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词类(虚词) - 第四节 语气词
4.1 一般来说,古汉语的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类型,专门用在这些句子中帮助表达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的虚词叫做“语气词”。语气词可以根据所处句中的位置的不同,分为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和句末语气词。
(1)句首语气词。例如:
夫 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察传》)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 庚寅吾以降。(屈原《离骚》)[104]
盖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
且夫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 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2)句中语气词。例如:
卫懿公唯 不去其旗,是以败于荧。(《左传·成公十六年》)
及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非维 下流水多邪?(《荀子·子道》)
今由与求也 ,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
汉之广矣 ,不可泳思;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
彼秦者 ,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策》)
君为政焉 ,勿卤莽;治民焉 ,勿灭裂!(《庄子·则阳》)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 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 能毋怪哉!(《韩非子·说林下》)
余登箕山,其上盖 有许由冢云。(《史记·伯夷列传》)
(3)句末语气词。例如: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左传·隐公元年》)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左传·僖公三十年》)
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景公问政于师旷曰:“太师将奚以教寡人?”师旷曰:“君必惠民而已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论语·微子》)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论语·季氏》)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庄子·逍遥游》)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论语·颜渊》)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论语·卫灵公》)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语气词也可以根据所表示的语气不同,分为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祈使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而分别用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中。
(1)陈述句。陈述句用于一般的叙述、议论和判断,无论肯定与否都不带有特殊的感情色彩。陈述句可以不使用陈述语气词,例如: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也可以使用陈述语气词,例如:
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 。(《左传·成公二年》)
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 。”(《战国策·赵策》)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史记·游侠列传》)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史记·项羽本纪》)
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 。(《荀子·非相》)
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庄子·逍遥游》)
人尽夫也,父一而已 ,胡可比也!(《左传·桓公十五年》)
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 。(《公羊传·宣公六年》)
君子病无能焉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2)疑问句。疑问句用于提出怀疑、询问和反问,可以分为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和反问等。
a. 是非问。所谓是非问,是指把一件事情全都说出来,要求听者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回答。是非问一般都使用疑问语气词,例如:
壮士,能复饮乎 ?(《史记·项羽本纪》)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孟子·梁惠王上》)
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治乱,天邪 ?(《荀子·天论》)
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战国策·齐策》)
b. 特指问。所谓特指问,是指要求听者回答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原因、何状态等。特指问不能用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来回答。特指问可以不使用疑问语气词,例如: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论语·雍也》)
公曰:“何贵何贱 ?”(《左传·昭公三年》)
也可以使用疑问语气词,例如: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诗经·魏风·园有桃》)
有頍者弁,实为何期 ?(《诗经·小雅·頍弁》)[105]
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以弃鲁国,国将若之何?谁居 ?(《左传·成公二年》)[106]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论语·季氏》)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战国策·齐策》)
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庄子·逍遥游》)
c. 选择问。所谓选择问,是指提出几项并列的内容,要求听者选择其中一项来回答。选择问一般都使用语气词,例如:
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 乎 ,事楚 乎 ?(《孟子·梁惠王下》)
公以为吴兴兵,是 邪 ,非 邪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三君之心一 耶 ?夫子之心三 也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
为肥甘不足于口 与 ,轻暖不足于体 与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 与 ,声音不足听于耳 与 ,便嬖不足使令于前 与 ?(《孟子·梁惠王上》)
d. 正反问。所谓正反问,是指提出一个内容的正反两个方面,要求听者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回答[107] 。凡是正反问,句子中必定有否定副词“不(否)”、“未”、“非”、“无”、“毋”等。正反问可以不使用疑问语气词,例如:
居如大神,动如天帝,持老养衰,犹有善于是者 与不 ?(《荀子·正论》)
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 否 ?(《战国策·齐策》)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 不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除吏已尽 未 ?吾亦欲除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诏问故太仓长臣意:“方伎所长,及所能治病者?有其书 无有 ?皆安受学?……”(《史记·扁鹊仓公列传》)[108]
也可以使用疑问语气词,例如:
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 否 乎 ?(《孟子·公孙丑下》)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 非 邪 ?(《史记·伯夷列传》)
然则夷吾将受鲁之政 乎,其否 也 ?(《管子·大匡》)
君取之代 乎,其不 与 ?(《吕氏春秋·爱类》)[109]
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 未 也 ?”(《史记·魏公子列传》)
天下有至乐 无有 哉 ?有可以活身者 无有 哉 ?(《庄子·至乐》)
e. 反问。所谓反问,是指不疑而问、不要求听者一定作出回答,而只是强烈要求听者同意问者看法。反问可以不使用疑问语气词,例如:
亦君之力也,臣何力之有 ?(《韩非子·难二》)
周不受鼎,郑安敢爱田 ?(《史记·楚世家》)
也可以使用疑问语气词,例如:
