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词类(虚词) - 第五节 叹词
往往游离于句子之外,不跟其他句子成分发生语法关系,用来表示感叹、痛呼、呼唤和应答的词叫“叹词”。叹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表示惊奇、欢乐、赞叹;另一种表示悲伤、厌恶、愤恨;还有一种表示呼唤和应答。
(1)表示惊奇、欢乐、赞叹。例如:
咨 !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尚书·尧典》)
佥曰:“於 !鲧哉!”(《尚书·尧典》)
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 !圣人!请祝圣人。”(《庄子·天地》)
哑 !是非君人者之言也。(《韩非子·难一》)
吁 !君何见之晚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武帝大笑曰:“於呼 !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史记·滑稽列传》)
麟凤在郊薮,河洛出图书。呜虖 !何施而臻此与!(《汉书·武帝纪》)
於戏 !小子闳,受兹青社!(《史记·三王世家》)
(2)表示悲伤、厌恶、愤恨。例如:
嘻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赵策》)
噫 !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唉 !竖子不足与谋。(《史记·项羽本纪》)
呼 !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左传·文公元年》)
“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 !是何言也?”(《孟子·公孙丑上》)
已 !我安逃此而安?(《庄子·庚桑楚》)
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庄子·大宗师》)
嗟呼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叱嗟 !而母,婢也。(《战国策·赵策》)
咄 !老女子,何不疾行!(《史记·滑稽列传》)
呜呼 !无坠天之降宝命。(《尚书·金縢》)
於乎 哀哉!不得成也。(《荀子·乐论》)
嗟兹乎 !圣人之言长乎哉!(《管子·小称》)
(3)表示呼唤和应答。例如: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 !来食!”(《礼记·檀弓下》)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 。予闻,如何?”(《尚书·尧典》)[139]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论语·里仁》)
太后曰:“诺 ,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
第一例是呼唤,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喂”,其他几例是应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好的”。
注解
[1] 在某些情况下,介词宾语会处于介词的前面。例如《论语·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恶”在“乎”的前面,这是疑问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又如《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言”在“以”的前面,这是“以”的宾语经常提前。
[2] 这一句的意思是“树上的梅子正在掉落,只剩下十分之七。追求我的小伙子,要趁着好日子(早点提亲)”。
[3] “三易衰,衰衽如故衰”,意思是“三次更换丧服,结果丧服的衣襟好像旧的一样”,指季武子所立新国君不懂事,如儿童一般衣服易脏。
[4] “望洋向若”,脸朝上,向着海神若。“望洋”,仰视貌。“若”,海神名。
[5] 关于“以”的工具语用法和处置式用法,参1.7。
[6] 这里四个“与”都是“为,替”的意思。
[7] “可以乐成”,等于说“可与之乐成”。
[8] 这一句的意思是“古时候我的先王成汤,他的功劳应是大大超过前人”。
[9] 在先秦两汉典籍中,“于”的动词用法很少(《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的“于”是动词词头),但是在甲骨文、金文中却很多。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释于》云:“《书契前编》卷肆云:‘贞卿事于尞北宗,不遘大雨?’按古音事与士同,卿事即卿士也。于当训往,于尞北宗,谓往尞祭于北宗也。他辞云:‘辛丑卜,行贞,王步,自则于雇,亡灾?’(《殷契类纂》)自则于雇者,自则往雇也。《甲编》贰壹捌片云:‘□未卜,令雀先于□。’先于□者,先往□也。”“于尞”之“于”还有动词词头的嫌疑,但“于雇、于□”之“于”肯定是动词(注□同纸书原文)。“於”字后出,“於”的动词用法更少,《韩非子·存韩》“边鄙残,国固守,鼓铎之声於耳,而乃用臣斯之计,晚矣”中的“於”,杨树达《词诠》认为是动词。
[10] 参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二十章、柳士镇《魏晋南北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十八章、吴福祥《再论处置式的来源》(载《语言研究》总第52期,2003年)。
[11] 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要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十七章认为:“将”虚化为介出支配对象的介词,“表示‘用’、‘以’义,即表示行为的凭借,借此引出工具语。这种用法在汉时已产生,南北朝时期已习用,唐以后承用下来”。孙先生的意见跟我们的看法接近。他的证据是《古诗源·上山采蘼芜》“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乐府诗集·车遥遥》“愿将微影随君身”等。
[12] 载《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又载《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
[13] 参喻遂生《甲骨文“在”字介词用法例证》,载《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002年。
[14] “自酒腥闻在上”,意思是“使酒肉的腥味让上帝闻到了”。“闻在上”等于说“闻于上”。
[15] “文武”,文王和武王。“克慎明德”,意思是“能够谨慎于政事和德教”。“昭”指美德,“闻”指声望。
[16] “在礼”,意思是“于礼”、“按照礼制”。
[17] “以表尸之”,意思是“根据前一天所做的标识,收取两个儿子的尸体”。
[18] “越在我”,等于说“越之于我”。《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标点为“越在,我心腹之疾也”,误。
