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荐语
我们仨——杨绛、钱锺书、钱瑗从抗战时期一路风雨走来,相濡以沫,但最终走散。作者杨绛暮年时分回首“我们仨”的往事,讲述了一代知识精英的家庭日常生活,但是却是人在世界上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生活。“我们仨”共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坎坷,为读者留下了一段苦难与幸福交织的回忆。没有过火到可笑的煽情,没有所谓的内幕,这是一位老人在孤独的晚景里同彼岸家人进行的无声对话,所有覆盖其上的标签都被过滤,剩下最普通的亲情,道出了家的意义,直击读者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引起阵阵共鸣。
主要内容(待编辑)
半个世纪的家庭回忆录
我们仨——杨绛、钱锺书、钱瑗从抗战时期一路风雨走来,相濡以沫,但最终走散。作者杨绛暮年时分回首“我们仨”的往事,讲述了一代知识精英的家庭日常生活,但是却是人在世界上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生活。“我们仨”共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坎坷,为读者留下了一段苦难与幸福交织的回忆。没有过火到可笑的煽情,没有所谓的内幕,这是一位老人在孤独的晚景里同彼岸家人进行的无声对话,所有覆盖其上的标签都被过滤,剩下最普通的亲情,道出了家的意义,直击读者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引起阵阵共鸣。
杨绛梦见,自己和钱锺书散步时忽然寻不 见他的踪影
接到神秘电话,根据指引,走上古驿道
入住古驿道客栈,终于沿河岸找到生病的 钱锺书所住的船, 一家人团聚,女儿圆圆 因工作需要不能常常陪伴
杨绛在梦中化身为梦,潜去看望女儿圆 圆,而得知圆圆也生病住院了
瑗瑗前来探望钱锺书和杨绛,最终与父 母告别(实为去世)
1935年,杨绛与钱锺书结婚,同到英国
牛津求学,开始独立生活
1936年,夫妻二人皆作为代表,前往巴黎参 加“世界青年大会”,并在巴黎大学注册入学
1936年秋季返回牛津,杨绛怀孕,第二年,爱女钱瑗诞生
1937年,钱锺书获得牛津文学学士文凭,一家三口前往巴黎
1938年8月,听闻国内战况后,杨绛一家 辗转买船票回国
钱锺书应约回清华任教,由香港转路前往昆明 西南联大;杨绛带着女儿圆圆抵达上海,投奔其父
1939年暑假,钱锺书返回上海,答应其父要 求,放弃清华教职,10月前去蓝田师院任教; 杨绛留在上海,担任振华分校校长
1941年暑假,钱锺书辗转回上海,获悉清华决议聘请他,便辞去蓝田教职,但最终未收到聘书,故留在上海, 一住便是8年
1949年夏,杨绛夫妇受清华聘请, 一家离开上海,前往北京
定居北京后的坎坷生活
1950年,钱锺书调任毛选翻译委员会工作,住进城里,钱瑗休学养病,留下照顾杨绛
1954年,钱锺书回文学研究所,借调古典文学 组工作;钱瑗复学,第二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俄 语系
1958年,“大跃进”期间,杨绛下放农村,钱锺书下放昌黎,钱瑗下放工厂炼钢,三人离散
1976年,杨绛译完《堂吉诃德》,钱锺书完 成《管锥编》初稿
1978年,钱瑗考取英国留学奖学金,出国留学
1994年夏天,钱锺书住院
1995年冬天,钱瑗住院
1997年早春,钱瑗去世
1998年岁末,钱锺书去世,“我们仨”从此只剩杨绛一人
不断搬迁的小家
1938—1949年间,杨绛一家居住于上海来德
坊和辣斐德路弄堂
1949年,杨绛一家搬至北京清华校园
1951年,钱瑗考取贝满女中,进城住校,只剩杨绛一人在家,后因院系调整一人迁家
1959年,因下放而散的一家三口团聚,再次搬迁
1962年,迁居干面胡同
1973年,俩夫妻受到政治影响,逃到北师大避难
1974年,告别北师大,迁入学部的一间办公室
1977年,迁入三里河寓所,暮年终于有了一处可 以安顿的居所,并有了一段最幸福的时光
《我们仨》完整音频在线试听