求剑若此,不亦惑 乎 ?(《吕氏春秋·察今》)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 邪 ?(《庄子·秋水》)
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 耶 ?(《战国策·齐策》)[110]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 为 ?(《论语·颜渊》)
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 与 ?(《孟子·公孙丑上》)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 谁曰不然 ?(《左传·隐公元年》)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 敢入乎 ?(《史记·项羽本纪》)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 善游哉 ?(《吕氏春秋·察今》)
此天所置,庸 可杀乎 ?(《史记·晋世家》)
庸讵 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耶 ?庸讵 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耶 ?(《庄子·齐物论》)
今吾虽欲正身而待物,庸遽 知世之所自窥我者乎 ?(《淮南子·齐俗训》)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3)祈使句。祈使句用于表示请求、命令、劝阻和禁止。祈使句可以不使用祈使语气词,例如:
戒其子曰:“我死,尔闻公孙强为政,必去之 !”(《左传·哀公七年》)
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 。(《战国策·齐策》)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 !族矣。”(《史记·项羽本纪》)
也可以使用祈使语气词,例如:
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唯 君裁之。(《左传·僖公十五年》)
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 君所行也 。(《孟子·梁惠王下》)[111]
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吾子其 无废先君之功 !(《左传·隐公三年》)
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 哉 !(《尚书·无逸》)[112]
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 来 !(《庄子·人间世》)
(4)感叹句。感叹句用于抒发强烈的感情。感叹句可以不使用感叹语气词,如《论语·先进》:“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但以使用感叹语气词为常。感叹句可以分为表示惊奇、欢乐、赞叹和表示悲伤、厌恶、愤恨两种。
a. 表示惊奇、欢乐、赞叹等。例如:
子曰:“参 乎 !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佥曰:“於!鲧 哉 !”(《尚书·尧典》)
逝者如斯 夫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b. 表示悲伤、厌恶、愤恨等。例如:
泰山其颓 乎 !梁木其坏 乎 !哲人其萎 乎 !(《礼记·檀弓上》)
惜 哉 !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史记·刺客列传》)
操行之不得,悲 夫 !(《史记·楚世家》)
4.2 句首语气词“夫”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盖”表示陈述原因和理由,或表示测度。
句首或句中语气词“唯(惟、维)”,以及句末语气词“为”,它们都表示强调语气。
句末语气词“也”表示事态的本然,是一种静态的判断和确认,“矣”表示事态的已然,是一种动态的判断和确认。“矣”所表示的已然不仅包括过去和现在已经实现的事态,而且包括将来要实现的事态,如《左传·宣公二年》:“君能补过,衮不废矣。”此外,用在句末的“已”用同句末语气词“矣”。
句末语气词“耳”是“而已”合音词,表示事态的仅然,“尔”用同“耳”。“而已”本来是连词“而”和动词“已”的连接,意思是“……就罢了,……就可以了”,例如《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人。’”由于长期结合用于句末,虚化而成为语气词,表示限止的语气。“乎”主要是表示疑问语气,兼表感叹语气。“与”和“欤”是一对古今字。“哉”是纯粹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公羊传·宣公六年》“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的“焉”是合音词,除表示判断语气外,又含有一个补语的作用,相当于“于是、于此”;而《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的“焉”是从合音词“焉”发展而来的,但已经是纯粹的语气词了。
4.3 一般来说,表示陈述的语气词有“也”、“矣”、“已”、“耳”、“尔”、“焉”等,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耶)”、“为”、“其”等,表示祈使的语气词有“唯(惟)”、“其”等,表示感叹的语气词有“乎”、“哉”、“夫”等,表示同一类语气的语气词有多个,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即使是同一类语气,其中也有轻重强弱、不同语境等的区别,因而需要有不同的语气词来表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时代和方言等因素在内。例如关于疑问语气词“邪”和“与(欤)”,杨伯峻指出:“‘邪’字在《诗经·鲁颂》、《论语》、《孟子》、《礼记·檀弓》都未见用,这类书可说是鲁地作品,用‘与’(欤)不用‘邪’,是不是有地方方言关系,待考。‘与’和‘邪’古音同部,唯声纽不同,其实亦相近,分别如此谨严,颇值得研究。”[113]
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类语气词基本上是分用的,但是某些语气词有的时候也会用来表示自身范围以外的语气。例如: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晋侯在外十九年矣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椒也知政,乃速行矣 ,无及于难。(《左传·宣公四年》)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论语·学而》)
子在陈,曰:“归与 !归与 !……”(《论语·公冶长》)
太仁、太不忍人,非善名邪 ?(《韩非子·内储说上》)
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 ,则必以恶声随之。(《庄子·山木》)
第一例“也”是陈述语气,第二、三两例“也”则分别是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第四例“矣”是陈述语气,第五例“矣”则是祈使语气。第六例“与”是疑问语气,第七例“与”则是祈使语气。第八例“邪”是疑问语气,第九例“邪”则是陈述语气。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语言演变,或者临时借用,也可能是方言用字不同,还可能是后人传抄讹误所致[114] 。
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类语气词基本上是分用的,但是有些学者则往往认为同一个语气词有多种功能。例如在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中,“也”字既有“助句,表决定”的用法,又有“助句,表命令”、“助句,表感叹”的用法,还有“助句,表疑问”的用法,也就是说,“也”字既是陈述语气词,又是祈使语气词、感叹语气词,还是疑问语气词。“矣”、“焉”、“乎”、“尔”、“者”等与此类似。那么上古汉语的“也”、“矣”等果真具有多种功能吗?《马氏文通》卷九曾指出:“经学家见经史中询问之句,有助以‘也’字、‘焉’字者,则谓‘也’、‘焉’两字同乎‘乎’字。不知询问之句助以‘也’字者,寓有论断口气。”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第三章第五十节脚注也说:“有人以为‘也’‘矣’也用于疑问语气,其实并非‘也’‘矣’本身能表示疑问,而是因为前面有了疑问副词。即使没有疑问副词,也不必把‘也’‘矣’曲解为疑问语气词,因为语调本身就能表示疑问。”确实在上古汉语中,当疑问句句末使用“也”字时,一般总有其他疑问词存在,极少例外,因此我们同意马建忠和王力的意见,即“也”字并没有表示多种语气的功能,它并没有疑问语气词的用法,疑问句中的“也”和陈述句中的“也”同样是表示判断和确认[115] 。同时,“也”字用于感叹句的例子也很少,用于感叹句的“也”同样只是表示判断和确认,并不表示感叹语气[116] 。
与此相同,用于疑问句的“矣”和“哉”,一般也总是另有疑问词存在。例如:
子路问曰:“何如 斯可谓之士矣 ?”(《论语·子路》)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 用彼相矣 ?(《论语·季氏》)
子来几 日矣 ?(《孟子·离娄上》)
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 与乐此矣 ?(《战国策·楚策》)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 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 能使予不遇哉 ?(《孟子·梁惠王下》)
吾岂 知纣之善否哉 ?(《国语·晋语》)
足下何以 得此声于梁楚间哉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可以认为,这些疑问语气主要是由句中的疑问词来承担的,“矣”、“哉”并不表示疑问语气,它们在句中所起的作用是语气的补足和加强[117] 。
4.4 上面我们指出,语气词有句首的,句中的,也有句末的,现在的问题是,这些语气词的语气覆盖了句子的哪些部分?