[19] “郑在天子”,等于说“郑之于周天子”。
[20] “向”也应该有介词的用法,此处不赘。
[21] On the Authenticity and Nature of the Tso-Chuan,1926,中译文载《北大国学门月刊》第六、七、八号,1927年。
[22]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于於”条云:“‘于’、‘於’两字义同而音稍异,《尚书》、《毛诗》例用‘于’字,唯《金縢》‘为坛於南方北面’、‘乃流言於国’、‘公将不利於孺子’,《酒诰》‘人无於水监,当於民监’,《邶风》‘俟我於城隅’,《齐风》‘俟我於著乎而’、‘俟我於堂乎而’、‘俟我於庭乎而’,《秦风》‘於我乎夏屋渠渠’、‘於我乎每食四簋’,《曹风》‘於女归处’、‘於女归息’、‘於女归说’,《豳风》‘於女信处’、‘於女信宿’,《大雅》‘於万斯年’仍用‘於’。《大雅》‘不实于亶’,宋本间有作‘於’者,误也。《论语》例用‘於’字,唯引《诗》、《书》作‘于’,而‘乘桴浮于海’、‘饿于首阳之下’仍用‘于’。”
[23] 参闻宥《“于”“於”新论》,载《中国语言学报》第二期,商务印书馆,1985年。
[24] 在先秦两汉典籍中,“于”的动词用法很少(《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的“于”是动词词头),但是在甲骨文、金文中却很多。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释于》云:“《书契前编》卷肆云:‘贞卿事于尞北宗,不遘大雨?’按古音事与士同,卿事即卿士也。于当训往,于尞北宗,谓往尞祭于北宗也。他辞云:‘辛丑卜,行贞,王步,自则于雇,亡灾?’(《殷契类纂》)自则于雇者,自则往雇也。《甲编》贰壹捌片云:‘□未卜,令雀先于□。’先于□者,先往□也。”“于尞”之“于”还有动词词头的嫌疑,但“于雇、于□”之“于”肯定是动词(注□同纸书原文)。“於”字后出,“於”的动词用法更少,《韩非子·存韩》“边鄙残,国固守,鼓铎之声於耳,而乃用臣斯之计,晚矣”中的“於”,杨树达《词诠》认为是动词。
[25] 参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1992年)第九章第六节。
[26] 参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商务印书馆,1930年,1984年新版)第七章、《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1972年新版)“缘”字下。
[27] 《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43—1944年,1985年新版)第二章第十二节。
[28] 《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二十章。
[29] 日本江南书院,1958年。蒋绍愚、徐昌华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30] 太田辰夫把处置式分为六种,与上古汉语有关的是前两种。第一种是“有两个宾语(直接,间接)的”,以下三个例句属于这一种。第二种是“表示认为、充当的”,例如《孟子·滕文公上》:“尧以不得舜为己忧。”又:“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景帝立,以唐为楚相。”这里第二种不符合上面我们给出的处置式定义,故未列出。
[31] “以许让公”,把许国让给鲁隐公。
[32] 载《中国语文》1983年第3期。
[33] 关于汉语处置式的来源,学术界有不同意见,可参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十一章。
[34] 唐颜师古注:“言引淤浊之水灌咸卤之田,更令肥美,故一亩之收至六斛四斗。”
[35] “用纻絮斫陈漆其间”,唐颜师古注:“纻絮者,可以纻衣之絮也。斫而陈其间,又从而漆之也。”
[36] “作其鳞之而”,意思是“雕刻龙的鳞片和须毛”。“之”,用同“与”。
[37] 这一句的意思是“晋国既想把郑国作为它东部的边界,又想扩展它西部的边界”。
[38] “臧”,奴仆。“穀”,小孩。“隆”,指国君。“亲”,指父母。
[39] 这一句的意思是“士在国君面前谈到大夫,如果大夫已死就称他的谥号或表字”。
[40] “不概于王心”,不符合大王的心意。“亡”,音wú。
[41] “秦”,秦国。“怀”,地名。“忘”,音wú。
[42] “而”,你。“辟人”,躲避坏人。
[43] “党”,同“傥”,倘若。
[44] “弟”和“令”是两个假设连词连用。
[45] “当”,同“傥”,倘若。“当”和“使”是两个假设连词连用。
[46] “以吾从大夫之后”,意为“因为我忝列为大夫”。
[47] 这一句的意思是“孔子在中都时规定,棺厚四寸,椁厚五寸,因此知道他不想让人死后迅速腐烂”。
[48] “往者数易君”,意为“以前多次变换国君”。
[49] “若”,意为“或者”。
[50] “有”,意为“又”,读作yòu。
[51] “与”似乎有连接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结构的用法,如《孙子兵法·谋攻》:“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史记·李斯列传》:“且夫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而道哉?”但是不难看出,作为“知”的宾语,“可以战与不可以战”已经名物化;“怀与安”作为一个判断句的主题,也有名物化的意味。馀可类推。
[52] 载《中国语文》1981年第5期。
[53] 载郭锡良主编《古汉语语法论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
[5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5] 王力《汉语史稿》第三章第三十九节、《汉语语法史》第十章也有相同的看法。
[56] 这句话的意思是“礼义应该由贤者表现出来,可是孟子办母亲的丧事超过了办父亲的丧事”。
[57] 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十八云:“《史记》用‘而’字多不安,今略举甚者。《齐世家》云:‘郤克使于齐,齐使夫人帷中而观之。’《晋世家》云:‘襄公之六年,而赵衰卒。’‘景公时,而赵盾卒。’‘平公十二年,而赵武为正卿。’《荀卿传》云:‘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鲁仲连传》云:‘赵孝成王时,而秦王使白起破长平之军。’《伍子胥传》云:‘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又云:‘吴与越平,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多上一‘而’字。……”王氏所举例子中,多有“而”的主从连词用法,《史记》并不误。
[58] 这一句的意思是“商汤王遭到旱灾是因为自己有过错吗?(如果是,)那么就是圣人商汤王居然也不跟天地同德。现在(是说)不是因为过错而导致旱灾吗?(不是因为过错,)那么即使自责、祷告、谢罪也是无益的”。
