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宇宙
本 书 价 值
本书结合历史和科学,援引充分详实的材料,以灵动活泼的笔法,描绘了发掘宇宙奥秘的科学家群像,揭示了他们如何突破时代的困局,用科研成果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从而促成了现代世界的诞生。
你 将 收 获
了解十七世纪混乱的民生局势
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的科学革命历史
牛顿伟大的科研历程和生平事迹
金 句 精 选
1. 所有的混乱,都是不被理解的和谐。(第37页)
2. 几乎所有的人类历史都将新的想法视为危险的想法。(第60页)
3. 去除地球的特殊地位,始终被当作对人类骄傲的一大打击。(第112页)
4. 科学注定将要改造世界,但科学在发展初期引起的笑声往往多于崇敬。(第83页)
5. 乍看起来似乎不可能的事实,会抛下遮掩它们的外衣,以赤裸和单纯的美丽站出来。(第197页)
备注:上述页码为句子在实体书中所在的页码。
作 者 简 介
[美] 爱德华·多尼克(Edward Dolnick)
美国作家,曾任《波士顿环球报》科学专栏作家。文章常见于《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杂志》《华盛顿邮报》等,著有《救援艺术家》《伪画家的技能》等书,其中《救援艺术家》一书获得2006年爱伦·坡奖(最佳犯罪实录类)。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机械宇宙》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一、局势混乱的17世纪
二、科学与愚昧混杂
三、铺路的巨人们
四、巨人肩膀上的艾萨克·牛顿
正 文
一、局势混乱的17世纪
17世纪中叶。伦敦。
预言中的“世界末日”即将到来,人心惶惶。
彼时,众多学者和科学家都认为,1660年就是世界末日来临之时。因为根据《圣经》留下的线索提示,公元400年发生的基督教的“大叛教”后1260年,世界末日就会来临。算起来,刚好是当时的1660年。
接下来发生的诸多人们无法控制的事件,似乎更是印证了这一说法。
1. 赶不走的“扫把星”
17世纪的人们害怕彗星——它是来自宇宙的警告,也是上帝不悦的征兆。
据16世纪的目击者描述:“这是颗血红色的彗星,它的末端看上去像是手握大刀,刀锋尾部有三颗星星,要来对付我们。无论从这颗彗星光芒的任何一方来看,都能见到大批的斧头、刀和血淋淋的剑,在此之中则是一张有着扭曲胡须和头发的丑陋人脸。”
在这种认知的笼罩下,1664年的秋天,欧洲和英国当地都看到天际有彗星划过。它迟迟不肯消失,在天际停留了1个多月。彼时皇家学会的成员、占星家约翰·盖布利警告人们,这意味着疾病传播、可怕的飓风和暴风雨,另一个占星家也说这预示着将许多人送进坟墓的死亡。
1665年3月,彗星又出现了。但是这一次,彗星带来的恐慌更加非比寻常。因为在1665年,一场鼠疫在伦敦彻底爆发了。
2. 控制不住的瘟疫
1663年,瘟疫率先摧毁了荷兰。随后在1664年的圣诞节,伦敦有一个人死于瘟疫。1665年的2月,再添一条人命。4月,又有2人死亡。
鼠疫的传播开始变得凶残。该年夏天,死亡人数由6月的每周百人,上升到7月的每周千人,再到8月底的每周6000人死亡。伦敦居民被瘟疫席卷,城市的面目变得惨不忍睹,就算是心脏再坚强的人见了也会震惊不已。 为了阻止鼠疫蔓延,当局还曾下令扑杀所有的猫狗,结果导致老鼠的数量不降反升。
感染鼠疫的最初症状可能仅仅是一个无害的喷嚏(所以当别人打喷嚏的时候,人们会说“上帝保佑你!”的习惯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的),紧接着就是发烧和呕吐,皮肤出现肿胀,身体爆发红疮。最终红疮发展为黑色的肿胀,一碰就渗出血水。
感染鼠疫是不幸的,但更加不幸的,是当时落后甚至无稽的医学认知水平和医疗条件,对于治疗瘟疫束手无策。
一旦染上瘟疫,医生所能提供的帮助,也就仅剩下抚慰的话语。所谓的医学知识几乎不存在,医生对病人造成的伤害可能还大过医治他们。比如,有个治疗痛风的配方要人们“用黄瓜、云香和杜松煮小狗”。