马建忠在《马氏文通》卷九中分析语气词“也”字的用法时说:
一、“也”字助句,大抵助论断之辞气耳。而句之有待于论断者,以表词之句为最。助以“也”字,所以断起词与表词之为是为非也。断其为是者,断词可省。
……
《左成十六》:“古之曰:‘姬姓,日也;异姓,月也,必楚王也。’”又《僖九》:“‘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所引皆名字为表词,煞以“也”字,而无断词参焉者也。……
二、“也”字助读。其为用也,反乎其助句也。助句以结上文,而助读则以起下文。其起下文也,所为顿宕取势也。盖读、句相续而成文,患其冗也,助以“也”字,则辞气为之舒展矣。夫读之为式,至不一矣,而其可衬“也”字者,约计有四:
其一,读之为起词也,有助以“也”字者。《孟·滕上》:“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118] “天之生物”一读,而为下文之起词,“也”字助之,而辞气一宕。……
其二,读之记时记处也,有助“也”字者。《孟·公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119] “及其更也”,记时之读也。
其三,读之为悬设也,有助“也”字者。《孟·万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120] “非义”、“非道”皆悬设之辞。……
其四,读之承动字也,有助“也”字者。……《孟·公下》:“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见”者,目所司也。“王之敬子”者,“见”字之承读也。助以“也”字者,决言所见之诚然也。……
三、“也”字助实字。凡实字之注意者,借助“也”字,则辞气不直下,而其字有若特为之揭出矣。助字中之助实字者惟“也”字,馀只助句、助读而已。而实字借助于“也”字者,不一其类。
公名有助以“也”字者。《孟·公下》:“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士”公名,而助以“也”字一顿,以指注意之所在。……
本名有助以“也”字者。《论·公冶》:“赐也非尔所及也。”……
马建忠的话是有启迪意义的,他认为语气词“也”有助句的,助读的,还有助字的,也就是说,“也”的覆盖范围有覆盖整个句子的,也有覆盖一个短语的,还有只覆盖一个词的。除“也”字以外,马建忠还阐述了“矣”、“焉”、“者”等字的助句、助读和助字作用。全面考察语气词的使用情况,我们认为,一般来说,句首语气词的语气应该覆盖后面的结构或句子;句中语气词,有覆盖它前面的结构或句子的,也有覆盖其后面的结构或句子的;句末语气词的覆盖范围则是它前面的结构或句子。例如:
夫 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论语·阳货》)
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 不敢不饱也。(《孟子·万章下》)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 ,晋人伐诸蒲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大事奸义,必有大咎。晋不失诸侯,魏子其 不免乎 ?(《左传·定公元年》)
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识臣之力也 ,君之力也 ?(《韩非子·难二》)
第一例句首语气词“夫”表示就“君子之居丧”发起议论,所以其语气往后覆盖到“居丧”为止。第二例句首语气词“盖”应该覆盖其后面的整个句子,表示测度语气。第三例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对“季孙之忧”所在的判断,应该往前覆盖到“不在”为止。第四例句中语气词“也”表示句中停顿和提起下文,其语气往前覆盖到“晋公子重耳”为止。第五例句中语气词“其”表示推测语气,其语气往后覆盖到“不免”为止,而句末语气词“乎”表示疑问,应该往前覆盖到“魏子”为止。最后一例“不识”之后是选择问句,第一个“也”覆盖“臣之力”,第二个“也”覆盖“君之力”[121] 。
4.5 关于疑问句句尾的“为”,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王引之《经传释词》认为是语气词(他称为“语助”),杨树达《词诠》、杨伯峻《文言语法》和王力《古代汉语》[122] 等也主此说;马建忠《马氏文通》卷三则认为是表示决断口气的“断词”,卷七又以为是介词,跟疑问代词“何”等首尾分置[123] 。目前多数学者同意王引之的意见,理由是[124] :
(1)有一些“何……为”无法理解为“……为何”,如:
《墨子·公输》:“公输盘曰:‘夫子何 命焉为 ?’”(“何命焉为”就是“何命焉”[墨先生有什么见教],如果理解成“命焉为何”[为什么见教],则不合文意)
《穀梁传·定公十年》:“两君合好,夷狄之民何 为来为 ?”(“何为来为”就是“何为来”[为什么来],如果理解成“为来为何”,则句意不明)
《论语·子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 以为 ?”(“奚以为”就是“奚以”,即“何以”[何用],如果理解成“为奚以”,即“为何以”[为什么用],则不合文意)
(2)有一些句末的“为”字去掉以后,句意基本不变,如: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庄子·逍遥游》)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明欲毁乡校,子产曰:“何以毁为 ?”(《孔子家语·正论解》)
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奚用多为 ?(《列子·说符》)
(3)句末的“为”跟疑问代词“何”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
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门焉,曰:“无入为 也!”(《左传·哀公十五年》)
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庄子·逍遥游》)
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 也。(《史记·项羽本纪》)
帝曰:“今故告之,反怒为 ,殊不可晓也!”(《汉书·外戚传》)
(4)古人的语感表明“为”是语气词,如:
《论语·季氏》:“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西汉孔安国注:“已属鲁为社稷之臣,何用灭之为?”(以“何用”释“何以”,“灭之”释“伐”,“为”仍用作结尾)
《论语·颜渊》:“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南朝皇侃疏:“何必用于文华乎?”(以“何必”释“何”,“用”释“以”,“文华”释“文”,“乎”释“为”)
《汉书·张汤传》:“何多以对为 ?”唐代颜师古注:“言何用多对?”(以“何用”释“何”,“多对”释“多以对”,不释“为”)
《史记·酷吏列传》:“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汉书·张汤传》改写为:“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何厚葬为 ?”(以“为”代“乎”)
《史记·吴王濞列传》:“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 !”《汉书·荆燕吴传》改写为:“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不用“为”)
不过,确实也有少数疑问句末的“为”应该是动词,例如:
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 ?(《左传·昭公三年》)[125]
可无劳师而得城,子何不为 ?(《国语·晋语》)
若让之以一矢,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 ?(《国语·楚语上》)[126]
本节中涉及到“何以”、“奚以”等的用法,请参第一章6.5节。