[59] 马建忠的状字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副词,我们认为表示确认的“然”(这样,如此)应该是指示代词。
[60] “识”,知道。“病”,指伤重。
[61] “以为雄”,认为是雄鸡(喻指勇士)。“不雄”,不认为是雄鸡(勇士)。“先二子鸣”,意为“先于殖绰、郭最二人鸣叫”,指先于二人作战。
[62] “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意思是“亥唐叫他进去就进去,叫他坐就坐,叫他吃饭就吃饭”。
[63] “嫁过毕矣”,意思是“已经超过嫁人了”。“富过毕也”,意思是“已经超过富裕了”。
[64] “跖”,盗跖;“曾”,曾参;“史”,史鳅。“有间”,有区别。
[65] “然奚求焉?而大备矣”,意思是“但是他追求了什么呢?却已经巨大而完备了”。
[66] “县乐奢泰游抏之修,于天下不见谓修”,意思是“只修治器乐游玩之物,不修治天下之事”。
[67] “婴”,通“撄”,触犯。
[68] 参朱诚《试论转折连词“然”的形成》,载《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3期。
[69] 杨树达《词诠》“然”字转接连词用法下,所举12个例句全都见于《史记》。看来杨树达在这个问题上是同意马建忠的意见的。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十章也说:“直到汉代以后,‘然’字才单独用作转捩连词。”王力而且在脚注中否定了《孟子·万章下》“然终于此而已矣”一例,说:“《马氏文通》举此为例,似乎‘然’字单独用作转捩连词,来源颇早。但这是孤证,不足凭信。”这样,王力就比马建忠走得更远了。
[70] “自封”,自厚。“上下”,君上和下民。“判”,分离。“又生男”,指骊姬生男子,可能会争夺太子之位。
[71] “忧一主”意思是“使赵襄子发愁”,“一主”指赵襄子。
[72] 《马氏文通》全书没有一处提到作为一个词的转捩连词(转折连词)“然而”,他所举的“然而”的例,全都认为应该拆读。
[73] “张”指子张。
[74] “吴”指朝吴,蔡国大夫。“速飞”意谓迅速强大。
[75] “吾不能行也咫,闻则多矣”,意思是“我不能亲身实行啊,见闻倒增长了”。“咫”,句末语气词。“能者”,有能力的人。
[76] “许”,答应和解。“不可徒许”,不可以白白地答应。
[77] 参刘利《上古汉语的双音节连词“然而”》,载《中国语文》2005年第2期。
[78] 参杨伯峻《论“所以”的上古用法》(载《中国语文》1957年第3期)、《答〈再说“所以”的上古用法〉和其它》(载《中国语文》1957年第6期),刘冠群《说“所以”》(载《中国语文》1957年第1期)、《再说“所以”的上古用法》(载《中国语文》1957年第6期)、《论先秦“所以”为连词的因果叙述句》(载《中国语文》1980第6期)。
[79] 参王力《汉语史稿》第三章第三十九节。
[80] 《中国语法理论》(上册)第三章第二十四节。
[81] “宋卫实难”,意思是“(我们陈国)惧怕宋国和卫国”。
[82] “唯蔡於感”,意思是“只憎恨蔡国”。“感”通“憾”。
[83] “念十金法重”,意为“顾念到贪赃十金犯法严重”。“相 暴章”,意为“揭发你”。
[84] “故倦游”,意为“本来就厌倦于游说做官”。“令客”,意为“县令的客人”。
[85] “府臧”,同“府藏”。
[86] 《左传·昭公二十年》:“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相从为愈。”唐孔颖达疏:“‘勉’谓努力。尔其勉之,今勉力报仇,比于相从俱死为愈也。病差谓之愈,言其胜共死也。服虔云‘相从愈于共死’,则服意‘相从’使员从其言也。语法,两人交互乃得称‘相’,独使员从己语,不得为相从也。”《左传》这句话是伍尚对其弟伍员说的。孔颖达不知“相”有受动用法,他的解释反而不如东汉的服虔。
[87] 参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新版)中册第三十九节、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4年第2版)古汉语通论十三、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1年)古代汉语常识十一。
[88] 例如“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史记·平原君列传》),“秦之围邯郸”意为“秦围赵都邯郸的时候”,在句中作状语,跟“秦”和“围邯郸”的语法功能都不同。又如“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史记·魏公子列传》),“盗其兵符”在“公子之盗其兵符”中是名词性的,而在“公子盗其兵符”中则是动词性的。
[89] “为孺子牛而折其齿”,指齐景公衔绳装作牛,让自己的孩子牵着走,结果跌落了牙齿。
[90] 参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新版)中册第四十五节。
[91] 例如《礼记·檀弓上》:“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又《荀子·哀公》:“定公问于颜渊,曰:‘东野毕之善驭乎?’”又《韩非子·内储说上》:“由是观之,誉之足以杀人矣!”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主谓结构中加了“之”,似乎丧失了句子的独立性,但是照样独立成句。
[92]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第八章“组合式词语的利用”一节在谈到例句“夫天之爱人,甚矣”时说:“这句话,平平淡淡地说,是‘天甚爱人’。‘甚’是动词‘爱’的加语,加语照例在句子里不占重要位置。现在我们要着重这个字,只有把他改成谓语,把其余的部分由一个句子缩成一个组合词结,做句子的主语,就成了例句的形式。”在谈到例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时,又说:“有时,我们把谓语里的补词提出,用‘之’字和主语合成组合式词结,这也是强调谓语的主要部分的一种方法。”可见吕氏认为这一类句型的作用是强调变形以后的谓语,不过我们的意见则认为在强调变形以后的谓语的同时,变形以后的主语中心语,甚至宾语中心语也获得了一定的强调。
[93] 这一句的意思是“为什么安居不动?一定要有帮助。为什么长久不来?一定是有原因”。
[94] 这一句的意思是“谁是主持祭祀的人?是那漂亮的少女”。
[95] “何其”另有副词的用法,如《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不过这是比较后起的用法。
[96] 参王克仲《关于先秦“所”字词性的调查报告》,载《古汉语研究论文集》,北京出版社,1982年。
[97] 参刘景农《汉语文言语法》(中华书局,1994年)第五章第二节。
[98] 这一句的意思是“有益的三种快乐,有害的三种快乐”。
[99] 载《中国文化研究会刊》第二卷,1942年,又载《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
[100] 《马氏文通》卷四。
[101]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认为,《韩非子·五蠹》“人之情性莫先於父母,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句中的“见”并不是受动态,而应解释为“现”。