我们仨——杨绛、钱锺书、钱瑗从抗战时期一路风雨走来,相濡以沫,但最终走散。作者杨绛暮年时分回首“我们仨”的往事,讲述了一代知识精英的家庭日常生活,但是却是人在世界上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生活。“我们仨”共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坎坷,为读者留下了一段苦难与幸福交织的回忆。没有过火到可笑的煽情,没有所谓的内幕,这是一位老人在孤独的晚景里同彼岸家人进行的无声对话,所有覆盖其上的标签都被过滤,剩下最普通的亲情,道出了家的意义,直击读者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引起阵阵共鸣。
杨绛梦见,自己和钱锺书散步时忽然寻不 见他的踪影
接到神秘电话,根据指引,走上古驿道
入住古驿道客栈,终于沿河岸找到生病的 钱锺书所住的船, 一家人团聚,女儿圆圆 因工作需要不能常常陪伴
杨绛在梦中化身为梦,潜去看望女儿圆 圆,而得知圆圆也生病住院了
瑗瑗前来探望钱锺书和杨绛,最终与父 母告别(实为去世)
1935年,杨绛与钱锺书结婚,同到英国
牛津求学,开始独立生活
1936年,夫妻二人皆作为代表,前往巴黎参 加“世界青年大会”,并在巴黎大学注册入学
1936年秋季返回牛津,杨绛怀孕,第二年,爱女钱瑗诞生
1937年,钱锺书获得牛津文学学士文凭,一家三口前往巴黎
1938年8月,听闻国内战况后,杨绛一家 辗转买船票回国
钱锺书应约回清华任教,由香港转路前往昆明 西南联大;杨绛带着女儿圆圆抵达上海,投奔其父
1939年暑假,钱锺书返回上海,答应其父要 求,放弃清华教职,10月前去蓝田师院任教; 杨绛留在上海,担任振华分校校长
1941年暑假,钱锺书辗转回上海,获悉清华决议聘请他,便辞去蓝田教职,但最终未收到聘书,故留在上海, 一住便是8年
1949年夏,杨绛夫妇受清华聘请, 一家离开上海,前往北京
定居北京后的坎坷生活
1950年,钱锺书调任毛选翻译委员会工作,住进城里,钱瑗休学养病,留下照顾杨绛
1954年,钱锺书回文学研究所,借调古典文学 组工作;钱瑗复学,第二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俄 语系
1958年,“大跃进”期间,杨绛下放农村,钱锺书下放昌黎,钱瑗下放工厂炼钢,三人离散
1976年,杨绛译完《堂吉诃德》,钱锺书完 成《管锥编》初稿
1978年,钱瑗考取英国留学奖学金,出国留学
1994年夏天,钱锺书住院
1995年冬天,钱瑗住院
1997年早春,钱瑗去世
1998年岁末,钱锺书去世,“我们仨”从此只剩杨绛一人
不断搬迁的小家
1938—1949年间,杨绛一家居住于上海来德
坊和辣斐德路弄堂
1949年,杨绛一家搬至北京清华校园
1951年,钱瑗考取贝满女中,进城住校,只剩杨绛一人在家,后因院系调整一人迁家
1959年,因下放而散的一家三口团聚,再次搬迁
1962年,迁居干面胡同
1973年,俩夫妻受到政治影响,逃到北师大避难
1974年,告别北师大,迁入学部的一间办公室
1977年,迁入三里河寓所,暮年终于有了一处可 以安顿的居所,并有了一段最幸福的时光
《我们仨》完整音频在线试听
你将获得
在大历史中体味小家庭的苦痛与温情
读懂一代知识精英的家国情怀
了解不为人熟知的杨绛与钱锺书的家庭故事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在听
精选评论
森天帝
2023-09-09
河北
简安小可爱
2023-09-09
陕西
So 这是广告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阅读排行
- 51643
- 34729
- 18154
- 17242
- 15330
- 11510
- 9932
- 9204
- 8171
- 7555
- 7252
- 7205
- 7105
- 6684
- 6317
- 6262
- 6120
- 5794
- 5339
- 5049
- 4688
- 4339
- 4263
- 4198
- 4178
- 4171
- 4010
- 3930
- 3766
- 3696
- 3686
- 3671
- 3635
- 3628
- 3566
- 3511
- 3485
- 3172
- 3090
- 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