4.6 古代汉语常有语气词连用的现象,这种连用的语气词大多分别表明了不同层次的不同语气,而其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表明全句的语气。如《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27] “乎”表示疑问,“哉”则是借用感叹语气词加强反问的语气。又如《左传·僖公三十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也”表示事态的本然,放在“无能为”的后面,指明该层次的语气;句末的“已”用同“矣”,表示事态的已然,指明全句“无能为也”总的语气。又如《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这里“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是指明三个层次。最内层用“焉”,断定事态发生的所在,意思是“在那里尽我的心”;第二层用“耳”,表明事态的仅然,意思是“真是在那里尽我的心罢了”;最外层用“矣”,表示事态的已然,意思是“真是在那里尽了我的心罢了啊”。语气词的连用也有一些是相似语气的连用,例如《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也者”是陈述语气词“也”和“者”的连用,“也”表示句中停顿,“者”表示句中停顿并提起下文。这是一个判断句,本来只要一个“者”就可以了,“者”前再加一个“也”,是加强句中停顿语气。又如《吕氏春秋·诚廉》:“嘻,异乎哉!此非吾所谓道也。”感叹语气词“乎”和“哉”连用。
《马氏文通》又把语气词分为“传信”和“传疑”两类,所谓“传信”是指表示肯定的语气词,所谓“传疑”是指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128] 。他的意见是,传信语气词连用,总是“已”、“矣”等处于句子最后,他说:“合助之式不一,有惟以传信助字双合以助句者,如是则‘矣’、‘已’两字为殿者其常,‘耳’、‘尔’两字亦间用焉。”“有以传信助字参合以助句者,则惟以‘矣’字为殿。凡以传信助字为殿者,从未见有参以传疑助字者。”[129] 例如: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学而》)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孟子·离娄上》)
唯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尔 。(《礼记·檀弓下》)
嗜酤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乎,吾无望焉耳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泰伯》)
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 。(《礼记·檀弓上》)[130]
我们认为,马氏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不过“传信”、“传疑”的分类尚欠明确,也不实用。最好还是从陈述、疑问、祈使、感叹这四个分类进行考察。从马氏所举的这些例子看,其实都是陈述语气词和陈述语气词的连用,那么我们还可以补充的是:表示事态已然的语气词必然置于表示事态本然的语气词之后。
同时,马氏认为如果是传信语气词和传疑语气词连用,则总是传信语气词在前,传疑语气词在后,其文云:“其以传信助字与传疑助字双合为助者,则惟传疑者殿句,殿以‘乎’、‘哉’两字者其常,殿以‘与’、‘夫’两字者有焉,而殿以‘邪’字者仅矣。”例如: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阳货》
子綦曰:“此何木也哉 ?此必有异材夫。”(《庄子·人间世》)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论语·里仁》)
晋师归,范文子后入。武子曰:“无为吾望尔也乎 ?”(《左传·成公二年》)[131]
道之将行也与 ?命也。道之将废也与 ?命也。(《论语·宪问》)[132]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133]
莫我知也夫 !(《论语·宪问》)
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 ?(《庄子·人间世》)[134]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郤至曰:“然则王者多忧乎?”文子曰:“我王者也乎哉 ?”(《国语·晋语》)[135]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论语·阳货》)[136]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 ?”(《论语·雍也》)
上述例句大多数符合马建忠的意见,即传信助字在前,传疑助字在后。马建忠的传疑助字中包括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如果把这两类分开考察的话,那么关于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之间的连用,我们的结论就是:疑问语气词必然置于陈述语气词之后,感叹语气词必然置于陈述语气词之后,感叹语气词必然置于疑问语气词之后,也就是——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感叹语气词[137]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感叹语气要强于疑问语气,疑问语气又要强于陈述语气。
4.7 关于选择问句,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第十二章第二节分为范围选择问句和分项选择问句两类,所谓“分项选择问句”,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疑问句中的选择问,所谓“范围选择问句”,则是指“在句首提供选择的范围,问从其中选择哪一个”这样的疑问句。其所收范围选择问句的例句如: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孙子兵法·计篇》)
今使子有二臣于此,其一人者见子从事,不见子则不从事;其一人者见子亦从事,不见子亦从事。子谁贵于此二人?(《墨子·耕柱》)[138]
天下谁最爱我者乎?(《史记·佞幸列传》)
然则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果孰是邪?(《庄子·徐无鬼》)
子以齐、楚为孰胜哉?(《战国策·齐策》)
这一类句子我们基本上把它们归入疑问句中的特指问一类中。
(1)句首语气词。例如:
夫 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察传》)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 庚寅吾以降。(屈原《离骚》)[104]
盖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
且夫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 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2)句中语气词。例如:
卫懿公唯 不去其旗,是以败于荧。(《左传·成公十六年》)
及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非维 下流水多邪?(《荀子·子道》)
今由与求也 ,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
汉之广矣 ,不可泳思;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
彼秦者 ,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策》)
君为政焉 ,勿卤莽;治民焉 ,勿灭裂!(《庄子·则阳》)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 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 能毋怪哉!(《韩非子·说林下》)
余登箕山,其上盖 有许由冢云。(《史记·伯夷列传》)
(3)句末语气词。例如: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左传·隐公元年》)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左传·僖公三十年》)
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景公问政于师旷曰:“太师将奚以教寡人?”师旷曰:“君必惠民而已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论语·微子》)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论语·季氏》)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庄子·逍遥游》)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论语·颜渊》)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论语·卫灵公》)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语气词也可以根据所表示的语气不同,分为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祈使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而分别用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中。
