慧如何帮助我们改善人际关系、优化决策思维、提升自我的可塑性,进而全方位地改变我们对人生的固有认知。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中国古代哲学在今天的价值
这本书首先为中国哲学重新“估价”。与西方哲学注重概念和逻辑不同,中国哲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实践性和日常性,它提出了一个非常基础但是很有智慧的问题:你如何面对你的日常生活?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认为,伟大的变化恰恰发生在日常生活层面,只有植根于日常生活,留意那些微小的细节,才能真正改变自我、改变世界。
我们需要打破对于中国哲学的刻板印象。比如,提起儒家思想,我们往往会想到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认为儒家教导我们要安于自己的社会角色,服从现成的社会规则,给人的感觉是保守的、僵化的。但是作者认为,孔子从来不是一个希望加强社会控制的人,儒家思想反而是激发我们改善自我的意识,通过修身的方法,塑造更完善的自己,它引向的是一种开放、积极的心态,而不是封闭和保守的。
二、礼仪改善人际关系
如何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要重新认识“礼仪”的意义和作用,施行真正的礼仪,就能改善你和他人的关系。
1. 构造一个“假想”的情境
在平时,我们往往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很难进入他人的角色,去理解他人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而礼仪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通过营造一种“假想”的情境,让我们扮演其他角色,或者互换角色,这样就能体谅对方,从而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
【案例】
跟一个4岁的小孩子玩捉迷藏,你会在藏起来以后故意露出来一只脚,方便他找到你。当他找到你时,他会高兴地大笑,你会装作很懊恼的样子,称赞他很厉害。大人和孩子的角色在这个游戏中完成了反转,平时在孩子眼中无所不能的大人,扮演了笨手笨脚会被抓到的人,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却扮演了强大的角色。这个礼仪背后的意义就是——让孩子变强大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而大人也可以放松一下,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润滑。
2. 体谅别人的感受
文化大家辜鸿铭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礼仪,本质上是对他人感受的体谅。或者换句话说,礼仪是让我们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达到“共情”。
三、如何做出更好的决策
如何利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这本书阐发了中国哲学里“权变”和“知命”的思想。
1. 学会变通
中国哲学里的“权变”思想,也就是中国人变通的智慧,它强调每一个具体的场景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一直在变化,如果我们不懂得变通,只会依照固定的法则或标准去应对,那么就不可能做出合情合理的决策。好的决策,一定是取决于我们对于具体情况的了解,还有对于整体事件的把握。
【案例】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伦理实验:假设一个无辜的人藏在你家里,这时一个追杀他的杀人犯来敲门,问你那个人在不在,你是应该说谎来保护你的朋友,还是应该诚实地回答?
你可能会说,我当然要保护我的朋友。但是康德给出的答案是,你应该说实话,因为诚实是绝对的原则,不应该根据情况而有所变化。这个问题如果抛给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比如孔子,他可能会回答,你当然应该说谎去帮助那个无辜的人,因为你要通盘考虑当时的情景,而不是机械地执行单一的戒律。
2. 学会知命
这个世界上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便我们计划得再周全,总是会发生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打破我们对未来的设想。我们应该敬畏生活的偶然性或者不可预测性,以一种更加豁然开朗的态度面对人生。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提高预见性,提前预知可能的危险,然后及时避开。
【案例】
孟子说“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就是在告诉我们,提前预判墙壁要倒,就不要站在即将坍塌的墙壁下面。
其次,尽管我们无法计划每件事,但是我们可以去思考促成事情向更好方向发展的条件,然后准备这些条件。让生活保持开放而敏感的状态,主动地创造最佳条件,为变化打好根基,那么机会的大门就会向我们敞开。
四、如何修身
修身有两大步骤,第一步是有意识地做事,第二步是无须有意识地做事。
1. 有意识地做事
我们的行为常常会受习惯的支配,变成一种模式化的东西。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只是机械地完成各种社会习惯,那么我们就失去了改变自己的力量,这些机械的行为并不能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能够认识到这是陷入了固定的模式,并且有意识地改变它,我们就获得了自我的可塑性。凡事要“走心”,在平常事中持之以恒地修身,磨练我们的情感,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
【案例】
我们会和朋友打招呼,会和陌生人握手寒暄,在不同的场合我们会使用不同的问候方式和回应方式,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常常是无意识的。
作者在教授中国哲学课的时候,要求他的学生们每天留意自己与他人的互动,记录自己的回应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对自己和他人产生的回响。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他的学生们果然发现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有的学生说,我开始尝试在打招呼的时候加上自己的真心实意,发现对方的反应也大大不同了,自己的生活竟然慢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 无须有意识地做事
什么叫无须有意识地做事?这本书用了庄子最著名的寓言——《庖丁解牛》来举例。庖丁的工作起初是很乏味无聊的,随着时间的积累,他的技巧越来越熟练,渐渐地,他熟知了牛身上的每一条脉络、每一种纹理,他开始舞动自己的刀,游刃有余地把握刀口的走向,从而获得了一种自由的境界。
作者特别指出,庖丁不是通过扔下厨刀、去街头跳舞的方式去获得自由,也不是靠着工作日拼命工作、到了周末狂欢的方式获得自由,他的自由恰恰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得来的。正所谓“道也,进乎技也”,技艺的精进使庖丁达到了行云流水的状态,他从日常工作中获得了自由和解脱。
【案例】
在《倚天屠龙记》里,太师傅张三丰向他的徒孙张无忌传授自己悟出的太极剑法。张三丰教完后,张无忌依照原样练了一遍。张三丰问他,“记住了么?”张无忌点头。张三丰让他再练一遍,这时又问他:“还记得多少?”张无忌回答说:“我已经忘了一大半了。”周围人都替他捏把汗,张三丰却微笑着说:“再来一遍。”等到张无忌练完第三遍,他恍然大悟地说:“我已经全忘了。”张三丰高兴得哈哈大笑。
为什么全忘了,太师傅却这么满意呢?因为张无忌已经将一招一式都内化了,再不用局限于具体招式,而是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金句
1.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相信,哲学恰恰发生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他们借助生活中平凡的一面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认为只有日常生活才是伟大变化发生的地方。
2. 礼仪,是构造一个“假想”的情境,将人们带到一种全新的关系中,每个参与者扮演与日常生活不同的角色。这是帮助我们改善人际关系的关键。
3. “命”是指我们竭尽了所有努力之后,仍然掌控不了的事情。我们已经做了自己能够做的一切,总还是有一些东西仍然会到来,那就只好“尽人事,听天命”。
4. 只有意识到生活的不可预测性,我们才能真正豁然开朗,以一种更广阔的方式来面对生活。
5. 重要的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以什么样的精神去做。专注于做的精神,而不是专注于做的内容,这是中国哲学里“修身”的要义。
6. 在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努力,是为了达到无需刻意努力的状态。有意识地做事,目的是为了能游刃有余、随心而动。想要达到精神境界的纯粹性,我们一定要经过它的复杂性。
撰稿:琬如
脑图:摩西
讲述:孙潇

So 这是广告

热门标签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