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捕捉儿童敏感期,作者:孙瑞雪

得到 |
113
| |
关于作者
孙瑞雪,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自上世纪80年代起,她就开始从事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孙瑞雪一手创办了爱和自由教育集团,以国内现有的教育情况为基础,引进了蒙台梭利、卢梭等经典教育学理论,创办了大陆第一所蒙台梭利幼儿园和第一所蒙台梭利国际学校,帮助许多孩子更加科学地完成了0-6岁的学前教育。
关于本书
儿童敏感期的概念,最早来自于教育家蒙台梭利。蒙台梭利认为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敏感期,如果儿童可以在某种特性的敏感期学习该特性,要比在其它时期学习该特性来得容易。因此,儿童敏感期理论提倡让孩子在各阶段的敏感期自由选择活动。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的真实案例,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儿童敏感期的概念、现象以及父母该如何去做,《捕捉儿童敏感期》就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书。
核心内容
敏感期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如果能够帮助孩子们平稳度过,会对他们日后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本期音频将为你重点解读三个敏感期:感官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和社会规范敏感期。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感官敏感期决定孩子如何认知世界
感官是孩子接触世界最直接的方式。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在3岁前,孩子会通过潜意识来认识周围事物;从3岁到6岁,孩子会进一步地运用感官来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在感官敏感期内,父母可以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特别是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有危险性并且不侵犯到别人,都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去探索。
感官敏感期是孩子最开始经历到的敏感期,也是孩子自我发现和最初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个时期主要是唤醒儿童身体来认识世界,当这一阶段平稳地过去,身体被唤醒后,儿童的成长就进入到了下一阶段的敏感期。
二、秩序敏感期塑造孩子的人格品质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孩子逐步从环境里建立起内在秩序时,也在同步建构自身的人格品质。如果儿童内在的秩序以及外在环境秩序被权威替代,那么决定孩子内心的就是成人,孩子就会产生惧怕的感觉,使孩子丧失安全感。
在前期阶段,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进行“归位”的操作,如果孩子因此情绪波动,那么就让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慢慢等他恢复后再进行其他活动;在后期阶段,家长和孩子一旦有了约定,就应该尽可能地按照规定来约束自己,帮助孩子建立内在秩序,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社会规范敏感期会促进孩子社会性的成长
孩子认识了这个世界并建立了一定的规则,初步形成自己的内在品格之后,接下来就是孩子社会性的形成了。智商和情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智商大多表现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而情商多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孩子的敏感期中同样有关于这些方面的敏感期。
当孩子长大进入幼儿园后,开始逐渐脱离自我中心,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认识家庭以外的世界开始有兴趣,这时,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立生活规范、日常礼仪,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在这段期间,我们最需要注意孩子的“逻辑思维敏感期”和“人际关系敏感期”。这两个敏感期几乎是同时开始的,大概都是在3到4岁之间开始,并且都会延续到5到6岁。
逻辑思维的敏感期在3至4岁时主要表现为“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于很多事物都还没有具体的概念,但是他们正在用比大小的方法来逐步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敏感期,作者建议家长们多给孩子点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那些看似无脑实则蕴含逻辑性的问题,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家长如果不懂,一定不要胡乱回答,要主动地查阅资料,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这对于孩子日后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好处的。
人际交往的敏感期起初是一对一的交往,通常这个过程是通过物品交换来实现的。在这一时期,孩子会慢慢地形成自己的社交概念,并有了一定的社会性,作为父母不要过多地告诉孩子交换物品的价值是否对等,以及什么样的小朋友不能跟他玩等等言论,而是应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家长可以适当地引导,但是不要帮孩子做决定,以免导致孩子日后出现社交障碍和没有主见的情况。
金句
1. 孩子在敏感期的行为都是他慢慢认识世界、感受外界的过程,而不是漫无目的之举。
2. 如果儿童可以在某种特性的敏感期学习该特性,那么会要比他在生命中的其他时期学习该特性来得容易。
3. 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有危险性并且不侵犯别人,都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4. 如果孩子的感官敏感期遭到破坏,那么导致的后果,很可能就是孩子长大后的动手能力与手脚协调性发育不够好。
5. 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
撰稿:良舟
脑图:刘艳
转述:成亚

So 这是广告

热门标签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