(1)陈述句。陈述句用于一般的叙述、议论和判断,无论肯定与否都不带有特殊的感情色彩。陈述句可以不使用陈述语气词,例如: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也可以使用陈述语气词,例如:
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 。(《左传·成公二年》)
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 。”(《战国策·赵策》)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史记·游侠列传》)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史记·项羽本纪》)
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 。(《荀子·非相》)
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庄子·逍遥游》)
人尽夫也,父一而已 ,胡可比也!(《左传·桓公十五年》)
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 。(《公羊传·宣公六年》)
君子病无能焉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2)疑问句。疑问句用于提出怀疑、询问和反问,可以分为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和反问等。
a. 是非问。所谓是非问,是指把一件事情全都说出来,要求听者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回答。是非问一般都使用疑问语气词,例如:
壮士,能复饮乎 ?(《史记·项羽本纪》)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孟子·梁惠王上》)
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治乱,天邪 ?(《荀子·天论》)
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战国策·齐策》)
b. 特指问。所谓特指问,是指要求听者回答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原因、何状态等。特指问不能用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来回答。特指问可以不使用疑问语气词,例如: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论语·雍也》)
公曰:“何贵何贱 ?”(《左传·昭公三年》)
也可以使用疑问语气词,例如: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诗经·魏风·园有桃》)
有頍者弁,实为何期 ?(《诗经·小雅·頍弁》)[105]
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以弃鲁国,国将若之何?谁居 ?(《左传·成公二年》)[106]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论语·季氏》)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战国策·齐策》)
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庄子·逍遥游》)
c. 选择问。所谓选择问,是指提出几项并列的内容,要求听者选择其中一项来回答。选择问一般都使用语气词,例如:
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 乎 ,事楚 乎 ?(《孟子·梁惠王下》)
公以为吴兴兵,是 邪 ,非 邪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三君之心一 耶 ?夫子之心三 也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
为肥甘不足于口 与 ,轻暖不足于体 与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 与 ,声音不足听于耳 与 ,便嬖不足使令于前 与 ?(《孟子·梁惠王上》)
d. 正反问。所谓正反问,是指提出一个内容的正反两个方面,要求听者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回答[107] 。凡是正反问,句子中必定有否定副词“不(否)”、“未”、“非”、“无”、“毋”等。正反问可以不使用疑问语气词,例如:
居如大神,动如天帝,持老养衰,犹有善于是者 与不 ?(《荀子·正论》)
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 否 ?(《战国策·齐策》)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 不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除吏已尽 未 ?吾亦欲除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诏问故太仓长臣意:“方伎所长,及所能治病者?有其书 无有 ?皆安受学?……”(《史记·扁鹊仓公列传》)[108]
也可以使用疑问语气词,例如:
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 否 乎 ?(《孟子·公孙丑下》)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 非 邪 ?(《史记·伯夷列传》)
然则夷吾将受鲁之政 乎,其否 也 ?(《管子·大匡》)
君取之代 乎,其不 与 ?(《吕氏春秋·爱类》)[109]
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 未 也 ?”(《史记·魏公子列传》)
天下有至乐 无有 哉 ?有可以活身者 无有 哉 ?(《庄子·至乐》)
e. 反问。所谓反问,是指不疑而问、不要求听者一定作出回答,而只是强烈要求听者同意问者看法。反问可以不使用疑问语气词,例如:
亦君之力也,臣何力之有 ?(《韩非子·难二》)
周不受鼎,郑安敢爱田 ?(《史记·楚世家》)
也可以使用疑问语气词,例如:
求剑若此,不亦惑 乎 ?(《吕氏春秋·察今》)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 邪 ?(《庄子·秋水》)
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 耶 ?(《战国策·齐策》)[110]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 为 ?(《论语·颜渊》)
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 与 ?(《孟子·公孙丑上》)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 谁曰不然 ?(《左传·隐公元年》)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 敢入乎 ?(《史记·项羽本纪》)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 善游哉 ?(《吕氏春秋·察今》)
此天所置,庸 可杀乎 ?(《史记·晋世家》)
庸讵 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耶 ?庸讵 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耶 ?(《庄子·齐物论》)
今吾虽欲正身而待物,庸遽 知世之所自窥我者乎 ?(《淮南子·齐俗训》)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3)祈使句。祈使句用于表示请求、命令、劝阻和禁止。祈使句可以不使用祈使语气词,例如:
戒其子曰:“我死,尔闻公孙强为政,必去之 !”(《左传·哀公七年》)
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 。(《战国策·齐策》)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 !族矣。”(《史记·项羽本纪》)
也可以使用祈使语气词,例如:
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唯 君裁之。(《左传·僖公十五年》)
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 君所行也 。(《孟子·梁惠王下》)[111]
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吾子其 无废先君之功 !(《左传·隐公三年》)
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 哉 !(《尚书·无逸》)[112]
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 来 !(《庄子·人间世》)
(4)感叹句。感叹句用于抒发强烈的感情。感叹句可以不使用感叹语气词,如《论语·先进》:“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但以使用感叹语气词为常。感叹句可以分为表示惊奇、欢乐、赞叹和表示悲伤、厌恶、愤恨两种。
a. 表示惊奇、欢乐、赞叹等。例如:
子曰:“参 乎 !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佥曰:“於!鲧 哉 !”(《尚书·尧典》)
逝者如斯 夫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b. 表示悲伤、厌恶、愤恨等。例如:
泰山其颓 乎 !梁木其坏 乎 !哲人其萎 乎 !(《礼记·檀弓上》)
惜 哉 !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史记·刺客列传》)
操行之不得,悲 夫 !(《史记·楚世家》)
4.2 句首语气词“夫”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盖”表示陈述原因和理由,或表示测度。
句首或句中语气词“唯(惟、维)”,以及句末语气词“为”,它们都表示强调语气。
句末语气词“也”表示事态的本然,是一种静态的判断和确认,“矣”表示事态的已然,是一种动态的判断和确认。“矣”所表示的已然不仅包括过去和现在已经实现的事态,而且包括将来要实现的事态,如《左传·宣公二年》:“君能补过,衮不废矣。”此外,用在句末的“已”用同句末语气词“矣”。
句末语气词“耳”是“而已”合音词,表示事态的仅然,“尔”用同“耳”。“而已”本来是连词“而”和动词“已”的连接,意思是“……就罢了,……就可以了”,例如《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人。’”由于长期结合用于句末,虚化而成为语气词,表示限止的语气。“乎”主要是表示疑问语气,兼表感叹语气。“与”和“欤”是一对古今字。“哉”是纯粹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公羊传·宣公六年》“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的“焉”是合音词,除表示判断语气外,又含有一个补语的作用,相当于“于是、于此”;而《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的“焉”是从合音词“焉”发展而来的,但已经是纯粹的语气词了。
4.3 一般来说,表示陈述的语气词有“也”、“矣”、“已”、“耳”、“尔”、“焉”等,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耶)”、“为”、“其”等,表示祈使的语气词有“唯(惟)”、“其”等,表示感叹的语气词有“乎”、“哉”、“夫”等,表示同一类语气的语气词有多个,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即使是同一类语气,其中也有轻重强弱、不同语境等的区别,因而需要有不同的语气词来表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时代和方言等因素在内。例如关于疑问语气词“邪”和“与(欤)”,杨伯峻指出:“‘邪’字在《诗经·鲁颂》、《论语》、《孟子》、《礼记·檀弓》都未见用,这类书可说是鲁地作品,用‘与’(欤)不用‘邪’,是不是有地方方言关系,待考。‘与’和‘邪’古音同部,唯声纽不同,其实亦相近,分别如此谨严,颇值得研究。”[113]
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类语气词基本上是分用的,但是某些语气词有的时候也会用来表示自身范围以外的语气。例如: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晋侯在外十九年矣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椒也知政,乃速行矣 ,无及于难。(《左传·宣公四年》)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论语·学而》)
子在陈,曰:“归与 !归与 !……”(《论语·公冶长》)
太仁、太不忍人,非善名邪 ?(《韩非子·内储说上》)
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 ,则必以恶声随之。(《庄子·山木》)
第一例“也”是陈述语气,第二、三两例“也”则分别是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第四例“矣”是陈述语气,第五例“矣”则是祈使语气。第六例“与”是疑问语气,第七例“与”则是祈使语气。第八例“邪”是疑问语气,第九例“邪”则是陈述语气。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语言演变,或者临时借用,也可能是方言用字不同,还可能是后人传抄讹误所致[114] 。
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类语气词基本上是分用的,但是有些学者则往往认为同一个语气词有多种功能。例如在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中,“也”字既有“助句,表决定”的用法,又有“助句,表命令”、“助句,表感叹”的用法,还有“助句,表疑问”的用法,也就是说,“也”字既是陈述语气词,又是祈使语气词、感叹语气词,还是疑问语气词。“矣”、“焉”、“乎”、“尔”、“者”等与此类似。那么上古汉语的“也”、“矣”等果真具有多种功能吗?《马氏文通》卷九曾指出:“经学家见经史中询问之句,有助以‘也’字、‘焉’字者,则谓‘也’、‘焉’两字同乎‘乎’字。不知询问之句助以‘也’字者,寓有论断口气。”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第三章第五十节脚注也说:“有人以为‘也’‘矣’也用于疑问语气,其实并非‘也’‘矣’本身能表示疑问,而是因为前面有了疑问副词。即使没有疑问副词,也不必把‘也’‘矣’曲解为疑问语气词,因为语调本身就能表示疑问。”确实在上古汉语中,当疑问句句末使用“也”字时,一般总有其他疑问词存在,极少例外,因此我们同意马建忠和王力的意见,即“也”字并没有表示多种语气的功能,它并没有疑问语气词的用法,疑问句中的“也”和陈述句中的“也”同样是表示判断和确认[115] 。同时,“也”字用于感叹句的例子也很少,用于感叹句的“也”同样只是表示判断和确认,并不表示感叹语气[116] 。
与此相同,用于疑问句的“矣”和“哉”,一般也总是另有疑问词存在。例如:
子路问曰:“何如 斯可谓之士矣 ?”(《论语·子路》)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 用彼相矣 ?(《论语·季氏》)
子来几 日矣 ?(《孟子·离娄上》)
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 与乐此矣 ?(《战国策·楚策》)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 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 能使予不遇哉 ?(《孟子·梁惠王下》)
吾岂 知纣之善否哉 ?(《国语·晋语》)
足下何以 得此声于梁楚间哉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可以认为,这些疑问语气主要是由句中的疑问词来承担的,“矣”、“哉”并不表示疑问语气,它们在句中所起的作用是语气的补足和加强[117] 。
4.4 上面我们指出,语气词有句首的,句中的,也有句末的,现在的问题是,这些语气词的语气覆盖了句子的哪些部分?