[102] 姚振武《古汉语“见V”结构再研究》,载《中国语文》1988年第2期。
[103] “以王子为子任”,意为“把王子托付给您”,这里第二个“子”指被托付者周绍。
[104] 这一句的意思是“在寅年寅月寅日我降生”。“摄提”,摄提格,寅年的别名。“贞”,正当。“陬”,正月,夏历正月为寅月。“庚寅”,庚寅日,
[105] 这一句的意思是“戴着高高的皮帽子,这是为什么啊”。郑笺:“期,辞也。”
[106] “不忍数年之不宴”,不能忍耐几年的不安宁。“谁居”,意思是“谁来承当祸患呢”。
[107] “正反问”也叫“反复问”、“正反选择问”。正反问也可以作为选择问当中的一种。
[108] 刘子瑜《汉语反复问句的历史发展》(载郭锡良主编《古汉语语法论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一文说:“古汉语中的反复问句式可以归结为两种形式:‘VPNeg(PRT)’和‘VPNegVP’(‘Neg’:否定词,‘PRT’:语气词)。从所能见到的历史文献看,唐以前,我们只在秦墓竹简中发现有‘VPNegVP’,其他文献中还不见其踪影。因此,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VPNeg(PRT)’是所见文献中唯一的反复问句式。”文章所举《睡虎地秦墓竹简》例句有:“任人为丞,丞已免,后为令,今初任者有罪,令当免不当?”从这里《史记》和下面《庄子》的例句看,刘说不确。
[109] “取之代”,拿石头代替。“与”,同“欤”。
[110] 这一句的意思是“所以有提问只问末节而舍去根本的吗”。
[111] “先王”,指从前的贤明君王。“荒”指不知疲倦地打猎;“亡”指毫无节制地喝酒。
[112] 这一句意思是“不要像商纣王那样昏乱酗酒啊”。“受”通“纣”。
[113] 见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1981年)“邪”字下。另《马氏文通》卷九云:“‘邪’字在四书、《左传》不多见,自《语》、《策》、诸子始用之。‘邪’系楚音,此战国时南学渐北之证。”则马建忠认为“邪”来自楚地方言。附带说明一下,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四“也邪通用例”云:“《论语》中以‘也’为‘邪’者甚多,‘子张问十世可知也?’‘井有人焉,其从之也?’‘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诸‘也’字必读为‘邪’,方得当日语气。以本字读之,则神味为之索然矣。”根据《论语》疑问语气词用“与”不用“邪”的规律,这里应该说“也与通用”、“也”读为“与”才对。上古音“也”和“与(欤)”同是喻四声母鱼部字。
[114] 例如今本《论语·为政》:“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定州汉墓竹简《论语》作:“子张(问):‘十世可智与?’”今本《论语·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皇侃本作:“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者焉。’其从之与?”今本《论语·阳货》:“赐也亦有恶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作:“赐也□□恶也?”(注□同纸书原文)
[115] 王力《汉语语法史》第二十三章说:“有的语法家以为‘也’字也表示疑问,那是误解。‘也’字一般要在句中已有疑问词时,才能表示疑问。在这种情况下,‘也’字表示疑问的语调。……偶然也有一些‘也’字前面没有疑问词而仍能表示疑问句,那也只是凭语调而不是凭词汇意义表示疑问。”这一段话有漏洞。语气和语调是紧密相连的,语气词当然也表示语调,说“也”字在疑问句里不表示疑问语气,只是表示疑问语调,这是没有道理的。
[116] 何容《中国文法论》(独立出版社,1942年,商务印书馆,1985年新版)的意见可作参考,其书第八部分说:“至于有助词的语句,那竟由助词把语气表示出来的,固然不成问题的是去掉助词便无语气;那仅是用助词来帮助表示语气的,当然还有个被这个助词帮助而表示语气的东西;那么我们研究这个助词的作用的时候,也就难免把这个被帮助的东西所生的作用,一并当作那个帮助它的助词所能生的作用。这是我们研究助词的作用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假设这个被帮助的东西,没有助词帮助也能单独表示语气,而所表示的语气又和有助词帮助它的时候是一致的,那么这个帮助它的助词就仅是加强它的作用;把它所生的作用,一并当作这个助词所能生的作用,倒还没有什么大关系;假如这个被帮助的东西没有助词帮助便不能表示语气,或是能表示而和有助词帮助的时候所表示的不一致,那就更不可以把它所生的作用一并当作这个助词所能生的作用了;因为要是这样,就不免把这个助词所没有的作用也当成它的作用,把一个作用很单纯的助词当成作用很复杂的,而永远弄不清楚。”何容所说的“助词”就是语气词。
[117] 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第三章说:“‘哉’字和‘乎’字的最大分别是:‘乎’字不靠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的帮助,它本身可以表示疑问;‘哉’字永远不能表示纯粹的疑问,而且要靠疑问代词或反诘副词的帮助,才能表示反诘。”可见,“哉”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疑问语气词。不过,王力还是把“哉”列入了疑问语气词之中。关于这几个语气词,还可参见郭锡良《先秦语气词新探》(载《古汉语研究》1988年创刊号、1989年第1期,又载《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
[118] 这一句的意思是“天生万物,只有一个根源(都只有一双父母),夷子却认为有两个根源(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孟子认为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是有差别的,夷子则以为一样的。
[119] “更”,指君子改正错误。
[120]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意思是“如果不符合义,如果不符合道”;“禄之以天下”,意思是“把天下的财富都作为俸禄给他”;“一介不以与人”,意思是“一点儿也不给人家”。
[121] 关于句末语气词连用时的语气覆盖范围,参4.6。
[122] 这是指1962年版的王力《古代汉语》,此书1981年版“古汉语通论(十)”则认为“为”是动词,文章说:“这种句子,实际上是动词‘为’的疑问代词宾语‘何’放在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前面了,意思是‘用……做什么’。”不过,在此书文选的注释中则仍认为“为”是语气词,如《论语·颜渊》“何以文为”,注:“为,句末语气词,经常与‘何以’相应。”《论语·季氏》“何以伐为”,注:“为,语气词。”《庄子·北冥有鱼》“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注:“奚以,哪里用得着。……为,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