在当时,越有条件接受“先进医疗”的人,遭受的折磨就更大。1685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中风,他几乎被生生折磨而死。首先,他的皇室医生给他放了两量杯的血。接着为他灌肠、吃泻药,再加上一剂喷嚏粉。然后又为他放了一量杯的血液,又用鸽子粪和珍珠粉末做的药膏给国王搓脚,用烧红的烙铁烙他的头和脚。
1665年年底,疫情告终。这场瘟疫夺走了城市五分之一的人口,总计10万人的生命。
3. 灭不掉的大火
1666年,伦敦一家烘焙铺子着火。火焰随风而长,烧着了干草堆,又点燃了这座充斥着木质建筑、又遭逢近一年旱灾的城市。灭火工具在当时几乎不存在,且当时的街道紧密相依,消防人员很难施展身手。他们唯一能做的,是从泰晤士河取水,众人排成一列用水桶递水,试图浇灭大火。
这种灭火方式可谓是真正的杯水车薪。火势毫无消退之意,甚至烧到了伦敦桥、烧毁了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圣保罗大教堂。房屋纷纷倒下,人们在恐惧中尖叫着逃难。4天后,在消防队不惜以炸毁房屋的方式减少可燃物,来控制火势后,它终于减弱了。
被大火摧毁殆尽的城市一片死寂。
二、科学与愚昧混杂
被种种事件吓得心惊胆战的英国人,如果回头来审视这一切,他们会发现,17世纪60年代不是世界末日,而是现代的开端。
1. 科学家和他们不科学的一面
1660年,皇家学会成立。它的正式名称为“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科学组织,“科学”这个词甚至还不存在。
皇家学会人才济济:有“现代科学之父”之称的罗伯特·波义耳、发明复式显微镜和真空吸引器的罗伯特·胡克、身兼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建筑师身份的克里斯托弗·雷恩等等。
就是这样一群科学家,他们一方面智慧、理性、雄心勃勃,另一方面愚昧、迷信、充满困惑。他们一方面在尽其所能寻找宇宙运行的法则,另一方面又相信天使、炼金术和魔鬼,落后得令人难以置信。
在一开始,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皇家学会每周一次的聚会。皇家学会并不是学术的培养皿,反而更像是社交场合。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看到科学家们介绍他们的最新作品,也能看到在今天看来荒谬可笑的实验和产品。
聚会包罗万象,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天才或者骗子,或者是二者的合体。以罗伯特·波义耳为例,即便他作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被认作是严谨治学的典范,他也曾相信,治疗白内障的最好方式,是向病患的眼中吹入干燥的人体排泄物粉末。
启蒙时代最具有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和自由主义者的约翰·洛克,认为海里可能有美人鱼的存在。他还曾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爱尔兰有一个女孩身上长着角”,“法国最近出现四个太阳”等标题的文章。
2. 实验才是真理
下文省略。请前往官网查询。
So 这是广告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阅读排行
- 51643
- 34731
- 18154
- 17242
- 15330
- 11510
- 9932
- 9204
- 8171
- 7555
- 7252
- 7205
- 7105
- 6684
- 6317
- 6262
- 6120
- 5794
- 5339
- 5049
- 4688
- 4339
- 4263
- 4198
- 4178
- 4171
- 4010
- 3930
- 3766
- 3696
- 3686
- 3671
- 3635
- 3628
- 3566
- 3511
- 3486
- 3172
- 3090
- 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