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意匠,作者:李允鉌
关于作者
李允鉌,1930年出生,著名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先后在北京、香港、曼谷、新加坡等地从事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工作。他从青年时代就盼望能看到一本较为完整和系统地论述中国古典建筑的著作,却一直未能如愿。于是,李允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后到世界各地旅行考察,参观了不少著名的中西方古典建筑物,形成很多独特的理解及理论。终于在1975年至1982年间,历时7年完成了这本百万字的巨著,堪称中国建筑文化领域中的传世之作。
关于本书
本书辩证地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区别,建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与其背后社会体制、宗教哲学、艺术审美、生活习俗息息相关。中西方建筑是两个独立的体系,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作者驳斥了《弗莱彻建筑史》一书中关于中国古代建筑没有发展变化的观点,还中国建筑历史一个本来的面貌,证明了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独特的审美和智慧,是人类建筑史上不可忽略的一支。
核心内容
本期音频探讨了中西方建筑中的几大根本问题,从结构材料的选择到形态发展的特点,最后从形式和用途来论述中西方建筑的具体区别。作者着重于跟读者探讨的是形成这些形式、特点背后的原因,并通过大量分析证明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性、系统性,以及对现代建筑发展的巨大影响。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分享到朋友圈
一、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
主流的西方建筑理论不承认中国建筑的历史经验,认为中国古代建筑是“非历史”“无理论”的,这一观点被很多人认可。而当今大多数建筑师也只承认西方建筑史在建筑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只有西方建筑史是现代建筑的唯一根系。长久以来在中国人自己眼里建筑也从来都不是艺术品,被当做匠人制作的生活必须品,在古代甚至没有一本书为建筑立传。
作者试图用大量证据,挖掘中国古代建筑背后的成因,对比与西方建筑的区别,还原中国古代建筑的真实面貌:中国古代建筑是人类建筑史上不可忽略的一支,它历史悠久,且一套自己完整的理论及审美,它的很多理念甚至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建筑结构上,中国古代选择木结构的原因
结构材料的选择,是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本质的区别。每种材料都有自身的宿命,而建筑师的使命便是充分了解材料特性,并将它的优势最大化。于是选择了砖石的西方,注定要利用拱形结构去建造最恢弘的教堂,而选择木材的中国,注定要利用这些天生的梁柱,去建造木框架建筑。
促成这一选择的,是两种文明背后的主流价值观及宗教信仰。就主流价值观而言,中国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社会”,西方是神高于一切的“神本社会”;就宗教信仰而言,中国人信仰的佛教和道教,都是服务于现世的,尽情于当下,而西方信仰的基督教,引导人们追求死后的安稳及来世的幸福。因此,中国选择木结构与人的寿命相符,易建造也易拆除,是关注人、关注当下的居所。而西方的石构建筑坚固、耐久、宏大,是献给永恒、献给神灵的礼物。
三、建筑形态上,中国致力于平面上延展的原因
中国致力于平面上延展,选择“摊大饼”式的发展,而西方建筑却喜欢追求往空间中的扩展,更像是搭积木。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也是一种审美的倾向。
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院落,它是没有屋顶的房间,是建筑的一部分,而西方很早便适应了功能集中的,通过上下交通组织的楼房。在西方,古典建筑被归为美术,被称为“造型艺术”,着重于创造静止的形体美,于是造就了诸多形体高大、体量感极强的建筑。但在中国,对建筑的要求更贴近文学、艺术或者音乐、戏剧,注重人在运动中的感受,试图让人在近距离、在行进的过程中感受建筑、景物的变换,像一幕一幕的戏剧,或是一节一节的乐曲,而在近距离,高大的体量会给人带来压迫和不适感,于是中国人选择了更具韵律感,人体感受更舒适的平铺发展。
四、建筑形式和用途上的中西方差异
作者重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方古典建筑的差异。
首先是对待园林建筑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出现了“正式建筑”与“园林建筑”两个平行的分支,对中国人而言,园林是建筑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它与所谓的正式建筑是同等重要的。而在西方,“园林建筑”类似于景观设计,是“正式建筑”的附属品。
其次,再进一步分析“正式建筑”中各功能用房的特点,会发现中国各类功能建筑都是“住宅”的变体。而在西方,住宅、宗教建筑、宫殿等都有着独立建筑体系,很大的原因是源于中西方设计理念的区别,中国流行通用式,西方崇尚订制品。
最后,从时间轴上来分析,中国古代“正式建筑”发展相对缓慢,各朝各代风格稳定,差异性不大,不像西方建筑那样,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时代特点。这是由于社会发展长期的稳定和相对封闭,受外来影响较小,同时也是中国官方的选择。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形式的稳定也代表了这类建筑体系已经成熟,趋于完善。
金句
1. 如果选择了用砖石,就注定要利用拱形结构去建造最恢弘的教堂,而选择了木材,就注定要利用这些天生的梁柱,去建造木框架建筑。
2. 中国历来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过神凌驾于一切的时代,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本”;而西方的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神庙与教堂的建筑史,是以“神”为中心的,是所谓“神本”。
3. 正式建筑与园林建筑完全是中国文人的内心写照,是儒道之中的自由转换,是出世入世的弹性调试。
4. 通用式的设计思维对现代建的标准化、模块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最节省的方式解决众多人口的居住问题。
撰稿:良舟
脑图:刘艳
转述:校妤
李允鉌,1930年出生,著名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先后在北京、香港、曼谷、新加坡等地从事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工作。他从青年时代就盼望能看到一本较为完整和系统地论述中国古典建筑的著作,却一直未能如愿。于是,李允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后到世界各地旅行考察,参观了不少著名的中西方古典建筑物,形成很多独特的理解及理论。终于在1975年至1982年间,历时7年完成了这本百万字的巨著,堪称中国建筑文化领域中的传世之作。