[123] 《马氏文通》卷三:“凡以表决断口气,概以‘是’、‘非’、‘为’、‘即’、‘乃’诸字,参于起、表两词之间,故诸字名断辞。……《孟·离上》:‘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四句各为问答,皆有起、表两词,且各参以‘为’字,所以断之也。……《汉·贡禹传》:‘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犹云‘以孝弟为何’、‘以礼义为何’也,‘何’字先置,询问代字也。”又卷七:“《孟子·万章上》云:‘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又《滕文公下》云:‘恶用是鶃鶃者为哉?’与《庄子·逍遥游》云:‘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楚辞·渔父篇》云:‘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以及《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云:‘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又《昭公十三年》云:‘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诸句内‘何’、‘为’两字,或首尾拆置,或间以‘之’字。然‘为’字有解作语助不为义者,有解作‘有’字者,至解作断词,则见询问代字节。今皆解作介字,亦通。”
[124] 参《中国语文》1979年第6期朱运申《关于疑问句尾的“为”》,1980年第5期廖振佑《也谈疑问句尾“为”》,洪成玉、廖祖桂《句末的“为”应该是语气词》,王克仲《略说疑问句尾“为”字的词性》。
[125] 这一句的意思是“我的头发这样短,已经衰老了,我哪里能为害呢”。
[126] “让之以一矢”,意为“用一枝箭来款待人家”。“为”通“有”。
[127] 这一句的意思是“礼啊礼啊,难道仅仅是说玉帛吗?乐啊乐啊,难道仅仅是指钟鼓吗”。
[128] 马建忠“传疑助字”这个名称起得不好,容易使人误解为只包括疑问语气词。如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第三章第五十节说:“《马氏文通》所谓传信助字就是陈述语气;所谓传疑助字就是疑问语气。”又如《古汉语知识详解辞典》(中华书局,1996年)“传疑助字”条说:“即‘疑问助词’。与‘传信助字’对言。”“传信助字”条说:“语气助词的一种。与‘传疑助字’对言。帮助判断、陈述等语气的助词。……凡非表疑问语气者,皆包括在内。”事实上,《马氏文通》卷九云:“传疑助字六:‘乎’、‘哉’、‘耶’、‘与’、‘夫’、‘诸’是也。其为用有三:一则有疑而用以设问者;一则无疑而用以拟议者;一则不疑而用以咏叹者。三者用义虽有不同,要以‘传疑’二字称焉。”所谓“不疑而用以咏叹者”应该是指感叹语气词。
[129] 《马氏文通》卷九。
[130] “附于身者”,给死者所穿的衣被等。“勿之有悔”,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131] “无为吾望尔也乎”,意思是“你不认为我在盼望你吧”。
[132] “道”,指孔子的主张。“命也”,意思是“听从命运吧”。
[133] “约之以礼”,用礼来约束自己。“弗畔”,不离经叛道。“畔”,通“叛”。
[134] 这一句的意思是“假使我真的有用,能够长得这么高大吗”。
[135] “我王者也乎哉”,意思是“我们晋国难道是王者吗”。
[136] “鄙夫”,指粗野的人。“可与”,“与”后省略“之”,指鄙夫。
[137] 杨永龙《先秦汉语语气词同现的结构层次》(载《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4期)认为在先秦汉语中语气词连用的次序大致是:焉>而已>耳>也>矣>乎/邪/与>哉/夫(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反问/感叹语气词)。这和我们的观点基本相同。
[138] 这一句是在句末提供选择的范围。“谁贵”,贵谁,看重谁。
[139] “师锡帝曰”,众人对尧帝说。“鳏”,鳏夫,这里指虞舜。
(1)表示惊奇、欢乐、赞叹。例如:
咨 !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尚书·尧典》)
佥曰:“於 !鲧哉!”(《尚书·尧典》)
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 !圣人!请祝圣人。”(《庄子·天地》)
哑 !是非君人者之言也。(《韩非子·难一》)
吁 !君何见之晚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武帝大笑曰:“於呼 !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史记·滑稽列传》)
麟凤在郊薮,河洛出图书。呜虖 !何施而臻此与!(《汉书·武帝纪》)
於戏 !小子闳,受兹青社!(《史记·三王世家》)
(2)表示悲伤、厌恶、愤恨。例如:
嘻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赵策》)
噫 !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唉 !竖子不足与谋。(《史记·项羽本纪》)
呼 !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左传·文公元年》)
“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 !是何言也?”(《孟子·公孙丑上》)
已 !我安逃此而安?(《庄子·庚桑楚》)
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庄子·大宗师》)
嗟呼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叱嗟 !而母,婢也。(《战国策·赵策》)
咄 !老女子,何不疾行!(《史记·滑稽列传》)
呜呼 !无坠天之降宝命。(《尚书·金縢》)
於乎 哀哉!不得成也。(《荀子·乐论》)
嗟兹乎 !圣人之言长乎哉!(《管子·小称》)
(3)表示呼唤和应答。例如: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 !来食!”(《礼记·檀弓下》)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 。予闻,如何?”(《尚书·尧典》)[139]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论语·里仁》)
太后曰:“诺 ,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
第一例是呼唤,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喂”,其他几例是应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好的”。
注解
