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技术,作者:斯坦迪奇
关于作者
本书共有20位作者,其中包括《经济学人》的副主编斯坦迪奇、行业思想领袖梅琳达·盖茨等。本书主编丹尼尔·富兰克林是《经济学人》执行主编,也是《经济学人》最资深的编辑之一,曾经编辑出版过预测未来的书《超级变化》。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文章合集,内容就是预测未来30年科技将如何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这本书将带你思考科技会沿着什么轨迹对未来的商业、社会以及每个人的生活造成影响,每个人又应当怎样去面对这种加速到来的变化。
核心内容
第一,未来可以用什么工具来预测;第二,未来的科技发展可以用什么关键词来描述;第三,面对科技对职场的冲击,领导者应该往哪些领域转型。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预测未来
《超级技术》中给出了预测未来的两种工具,一种是从历史中借镜,另一种是从科幻小说中理解未来可能的演变方式,并探讨可能出现的问题。
1. 以史为镜
现在和400年前的文艺复兴初期有着惊人的相似。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就好像十七世纪初数学计算的发展一样,给了科学家和发明家非常好的工具,推动他们在许多不同学科领域内取得突破。同样,基因技术和生物学的发展,也可能让不同学科领域能够相互影响。未来30年,将会是一个新工具和科技新突破层出不穷的时代。
【案例】
人们现在对无人驾驶的担忧,与100多年前汽车刚诞生时引发的恐慌很相似。当时的人在汽车出现之后,首先担心的就是工作会被取代。这种担心变为了现实,围绕养马和驾驭马相关的工作很快就在汽车的冲击下消失了,但是,汽车也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它使得交通更加快速与便捷,创造出许多新的工作岗位,甚至改变了大都市,拓展了人们的活动半径。如果以汽车取代马车的历史为借镜,我们就可以更好地预判无人驾驶将带来的改变:一定会有更多新工作被创造出来,在汽车空间里,无人驾驶会给人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
2. 科幻小说
在扎实的科学推演基础上放飞想象力创作出来的科幻小说,可以让我们更好预测未来流行的黑科技。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可以提前讨论,如何应对科技巨变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冲击。
【案例】
在这本书收录的一篇短篇科幻小说里,就描述了一个脑科学和机器工程学飞速发展给人带来的困惑:已经习惯通过脑机互联来指挥机器躯壳的小女孩,不希望回到自己的肉身。小说并没有着重介绍大脑和机器互联的技术有多炫酷,而是探讨了如果脑机互联在技术上可行,我们是否应该大规模推广。
二、我们可以用什么关键词来描绘未来的科技发展
1. 跨界
未来科技的突破点很多将发生在跨学科领域,跨学科的碰撞和交叉也会引发新的研究方向,一些此前并没有多少关联的学科,未来会在交叉碰撞中产生突破性的成果。生物学、物理学、工程学、医学和信息科学是几个正在不断碰撞的学科领域。
【案例】
特斯拉老板马斯克投资的研发脑机互联仪器的新公司 Neuralink,招募了一批有着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团队,其中既有脑神经科学的专家,也有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当然还有计算机专家和人工智能专家。这个团队最主要的目标,就是研究出实用的脑机接口,这需要在两个非常基本却又互不相关的领域内取得突破:一个方面是从材料学方面找到物理材料与生物体连接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在信息学中让生物信号与电子信号双向交流。
2. 滞后
科技的应用会有一定的滞后,这一方面是因为科技应用的新方向和新场景很难预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科技取得突破容易,但是改变社会和文化习惯则要难得多。未来30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压缩这种滞后,但也会导致科技对社会的冲击更为剧烈。
【案例】
十几年前,在带摄像头的手机出现之后,新加坡就曾经出台规定,禁止在更衣室里携带有摄像头的手机,担心的就是偷拍的泛滥。十多年之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有关手机使用的社会习惯也在形成,大家都认可在公共场合不应该偷拍。这虽然并不能够完全杜绝偷拍,但是也不需要“更衣室里不能带进手机”的禁令了。
三、科技会给职场带来什么冲击
未来科技变革会给职场带来两方面冲击: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可能会冲击现在等级森严的职场结构;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需要我们对工作和人才做出全新的界定。
为了应对这种变革,未来企业的领导者需要注意在四个领域里转型。
1. 随着大量工作被机器取代,职场的中层工作可能会消失,传统中从职场小白晋升到管理层的阶梯没有了,领导者需要帮助年轻人规划一条全新的职场发展轨迹。
2.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未来大量的人才可能会是自由职业者,这意味着公司的边界会变得模糊,需要有能力从外部自由职业者中挑选需要的人才,有效激励他们,跟他们协作。
3. 终身学习会成为所有人必备的能力,应当创造更多终身学习的机会。
4. 机器虽然会取代很多工作,但机器也有“赋能”的一面,也就是协助人的一面,未来人与机器一同工作可能会创造出全新的岗位。
金句
1. 在未来,人体可能会变得像机器一样,器官不仅可以被替换,甚至可以不断升级换代。
2. 未来的很多企业可能变成去中心化的组织,不再需要领导与核心,完全依赖相互协作就能完成项目。
3. 科幻小说是另一个预测未来的坐标,因为一方面可以在其中找到未来黑科技的线索,另一方面,它也是探讨科技突破给社会带来影响的思维实验。
撰稿:吴晨
脑图:摩西
转述:孙潇
本书共有20位作者,其中包括《经济学人》的副主编斯坦迪奇、行业思想领袖梅琳达·盖茨等。本书主编丹尼尔·富兰克林是《经济学人》执行主编,也是《经济学人》最资深的编辑之一,曾经编辑出版过预测未来的书《超级变化》。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文章合集,内容就是预测未来30年科技将如何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这本书将带你思考科技会沿着什么轨迹对未来的商业、社会以及每个人的生活造成影响,每个人又应当怎样去面对这种加速到来的变化。