马建忠在《马氏文通》卷九中分析语气词“也”字的用法时说:
一、“也”字助句,大抵助论断之辞气耳。而句之有待于论断者,以表词之句为最。助以“也”字,所以断起词与表词之为是为非也。断其为是者,断词可省。
……
《左成十六》:“古之曰:‘姬姓,日也;异姓,月也,必楚王也。’”又《僖九》:“‘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所引皆名字为表词,煞以“也”字,而无断词参焉者也。……
二、“也”字助读。其为用也,反乎其助句也。助句以结上文,而助读则以起下文。其起下文也,所为顿宕取势也。盖读、句相续而成文,患其冗也,助以“也”字,则辞气为之舒展矣。夫读之为式,至不一矣,而其可衬“也”字者,约计有四:
其一,读之为起词也,有助以“也”字者。《孟·滕上》:“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118] “天之生物”一读,而为下文之起词,“也”字助之,而辞气一宕。……
其二,读之记时记处也,有助“也”字者。《孟·公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119] “及其更也”,记时之读也。
其三,读之为悬设也,有助“也”字者。《孟·万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120] “非义”、“非道”皆悬设之辞。……
其四,读之承动字也,有助“也”字者。……《孟·公下》:“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见”者,目所司也。“王之敬子”者,“见”字之承读也。助以“也”字者,决言所见之诚然也。……
三、“也”字助实字。凡实字之注意者,借助“也”字,则辞气不直下,而其字有若特为之揭出矣。助字中之助实字者惟“也”字,馀只助句、助读而已。而实字借助于“也”字者,不一其类。
公名有助以“也”字者。《孟·公下》:“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士”公名,而助以“也”字一顿,以指注意之所在。……
本名有助以“也”字者。《论·公冶》:“赐也非尔所及也。”……
马建忠的话是有启迪意义的,他认为语气词“也”有助句的,助读的,还有助字的,也就是说,“也”的覆盖范围有覆盖整个句子的,也有覆盖一个短语的,还有只覆盖一个词的。除“也”字以外,马建忠还阐述了“矣”、“焉”、“者”等字的助句、助读和助字作用。全面考察语气词的使用情况,我们认为,一般来说,句首语气词的语气应该覆盖后面的结构或句子;句中语气词,有覆盖它前面的结构或句子的,也有覆盖其后面的结构或句子的;句末语气词的覆盖范围则是它前面的结构或句子。例如:
夫 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论语·阳货》)
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 不敢不饱也。(《孟子·万章下》)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 ,晋人伐诸蒲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大事奸义,必有大咎。晋不失诸侯,魏子其 不免乎 ?(《左传·定公元年》)
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识臣之力也 ,君之力也 ?(《韩非子·难二》)
第一例句首语气词“夫”表示就“君子之居丧”发起议论,所以其语气往后覆盖到“居丧”为止。第二例句首语气词“盖”应该覆盖其后面的整个句子,表示测度语气。第三例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对“季孙之忧”所在的判断,应该往前覆盖到“不在”为止。第四例句中语气词“也”表示句中停顿和提起下文,其语气往前覆盖到“晋公子重耳”为止。第五例句中语气词“其”表示推测语气,其语气往后覆盖到“不免”为止,而句末语气词“乎”表示疑问,应该往前覆盖到“魏子”为止。最后一例“不识”之后是选择问句,第一个“也”覆盖“臣之力”,第二个“也”覆盖“君之力”[121] 。
4.5 关于疑问句句尾的“为”,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王引之《经传释词》认为是语气词(他称为“语助”),杨树达《词诠》、杨伯峻《文言语法》和王力《古代汉语》[122] 等也主此说;马建忠《马氏文通》卷三则认为是表示决断口气的“断词”,卷七又以为是介词,跟疑问代词“何”等首尾分置[123] 。目前多数学者同意王引之的意见,理由是[124] :
(1)有一些“何……为”无法理解为“……为何”,如:
《墨子·公输》:“公输盘曰:‘夫子何 命焉为 ?’”(“何命焉为”就是“何命焉”[墨先生有什么见教],如果理解成“命焉为何”[为什么见教],则不合文意)
《穀梁传·定公十年》:“两君合好,夷狄之民何 为来为 ?”(“何为来为”就是“何为来”[为什么来],如果理解成“为来为何”,则句意不明)
《论语·子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 以为 ?”(“奚以为”就是“奚以”,即“何以”[何用],如果理解成“为奚以”,即“为何以”[为什么用],则不合文意)
(2)有一些句末的“为”字去掉以后,句意基本不变,如: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庄子·逍遥游》)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明欲毁乡校,子产曰:“何以毁为 ?”(《孔子家语·正论解》)
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奚用多为 ?(《列子·说符》)
(3)句末的“为”跟疑问代词“何”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
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门焉,曰:“无入为 也!”(《左传·哀公十五年》)
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庄子·逍遥游》)
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 也。(《史记·项羽本纪》)
帝曰:“今故告之,反怒为 ,殊不可晓也!”(《汉书·外戚传》)
(4)古人的语感表明“为”是语气词,如:
《论语·季氏》:“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西汉孔安国注:“已属鲁为社稷之臣,何用灭之为?”(以“何用”释“何以”,“灭之”释“伐”,“为”仍用作结尾)
《论语·颜渊》:“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南朝皇侃疏:“何必用于文华乎?”(以“何必”释“何”,“用”释“以”,“文华”释“文”,“乎”释“为”)
《汉书·张汤传》:“何多以对为 ?”唐代颜师古注:“言何用多对?”(以“何用”释“何”,“多对”释“多以对”,不释“为”)
《史记·酷吏列传》:“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汉书·张汤传》改写为:“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何厚葬为 ?”(以“为”代“乎”)
《史记·吴王濞列传》:“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 !”《汉书·荆燕吴传》改写为:“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不用“为”)