[1] 在某些情况下,介词宾语会处于介词的前面。例如《论语·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恶”在“乎”的前面,这是疑问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又如《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言”在“以”的前面,这是“以”的宾语经常提前。
[2] 这一句的意思是“树上的梅子正在掉落,只剩下十分之七。追求我的小伙子,要趁着好日子(早点提亲)”。
[3] “三易衰,衰衽如故衰”,意思是“三次更换丧服,结果丧服的衣襟好像旧的一样”,指季武子所立新国君不懂事,如儿童一般衣服易脏。
[4] “望洋向若”,脸朝上,向着海神若。“望洋”,仰视貌。“若”,海神名。
[5] 关于“以”的工具语用法和处置式用法,参1.7。
[6] 这里四个“与”都是“为,替”的意思。
[7] “可以乐成”,等于说“可与之乐成”。
[8] 这一句的意思是“古时候我的先王成汤,他的功劳应是大大超过前人”。
[9] 在先秦两汉典籍中,“于”的动词用法很少(《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的“于”是动词词头),但是在甲骨文、金文中却很多。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释于》云:“《书契前编》卷肆云:‘贞卿事于尞北宗,不遘大雨?’按古音事与士同,卿事即卿士也。于当训往,于尞北宗,谓往尞祭于北宗也。他辞云:‘辛丑卜,行贞,王步,自则于雇,亡灾?’(《殷契类纂》)自则于雇者,自则往雇也。《甲编》贰壹捌片云:‘□未卜,令雀先于□。’先于□者,先往□也。”“于尞”之“于”还有动词词头的嫌疑,但“于雇、于□”之“于”肯定是动词(注□同纸书原文)。“於”字后出,“於”的动词用法更少,《韩非子·存韩》“边鄙残,国固守,鼓铎之声於耳,而乃用臣斯之计,晚矣”中的“於”,杨树达《词诠》认为是动词。
[10] 参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二十章、柳士镇《魏晋南北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十八章、吴福祥《再论处置式的来源》(载《语言研究》总第52期,2003年)。
[11] 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要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十七章认为:“将”虚化为介出支配对象的介词,“表示‘用’、‘以’义,即表示行为的凭借,借此引出工具语。这种用法在汉时已产生,南北朝时期已习用,唐以后承用下来”。孙先生的意见跟我们的看法接近。他的证据是《古诗源·上山采蘼芜》“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乐府诗集·车遥遥》“愿将微影随君身”等。
[12] 载《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又载《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
[13] 参喻遂生《甲骨文“在”字介词用法例证》,载《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002年。
[14] “自酒腥闻在上”,意思是“使酒肉的腥味让上帝闻到了”。“闻在上”等于说“闻于上”。
[15] “文武”,文王和武王。“克慎明德”,意思是“能够谨慎于政事和德教”。“昭”指美德,“闻”指声望。
[16] “在礼”,意思是“于礼”、“按照礼制”。
[17] “以表尸之”,意思是“根据前一天所做的标识,收取两个儿子的尸体”。
[18] “越在我”,等于说“越之于我”。《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标点为“越在,我心腹之疾也”,误。
[19] “郑在天子”,等于说“郑之于周天子”。
[20] “向”也应该有介词的用法,此处不赘。
[21] On the Authenticity and Nature of the Tso-Chuan,1926,中译文载《北大国学门月刊》第六、七、八号,1927年。
[22]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于於”条云:“‘于’、‘於’两字义同而音稍异,《尚书》、《毛诗》例用‘于’字,唯《金縢》‘为坛於南方北面’、‘乃流言於国’、‘公将不利於孺子’,《酒诰》‘人无於水监,当於民监’,《邶风》‘俟我於城隅’,《齐风》‘俟我於著乎而’、‘俟我於堂乎而’、‘俟我於庭乎而’,《秦风》‘於我乎夏屋渠渠’、‘於我乎每食四簋’,《曹风》‘於女归处’、‘於女归息’、‘於女归说’,《豳风》‘於女信处’、‘於女信宿’,《大雅》‘於万斯年’仍用‘於’。《大雅》‘不实于亶’,宋本间有作‘於’者,误也。《论语》例用‘於’字,唯引《诗》、《书》作‘于’,而‘乘桴浮于海’、‘饿于首阳之下’仍用‘于’。”
[23] 参闻宥《“于”“於”新论》,载《中国语言学报》第二期,商务印书馆,1985年。
[24] 在先秦两汉典籍中,“于”的动词用法很少(《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的“于”是动词词头),但是在甲骨文、金文中却很多。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释于》云:“《书契前编》卷肆云:‘贞卿事于尞北宗,不遘大雨?’按古音事与士同,卿事即卿士也。于当训往,于尞北宗,谓往尞祭于北宗也。他辞云:‘辛丑卜,行贞,王步,自则于雇,亡灾?’(《殷契类纂》)自则于雇者,自则往雇也。《甲编》贰壹捌片云:‘□未卜,令雀先于□。’先于□者,先往□也。”“于尞”之“于”还有动词词头的嫌疑,但“于雇、于□”之“于”肯定是动词(注□同纸书原文)。“於”字后出,“於”的动词用法更少,《韩非子·存韩》“边鄙残,国固守,鼓铎之声於耳,而乃用臣斯之计,晚矣”中的“於”,杨树达《词诠》认为是动词。
[25] 参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1992年)第九章第六节。
[26] 参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商务印书馆,1930年,1984年新版)第七章、《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1972年新版)“缘”字下。
[27] 《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43—1944年,1985年新版)第二章第十二节。
[28] 《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二十章。
[29] 日本江南书院,1958年。蒋绍愚、徐昌华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30] 太田辰夫把处置式分为六种,与上古汉语有关的是前两种。第一种是“有两个宾语(直接,间接)的”,以下三个例句属于这一种。第二种是“表示认为、充当的”,例如《孟子·滕文公上》:“尧以不得舜为己忧。”又:“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景帝立,以唐为楚相。”这里第二种不符合上面我们给出的处置式定义,故未列出。