核心内容
第一,未来可以用什么工具来预测;第二,未来的科技发展可以用什么关键词来描述;第三,面对科技对职场的冲击,领导者应该往哪些领域转型。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预测未来
《超级技术》中给出了预测未来的两种工具,一种是从历史中借镜,另一种是从科幻小说中理解未来可能的演变方式,并探讨可能出现的问题。
1. 以史为镜
现在和400年前的文艺复兴初期有着惊人的相似。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就好像十七世纪初数学计算的发展一样,给了科学家和发明家非常好的工具,推动他们在许多不同学科领域内取得突破。同样,基因技术和生物学的发展,也可能让不同学科领域能够相互影响。未来30年,将会是一个新工具和科技新突破层出不穷的时代。
【案例】
人们现在对无人驾驶的担忧,与100多年前汽车刚诞生时引发的恐慌很相似。当时的人在汽车出现之后,首先担心的就是工作会被取代。这种担心变为了现实,围绕养马和驾驭马相关的工作很快就在汽车的冲击下消失了,但是,汽车也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它使得交通更加快速与便捷,创造出许多新的工作岗位,甚至改变了大都市,拓展了人们的活动半径。如果以汽车取代马车的历史为借镜,我们就可以更好地预判无人驾驶将带来的改变:一定会有更多新工作被创造出来,在汽车空间里,无人驾驶会给人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
2. 科幻小说
在扎实的科学推演基础上放飞想象力创作出来的科幻小说,可以让我们更好预测未来流行的黑科技。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可以提前讨论,如何应对科技巨变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冲击。
【案例】
在这本书收录的一篇短篇科幻小说里,就描述了一个脑科学和机器工程学飞速发展给人带来的困惑:已经习惯通过脑机互联来指挥机器躯壳的小女孩,不希望回到自己的肉身。小说并没有着重介绍大脑和机器互联的技术有多炫酷,而是探讨了如果脑机互联在技术上可行,我们是否应该大规模推广。
二、我们可以用什么关键词来描绘未来的科技发展
1. 跨界
未来科技的突破点很多将发生在跨学科领域,跨学科的碰撞和交叉也会引发新的研究方向,一些此前并没有多少关联的学科,未来会在交叉碰撞中产生突破性的成果。生物学、物理学、工程学、医学和信息科学是几个正在不断碰撞的学科领域。
【案例】
特斯拉老板马斯克投资的研发脑机互联仪器的新公司 Neuralink,招募了一批有着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团队,其中既有脑神经科学的专家,也有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当然还有计算机专家和人工智能专家。这个团队最主要的目标,就是研究出实用的脑机接口,这需要在两个非常基本却又互不相关的领域内取得突破:一个方面是从材料学方面找到物理材料与生物体连接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在信息学中让生物信号与电子信号双向交流。
2. 滞后
科技的应用会有一定的滞后,这一方面是因为科技应用的新方向和新场景很难预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科技取得突破容易,但是改变社会和文化习惯则要难得多。未来30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压缩这种滞后,但也会导致科技对社会的冲击更为剧烈。
【案例】
十几年前,在带摄像头的手机出现之后,新加坡就曾经出台规定,禁止在更衣室里携带有摄像头的手机,担心的就是偷拍的泛滥。十多年之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有关手机使用的社会习惯也在形成,大家都认可在公共场合不应该偷拍。这虽然并不能够完全杜绝偷拍,但是也不需要“更衣室里不能带进手机”的禁令了。
三、科技会给职场带来什么冲击
未来科技变革会给职场带来两方面冲击: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可能会冲击现在等级森严的职场结构;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需要我们对工作和人才做出全新的界定。
为了应对这种变革,未来企业的领导者需要注意在四个领域里转型。
1. 随着大量工作被机器取代,职场的中层工作可能会消失,传统中从职场小白晋升到管理层的阶梯没有了,领导者需要帮助年轻人规划一条全新的职场发展轨迹。
2.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未来大量的人才可能会是自由职业者,这意味着公司的边界会变得模糊,需要有能力从外部自由职业者中挑选需要的人才,有效激励他们,跟他们协作。
3. 终身学习会成为所有人必备的能力,应当创造更多终身学习的机会。
4. 机器虽然会取代很多工作,但机器也有“赋能”的一面,也就是协助人的一面,未来人与机器一同工作可能会创造出全新的岗位。
金句
1. 在未来,人体可能会变得像机器一样,器官不仅可以被替换,甚至可以不断升级换代。
2. 未来的很多企业可能变成去中心化的组织,不再需要领导与核心,完全依赖相互协作就能完成项目。
3. 科幻小说是另一个预测未来的坐标,因为一方面可以在其中找到未来黑科技的线索,另一方面,它也是探讨科技突破给社会带来影响的思维实验。
撰稿:吴晨
脑图:摩西
转述:孙潇
So 这是广告
热门标签
相关内容
- 走近2050,作者:张江
- 超级整理术,作者:雷吉娜·李兹 无相关信息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推荐内容
- 303
- 230
热门内容
- 303
- 230
- 212
- 162
- 160
- 153
- 148
- 143
- 140
- 138
阅读排行
- 51632
- 34729
- 18152
- 17242
- 15330
- 11506
- 9930
- 9203
- 8169
- 7553
- 7252
- 7205
- 7104
- 6684
- 6316
- 6261
- 6120
- 5793
- 5339
- 5049
- 4686
- 4339
- 4263
- 4198
- 4178
- 4171
- 4010
- 3930
- 3766
- 3696
- 3686
- 3670
- 3634
- 3628
- 3566
- 3511
- 3483
- 3171
- 3090
- 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