关于本书
本书辩证地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区别,建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与其背后社会体制、宗教哲学、艺术审美、生活习俗息息相关。中西方建筑是两个独立的体系,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作者驳斥了《弗莱彻建筑史》一书中关于中国古代建筑没有发展变化的观点,还中国建筑历史一个本来的面貌,证明了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独特的审美和智慧,是人类建筑史上不可忽略的一支。
核心内容
本期音频探讨了中西方建筑中的几大根本问题,从结构材料的选择到形态发展的特点,最后从形式和用途来论述中西方建筑的具体区别。作者着重于跟读者探讨的是形成这些形式、特点背后的原因,并通过大量分析证明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性、系统性,以及对现代建筑发展的巨大影响。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分享到朋友圈
一、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
主流的西方建筑理论不承认中国建筑的历史经验,认为中国古代建筑是“非历史”“无理论”的,这一观点被很多人认可。而当今大多数建筑师也只承认西方建筑史在建筑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只有西方建筑史是现代建筑的唯一根系。长久以来在中国人自己眼里建筑也从来都不是艺术品,被当做匠人制作的生活必须品,在古代甚至没有一本书为建筑立传。
作者试图用大量证据,挖掘中国古代建筑背后的成因,对比与西方建筑的区别,还原中国古代建筑的真实面貌:中国古代建筑是人类建筑史上不可忽略的一支,它历史悠久,且一套自己完整的理论及审美,它的很多理念甚至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建筑结构上,中国古代选择木结构的原因
结构材料的选择,是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本质的区别。每种材料都有自身的宿命,而建筑师的使命便是充分了解材料特性,并将它的优势最大化。于是选择了砖石的西方,注定要利用拱形结构去建造最恢弘的教堂,而选择木材的中国,注定要利用这些天生的梁柱,去建造木框架建筑。
促成这一选择的,是两种文明背后的主流价值观及宗教信仰。就主流价值观而言,中国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社会”,西方是神高于一切的“神本社会”;就宗教信仰而言,中国人信仰的佛教和道教,都是服务于现世的,尽情于当下,而西方信仰的基督教,引导人们追求死后的安稳及来世的幸福。因此,中国选择木结构与人的寿命相符,易建造也易拆除,是关注人、关注当下的居所。而西方的石构建筑坚固、耐久、宏大,是献给永恒、献给神灵的礼物。
三、建筑形态上,中国致力于平面上延展的原因
中国致力于平面上延展,选择“摊大饼”式的发展,而西方建筑却喜欢追求往空间中的扩展,更像是搭积木。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也是一种审美的倾向。
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院落,它是没有屋顶的房间,是建筑的一部分,而西方很早便适应了功能集中的,通过上下交通组织的楼房。在西方,古典建筑被归为美术,被称为“造型艺术”,着重于创造静止的形体美,于是造就了诸多形体高大、体量感极强的建筑。但在中国,对建筑的要求更贴近文学、艺术或者音乐、戏剧,注重人在运动中的感受,试图让人在近距离、在行进的过程中感受建筑、景物的变换,像一幕一幕的戏剧,或是一节一节的乐曲,而在近距离,高大的体量会给人带来压迫和不适感,于是中国人选择了更具韵律感,人体感受更舒适的平铺发展。
四、建筑形式和用途上的中西方差异
作者重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方古典建筑的差异。
首先是对待园林建筑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出现了“正式建筑”与“园林建筑”两个平行的分支,对中国人而言,园林是建筑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它与所谓的正式建筑是同等重要的。而在西方,“园林建筑”类似于景观设计,是“正式建筑”的附属品。
其次,再进一步分析“正式建筑”中各功能用房的特点,会发现中国各类功能建筑都是“住宅”的变体。而在西方,住宅、宗教建筑、宫殿等都有着独立建筑体系,很大的原因是源于中西方设计理念的区别,中国流行通用式,西方崇尚订制品。
最后,从时间轴上来分析,中国古代“正式建筑”发展相对缓慢,各朝各代风格稳定,差异性不大,不像西方建筑那样,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时代特点。这是由于社会发展长期的稳定和相对封闭,受外来影响较小,同时也是中国官方的选择。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形式的稳定也代表了这类建筑体系已经成熟,趋于完善。
金句
1. 如果选择了用砖石,就注定要利用拱形结构去建造最恢弘的教堂,而选择了木材,就注定要利用这些天生的梁柱,去建造木框架建筑。
2. 中国历来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过神凌驾于一切的时代,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本”;而西方的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神庙与教堂的建筑史,是以“神”为中心的,是所谓“神本”。
3. 正式建筑与园林建筑完全是中国文人的内心写照,是儒道之中的自由转换,是出世入世的弹性调试。
4. 通用式的设计思维对现代建的标准化、模块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最节省的方式解决众多人口的居住问题。
撰稿:良舟
脑图:刘艳
转述:校妤
So 这是广告
热门标签
相关内容
- 创新者,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
- 反脆弱,作者:塔勒布 无相关信息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推荐内容
- 303
- 230
热门内容
- 303
- 230
- 212
- 162
- 160
- 153
- 148
- 143
- 140
- 138
阅读排行
- 51632
- 34729
- 18152
- 17242
- 15330
- 11506
- 9930
- 9203
- 8169
- 7553
- 7252
- 7205
- 7104
- 6684
- 6316
- 6261
- 6120
- 5793
- 5339
- 5049
- 4686
- 4339
- 4263
- 4198
- 4178
- 4171
- 4010
- 3930
- 3766
- 3696
- 3686
- 3670
- 3634
- 3628
- 3566
- 3511
- 3483
- 3171
- 3090
- 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