[31] “以许让公”,把许国让给鲁隐公。
[32] 载《中国语文》1983年第3期。
[33] 关于汉语处置式的来源,学术界有不同意见,可参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十一章。
[34] 唐颜师古注:“言引淤浊之水灌咸卤之田,更令肥美,故一亩之收至六斛四斗。”
[35] “用纻絮斫陈漆其间”,唐颜师古注:“纻絮者,可以纻衣之絮也。斫而陈其间,又从而漆之也。”
[36] “作其鳞之而”,意思是“雕刻龙的鳞片和须毛”。“之”,用同“与”。
[37] 这一句的意思是“晋国既想把郑国作为它东部的边界,又想扩展它西部的边界”。
[38] “臧”,奴仆。“穀”,小孩。“隆”,指国君。“亲”,指父母。
[39] 这一句的意思是“士在国君面前谈到大夫,如果大夫已死就称他的谥号或表字”。
[40] “不概于王心”,不符合大王的心意。“亡”,音wú。
[41] “秦”,秦国。“怀”,地名。“忘”,音wú。
[42] “而”,你。“辟人”,躲避坏人。
[43] “党”,同“傥”,倘若。
[44] “弟”和“令”是两个假设连词连用。
[45] “当”,同“傥”,倘若。“当”和“使”是两个假设连词连用。
[46] “以吾从大夫之后”,意为“因为我忝列为大夫”。
[47] 这一句的意思是“孔子在中都时规定,棺厚四寸,椁厚五寸,因此知道他不想让人死后迅速腐烂”。
[48] “往者数易君”,意为“以前多次变换国君”。
[49] “若”,意为“或者”。
[50] “有”,意为“又”,读作yòu。
[51] “与”似乎有连接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结构的用法,如《孙子兵法·谋攻》:“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史记·李斯列传》:“且夫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而道哉?”但是不难看出,作为“知”的宾语,“可以战与不可以战”已经名物化;“怀与安”作为一个判断句的主题,也有名物化的意味。馀可类推。
[52] 载《中国语文》1981年第5期。
[53] 载郭锡良主编《古汉语语法论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
[5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5] 王力《汉语史稿》第三章第三十九节、《汉语语法史》第十章也有相同的看法。
[56] 这句话的意思是“礼义应该由贤者表现出来,可是孟子办母亲的丧事超过了办父亲的丧事”。
[57] 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十八云:“《史记》用‘而’字多不安,今略举甚者。《齐世家》云:‘郤克使于齐,齐使夫人帷中而观之。’《晋世家》云:‘襄公之六年,而赵衰卒。’‘景公时,而赵盾卒。’‘平公十二年,而赵武为正卿。’《荀卿传》云:‘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鲁仲连传》云:‘赵孝成王时,而秦王使白起破长平之军。’《伍子胥传》云:‘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又云:‘吴与越平,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多上一‘而’字。……”王氏所举例子中,多有“而”的主从连词用法,《史记》并不误。
[58] 这一句的意思是“商汤王遭到旱灾是因为自己有过错吗?(如果是,)那么就是圣人商汤王居然也不跟天地同德。现在(是说)不是因为过错而导致旱灾吗?(不是因为过错,)那么即使自责、祷告、谢罪也是无益的”。
[59] 马建忠的状字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副词,我们认为表示确认的“然”(这样,如此)应该是指示代词。
[60] “识”,知道。“病”,指伤重。
[61] “以为雄”,认为是雄鸡(喻指勇士)。“不雄”,不认为是雄鸡(勇士)。“先二子鸣”,意为“先于殖绰、郭最二人鸣叫”,指先于二人作战。
[62] “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意思是“亥唐叫他进去就进去,叫他坐就坐,叫他吃饭就吃饭”。
[63] “嫁过毕矣”,意思是“已经超过嫁人了”。“富过毕也”,意思是“已经超过富裕了”。
[64] “跖”,盗跖;“曾”,曾参;“史”,史鳅。“有间”,有区别。
[65] “然奚求焉?而大备矣”,意思是“但是他追求了什么呢?却已经巨大而完备了”。
[66] “县乐奢泰游抏之修,于天下不见谓修”,意思是“只修治器乐游玩之物,不修治天下之事”。
[67] “婴”,通“撄”,触犯。
[68] 参朱诚《试论转折连词“然”的形成》,载《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3期。
[69] 杨树达《词诠》“然”字转接连词用法下,所举12个例句全都见于《史记》。看来杨树达在这个问题上是同意马建忠的意见的。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十章也说:“直到汉代以后,‘然’字才单独用作转捩连词。”王力而且在脚注中否定了《孟子·万章下》“然终于此而已矣”一例,说:“《马氏文通》举此为例,似乎‘然’字单独用作转捩连词,来源颇早。但这是孤证,不足凭信。”这样,王力就比马建忠走得更远了。
[70] “自封”,自厚。“上下”,君上和下民。“判”,分离。“又生男”,指骊姬生男子,可能会争夺太子之位。
[71] “忧一主”意思是“使赵襄子发愁”,“一主”指赵襄子。
[72] 《马氏文通》全书没有一处提到作为一个词的转捩连词(转折连词)“然而”,他所举的“然而”的例,全都认为应该拆读。
[73] “张”指子张。
[74] “吴”指朝吴,蔡国大夫。“速飞”意谓迅速强大。
[75] “吾不能行也咫,闻则多矣”,意思是“我不能亲身实行啊,见闻倒增长了”。“咫”,句末语气词。“能者”,有能力的人。
[76] “许”,答应和解。“不可徒许”,不可以白白地答应。
[77] 参刘利《上古汉语的双音节连词“然而”》,载《中国语文》2005年第2期。
[78] 参杨伯峻《论“所以”的上古用法》(载《中国语文》1957年第3期)、《答〈再说“所以”的上古用法〉和其它》(载《中国语文》1957年第6期),刘冠群《说“所以”》(载《中国语文》1957年第1期)、《再说“所以”的上古用法》(载《中国语文》1957年第6期)、《论先秦“所以”为连词的因果叙述句》(载《中国语文》1980第6期)。
[79] 参王力《汉语史稿》第三章第三十九节。
[80] 《中国语法理论》(上册)第三章第二十四节。
[81] “宋卫实难”,意思是“(我们陈国)惧怕宋国和卫国”。
[82] “唯蔡於感”,意思是“只憎恨蔡国”。“感”通“憾”。
[83] “念十金法重”,意为“顾念到贪赃十金犯法严重”。“相 暴章”,意为“揭发你”。
[84] “故倦游”,意为“本来就厌倦于游说做官”。“令客”,意为“县令的客人”。
[85] “府臧”,同“府藏”。
[86] 《左传·昭公二十年》:“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相从为愈。”唐孔颖达疏:“‘勉’谓努力。尔其勉之,今勉力报仇,比于相从俱死为愈也。病差谓之愈,言其胜共死也。服虔云‘相从愈于共死’,则服意‘相从’使员从其言也。语法,两人交互乃得称‘相’,独使员从己语,不得为相从也。”《左传》这句话是伍尚对其弟伍员说的。孔颖达不知“相”有受动用法,他的解释反而不如东汉的服虔。