不过,确实也有少数疑问句末的“为”应该是动词,例如:
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 ?(《左传·昭公三年》)[125]
可无劳师而得城,子何不为 ?(《国语·晋语》)
若让之以一矢,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 ?(《国语·楚语上》)[126]
本节中涉及到“何以”、“奚以”等的用法,请参第一章6.5节。
4.6 古代汉语常有语气词连用的现象,这种连用的语气词大多分别表明了不同层次的不同语气,而其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表明全句的语气。如《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27] “乎”表示疑问,“哉”则是借用感叹语气词加强反问的语气。又如《左传·僖公三十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也”表示事态的本然,放在“无能为”的后面,指明该层次的语气;句末的“已”用同“矣”,表示事态的已然,指明全句“无能为也”总的语气。又如《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这里“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是指明三个层次。最内层用“焉”,断定事态发生的所在,意思是“在那里尽我的心”;第二层用“耳”,表明事态的仅然,意思是“真是在那里尽我的心罢了”;最外层用“矣”,表示事态的已然,意思是“真是在那里尽了我的心罢了啊”。语气词的连用也有一些是相似语气的连用,例如《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也者”是陈述语气词“也”和“者”的连用,“也”表示句中停顿,“者”表示句中停顿并提起下文。这是一个判断句,本来只要一个“者”就可以了,“者”前再加一个“也”,是加强句中停顿语气。又如《吕氏春秋·诚廉》:“嘻,异乎哉!此非吾所谓道也。”感叹语气词“乎”和“哉”连用。
《马氏文通》又把语气词分为“传信”和“传疑”两类,所谓“传信”是指表示肯定的语气词,所谓“传疑”是指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128] 。他的意见是,传信语气词连用,总是“已”、“矣”等处于句子最后,他说:“合助之式不一,有惟以传信助字双合以助句者,如是则‘矣’、‘已’两字为殿者其常,‘耳’、‘尔’两字亦间用焉。”“有以传信助字参合以助句者,则惟以‘矣’字为殿。凡以传信助字为殿者,从未见有参以传疑助字者。”[129] 例如: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学而》)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孟子·离娄上》)
唯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尔 。(《礼记·檀弓下》)
嗜酤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乎,吾无望焉耳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泰伯》)
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 。(《礼记·檀弓上》)[130]
我们认为,马氏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不过“传信”、“传疑”的分类尚欠明确,也不实用。最好还是从陈述、疑问、祈使、感叹这四个分类进行考察。从马氏所举的这些例子看,其实都是陈述语气词和陈述语气词的连用,那么我们还可以补充的是:表示事态已然的语气词必然置于表示事态本然的语气词之后。
同时,马氏认为如果是传信语气词和传疑语气词连用,则总是传信语气词在前,传疑语气词在后,其文云:“其以传信助字与传疑助字双合为助者,则惟传疑者殿句,殿以‘乎’、‘哉’两字者其常,殿以‘与’、‘夫’两字者有焉,而殿以‘邪’字者仅矣。”例如: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阳货》
子綦曰:“此何木也哉 ?此必有异材夫。”(《庄子·人间世》)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论语·里仁》)
晋师归,范文子后入。武子曰:“无为吾望尔也乎 ?”(《左传·成公二年》)[131]
道之将行也与 ?命也。道之将废也与 ?命也。(《论语·宪问》)[132]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133]
莫我知也夫 !(《论语·宪问》)
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 ?(《庄子·人间世》)[134]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郤至曰:“然则王者多忧乎?”文子曰:“我王者也乎哉 ?”(《国语·晋语》)[135]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论语·阳货》)[136]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 ?”(《论语·雍也》)
上述例句大多数符合马建忠的意见,即传信助字在前,传疑助字在后。马建忠的传疑助字中包括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如果把这两类分开考察的话,那么关于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之间的连用,我们的结论就是:疑问语气词必然置于陈述语气词之后,感叹语气词必然置于陈述语气词之后,感叹语气词必然置于疑问语气词之后,也就是——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感叹语气词[137]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感叹语气要强于疑问语气,疑问语气又要强于陈述语气。
4.7 关于选择问句,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第十二章第二节分为范围选择问句和分项选择问句两类,所谓“分项选择问句”,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疑问句中的选择问,所谓“范围选择问句”,则是指“在句首提供选择的范围,问从其中选择哪一个”这样的疑问句。其所收范围选择问句的例句如: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孙子兵法·计篇》)
今使子有二臣于此,其一人者见子从事,不见子则不从事;其一人者见子亦从事,不见子亦从事。子谁贵于此二人?(《墨子·耕柱》)[138]
天下谁最爱我者乎?(《史记·佞幸列传》)
然则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果孰是邪?(《庄子·徐无鬼》)
子以齐、楚为孰胜哉?(《战国策·齐策》)
这一类句子我们基本上把它们归入疑问句中的特指问一类中。
So 这是广告
热门标签
相关内容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