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象飞
《让大象飞》
荐 语
如果你是一位创业者,相信你一定被这些“子弹”击中过……
初创金点子哪里来?成功的创业者是什么样子?初创公司有哪些陷阱在等着你?你的初创团队里应该包含谁?他们又该有何种特质?你的产品做到什么样才真正受到用户的欢迎?
兹将本书献给每位走在创业路上的书友们,打开本书,让子弹慢些飞!
作 者 简 介
史蒂文·霍夫曼,硅谷重量级创业教父、天使投资人、演讲人,《福布斯》杂志排名第一的创业孵化器Founders Space创始人,人称“霍夫曼船长”。他毕业于南加州大学,曾经做过好莱坞的剧本制作人,开过手机娱乐公司、互动媒体公司和软件开发公司。在Founder Space,他致力于全球资源的连接与整合,多年来培训指导了全球数百家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包括广为人知的Instagram。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让大象飞》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引言:“让大象飞”的关键是什么?
一、寻找方向:找对浪潮再起步
二、准备启航:如何组建初创团队
三、打造产品:爱它,但不要太爱它
四、锁定市场:吃透客户
五、持续创新:基业长青的秘诀
六、 高速运转:走在市场的前面
附录:关于创新的三组概念
正 文
引言:“让大象飞”的关键是什么?
让风口上的猪飞起来很容易,但是怎么让大象也能起飞?其实每个初创公司只要找到方向、掌握方法,都有机会做到及时起飞。而其间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绝大多数财富的创造源泉,初创企业必须懂得创新方法、避开创新陷阱,才可能脱颖而出。本书可谓是《从0到1》的实践版,也是大大小小创业公司必备的实战指导手册。
本书作为创业“实战手册”,兼具“真知灼见+操作指导+避险提醒”的基因,这三个层次内嵌于《让大象飞》的六大模块的每一部分,分别是“寻找方向”、“组建团队”、“打造产品”、“锁定市场”、“高速运转”、“持续创新”。
第一步
寻找方向:找对浪潮再起步
成立初创企业、启动创业项目,不能急于投入具体的项目之中,而要先寻找方向、找对浪潮。在寻找方向的过程中,需要避开的一个认知陷阱是:唯技术论!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只是创新过程的其中一环,先进的独家技术会给创新带来优势,但是并不能保证必然成功。与之相比更重要的是把技术转化为产品,完成技术到用户的转化过程。以历史上的发明家为例,他们创造了新技术、新理念,但没有几个获得过商业上的成功。特斯拉发明了发电机,但一生穷困潦倒。最终获得成功的是爱迪生这样的创意商人,他善于吸收发明家的发明成果,再加以改造,使之更适合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把技术转化为实用的产品。
另一个需要破除的观点是对于“模仿”的不屑。
模仿并不是绝对错误的,相反,模仿或复制正是一种绝妙的商业策略,实施起来风险低、回报高。但是真正的创新者不仅仅局限于模仿而止步不前,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模仿下来的东西转换成自己的东西,进而优化、提升,获得自己的成功。
【案例】
中国互联网三大巨头BAT都是以模仿起家,百度模仿的是搜索引擎巨头谷歌,阿里巴巴混合了亚马逊、eBay、Paypal等美国网站的基本元素,腾讯旗下的聊天软件QQ和微信分别从ICQ和Kakao Talk中获得了灵感。
本章新概念
时机: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东西,是初创企业得以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多样性:人才、文化的多元组合,可以激发创造力。
创意商人:实现技术到产品转化的人,历史上以爱迪生为代表。
第二步
准备启航:如何组建初创团队
找准方向、跟紧浪潮之后,就是组建团队、准备启航!而组建创新团队则是一门大学问!
1.团队并不是越大越好,要将初创团队成员控制在5人以内
和通常的大众认识不同,创新创业并不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根据帕金森定律(官僚主义病),大团队往往面临效率低下的问题。相反,团队越小、团队成员越少,团队中的合作、沟通、协调就越好、越容易进行,团队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也会更加亲密。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曾经有一个著名的“两个披萨理论”,他认为初创团队如果不能用两张披萨饼喂饱,那么人数就太多了。
但人数精简也并不意味着“越少越好”,初创团队的搭建有它的要求和技巧,团队成员的组合和分工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其中需要四种关键人才,分别是:
CEO:担任团队中的领导者、沟通者,对团队负总责;
技术官:即CTO,技术领域负责人,负责把创新计划在技术层面落实;
设计师:具有设计理念的团队成员,优化产品、计划的用户体验设计;
专家:可能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学者或是某领域经验资深的成员,有其所长。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团队架构中,并不一定是一人对应一个角色,同一个人可能同时拥有几项技能,但整个团队中每种技能都不可或缺。
【案例】
创办Facebook的扎克伯格本身是一个复合型人才,既是天才的程序员,又是优秀的产品经理,还懂得运营和架构团队。但是在创建和发展Facebook的过程里,扎克伯格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也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
2.利用好创新冲刺和截止时间
①创新冲刺
以“黑客马拉松”为代表,让创新团队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创新活动。初创团队被要求在短时间(如48小时)内完成连续工作,发挥最大的潜能探索新观点、解决新问题,以最高的效率完成任务。实践证明,这样的创新冲刺活动往往能够收获奇效,不少团队的创新潜能被迅速激发,完成了令他们自己都惊讶不已的成果。
②截止时间
人类具有天生的惰性,自从有了deadline,人人都得了拖延症。好的截止时间,应该给团队成员增加压力,但不是机械的规定,而要让对方清楚截止时间的意义,以便于合理安排工作、完成既定目标。
3.资金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资金可能是毒药
资金支持是把大象送上天去的强劲动力,初创团队想要实践具体的创新创业计划,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进行融资时需要了解资本投资的几种分类:
①风险投资:投资额度大、对初创企业体量有高要求、追逐独角兽、不做小投资;
②天使和种子:不需要独角兽、在早期投入、退出也较早;
③企业投资:关注战略价值、不关心短期回报、比较保守;
④自我实现:为投资人提供自我满足的资本;
⑤内部创新:企业内部投资新的想法、新的创意。
投资中,辨识机会、发现机会有五大准则,这些是投资人重点考察的对象,也是一个创业项目能否真正成功的几个考量维度:
①团队需要优秀,创始人应有献身精神
整个团队的斗志、方向都应当保持一致,这既是团队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创始人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的检验;
②客户应该对产品爱不释手
Airbnb联合创始人布赖恩·切斯基说:“你只需要有100个人能真正热爱你所做出来的东西,而不是有100万人说他们有点喜欢。”人们会碍于情面评价产品说“还不错”、“有点喜欢”,只有“太好了!”“太棒了!”这样的反馈才能证明客户对产品具有真正的认可;
③要拥有秘密配方
可口可乐、麦当劳等食品产业有具体的“秘密配方”,是竞争的巨大优势。非食品产业也可以有自己的秘密配方,这就是企业的独特基因、核心优势。
此外,产品应该可以提供出色的客户体验,市场应该专注、特别,但有潜力获得扩展。
最后,投资能够助力创新创业的起飞,但也不是越多越好。有限的预算可以真正鼓励创新思维,反之,研发上的高投入不一定能真正完成实质创新。一旦资金过多,初创团队必然要按照既定的商业计划,一步一步完成阶段任务,按照固定节奏和思路进行商业行为,这就会导致团队丧失了灵活性,不能够及时调整、转向。
本章新概念
创新冲刺:以“黑客马拉松”为代表,让创新团队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创新活动。
创新休整期:把快速和缓慢的思考有机组合,把创新冲刺和停工休整合理安排。
MVP:最简可行性产品,仅提供核心价值,尽快和客户见面,获得反馈、开始迭代。
第三步
打造产品:爱它,但不要太爱它
产品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落脚点和实际寄托。和大公司相比,初创企业体量轻,失败后的转换成本更低,可以有更多的尝试,这种“输无可输”的“实力”实则是初创企业的优势!
1.破除三条普遍的商业神话
商业信条不光会有错误,而且具有时效性和局限性。要对商业设想进行多方测试,列出清单,提出方方面面的可能性,和技术、现实做对比。同时邀请所有成员参与,并尽可能吸收外部意见,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深入辨析。
有三条普遍为人认可的商业信条,其实本质上都是错误的。它们分别是:
①低利润业务中,降低成本是成功的关键
错!以航空业为例,努力削减员工工资成本的美联航正在被廉价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所超越,而后者则是工资支出最高的航空企业。在降低成本,特别是削减员工工资,往往会引起员工不满,进而导致客户不满。
②提供奖金能够让员工工作更为出色
错!发放奖金的确可以促使生产效率短暂提升,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生产效率的全面下降。因为奖金和绩效考核让员工更加关注外在的金钱回报,而不是工作价值本身;
③追究工作人员的责任可以减少人为错误
错!在西南航空公司,员工犯下的错误不会受到追责,因为一旦追责,就可能在之后造成员工掩盖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进而导致更大的损失。更好的方法是鼓励大家开放地讨论犯下的错误,做出整体的改进,以降低错误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2.设计创新:为客户解决真正的问题
打造一个好产品,必须为客户解决一个真正的问题。这就要求在产品打造中,需要有设计思维,好的设计应该为客户生产“止痛片”而不是“维生素”,即满足客户最急需和最迫切的需求、而不是锦上添花或是画蛇添足。好的产品可以直击用户痛点、完美解决客户真正的问题。
【案例】
苹果的音乐播放器iPod,针对用户需求,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音乐购买、欣赏体系,从同时代的音乐播放器中脱颖而出。除了精美的外观设计和页面布局,iPod还针对用户得到新产品时希望急切体验的需求,产品出厂时就给电池充满了电。这也成为之后的行业惯例。
要对产品保持清醒、多打草稿、及时面对市场
产品的“爹妈们”往往会陷入“制造者陷阱”,即他们会对产品产生情感,无法客观评价,只能越陷越深。这用中国的老话说叫做“敝帚自珍”;用老外的话叫“宜家效应”,给人们两组外表一样的宜家家具,一组是他们自己组装的,一组是宜家专业人员组装的,人们会认为自己组装的那组更加专业。也就是说,人们会偏爱自己制作出来的产品,即便它明显不够专业。
这个现象在企业发展中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陷阱,不能局限于以自己的眼光看自己的产品,这样往往看不到缺陷、只能原地踏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及时把企业的产品推向市场,及时获得用户的反馈,以便调整和修正。即便产品仍然很简单、不成熟,也要向客户展示它核心的内容,让客户付费、打赏,听到他们的声音,及时调整。
本章新概念
制造者陷阱:制造者会对产品产生情感,无法客观评价,只能越陷越深。
宜家效应:人们会偏爱自己制作出来的产品,即便它明显不够专业。
第4步
锁定市场:吃透客户
下文省略。请前往官网查询。
So 这是广告
热门标签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阅读排行
- 51643
- 34731
- 18154
- 17242
- 15330
- 11510
- 9932
- 9204
- 8171
- 7555
- 7252
- 7205
- 7105
- 6684
- 6317
- 6262
- 6120
- 5794
- 5339
- 5049
- 4688
- 4339
- 4263
- 4198
- 4178
- 4171
- 4010
- 3930
- 3766
- 3696
- 3686
- 3671
- 3635
- 3628
- 3566
- 3511
- 3486
- 3172
- 3090
- 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