[87] 参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新版)中册第三十九节、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4年第2版)古汉语通论十三、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1年)古代汉语常识十一。
[88] 例如“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史记·平原君列传》),“秦之围邯郸”意为“秦围赵都邯郸的时候”,在句中作状语,跟“秦”和“围邯郸”的语法功能都不同。又如“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史记·魏公子列传》),“盗其兵符”在“公子之盗其兵符”中是名词性的,而在“公子盗其兵符”中则是动词性的。
[89] “为孺子牛而折其齿”,指齐景公衔绳装作牛,让自己的孩子牵着走,结果跌落了牙齿。
[90] 参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新版)中册第四十五节。
[91] 例如《礼记·檀弓上》:“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又《荀子·哀公》:“定公问于颜渊,曰:‘东野毕之善驭乎?’”又《韩非子·内储说上》:“由是观之,誉之足以杀人矣!”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主谓结构中加了“之”,似乎丧失了句子的独立性,但是照样独立成句。
[92]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第八章“组合式词语的利用”一节在谈到例句“夫天之爱人,甚矣”时说:“这句话,平平淡淡地说,是‘天甚爱人’。‘甚’是动词‘爱’的加语,加语照例在句子里不占重要位置。现在我们要着重这个字,只有把他改成谓语,把其余的部分由一个句子缩成一个组合词结,做句子的主语,就成了例句的形式。”在谈到例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时,又说:“有时,我们把谓语里的补词提出,用‘之’字和主语合成组合式词结,这也是强调谓语的主要部分的一种方法。”可见吕氏认为这一类句型的作用是强调变形以后的谓语,不过我们的意见则认为在强调变形以后的谓语的同时,变形以后的主语中心语,甚至宾语中心语也获得了一定的强调。
[93] 这一句的意思是“为什么安居不动?一定要有帮助。为什么长久不来?一定是有原因”。
[94] 这一句的意思是“谁是主持祭祀的人?是那漂亮的少女”。
[95] “何其”另有副词的用法,如《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不过这是比较后起的用法。
[96] 参王克仲《关于先秦“所”字词性的调查报告》,载《古汉语研究论文集》,北京出版社,1982年。
[97] 参刘景农《汉语文言语法》(中华书局,1994年)第五章第二节。
[98] 这一句的意思是“有益的三种快乐,有害的三种快乐”。
[99] 载《中国文化研究会刊》第二卷,1942年,又载《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
[100] 《马氏文通》卷四。
[101]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认为,《韩非子·五蠹》“人之情性莫先於父母,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句中的“见”并不是受动态,而应解释为“现”。
[102] 姚振武《古汉语“见V”结构再研究》,载《中国语文》1988年第2期。
[103] “以王子为子任”,意为“把王子托付给您”,这里第二个“子”指被托付者周绍。
[104] 这一句的意思是“在寅年寅月寅日我降生”。“摄提”,摄提格,寅年的别名。“贞”,正当。“陬”,正月,夏历正月为寅月。“庚寅”,庚寅日,
[105] 这一句的意思是“戴着高高的皮帽子,这是为什么啊”。郑笺:“期,辞也。”
[106] “不忍数年之不宴”,不能忍耐几年的不安宁。“谁居”,意思是“谁来承当祸患呢”。
[107] “正反问”也叫“反复问”、“正反选择问”。正反问也可以作为选择问当中的一种。
[108] 刘子瑜《汉语反复问句的历史发展》(载郭锡良主编《古汉语语法论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一文说:“古汉语中的反复问句式可以归结为两种形式:‘VPNeg(PRT)’和‘VPNegVP’(‘Neg’:否定词,‘PRT’:语气词)。从所能见到的历史文献看,唐以前,我们只在秦墓竹简中发现有‘VPNegVP’,其他文献中还不见其踪影。因此,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VPNeg(PRT)’是所见文献中唯一的反复问句式。”文章所举《睡虎地秦墓竹简》例句有:“任人为丞,丞已免,后为令,今初任者有罪,令当免不当?”从这里《史记》和下面《庄子》的例句看,刘说不确。
[109] “取之代”,拿石头代替。“与”,同“欤”。
[110] 这一句的意思是“所以有提问只问末节而舍去根本的吗”。
[111] “先王”,指从前的贤明君王。“荒”指不知疲倦地打猎;“亡”指毫无节制地喝酒。
[112] 这一句意思是“不要像商纣王那样昏乱酗酒啊”。“受”通“纣”。
[113] 见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1981年)“邪”字下。另《马氏文通》卷九云:“‘邪’字在四书、《左传》不多见,自《语》、《策》、诸子始用之。‘邪’系楚音,此战国时南学渐北之证。”则马建忠认为“邪”来自楚地方言。附带说明一下,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四“也邪通用例”云:“《论语》中以‘也’为‘邪’者甚多,‘子张问十世可知也?’‘井有人焉,其从之也?’‘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诸‘也’字必读为‘邪’,方得当日语气。以本字读之,则神味为之索然矣。”根据《论语》疑问语气词用“与”不用“邪”的规律,这里应该说“也与通用”、“也”读为“与”才对。上古音“也”和“与(欤)”同是喻四声母鱼部字。
[114] 例如今本《论语·为政》:“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定州汉墓竹简《论语》作:“子张(问):‘十世可智与?’”今本《论语·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皇侃本作:“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者焉。’其从之与?”今本《论语·阳货》:“赐也亦有恶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作:“赐也□□恶也?”(注□同纸书原文)
[115] 王力《汉语语法史》第二十三章说:“有的语法家以为‘也’字也表示疑问,那是误解。‘也’字一般要在句中已有疑问词时,才能表示疑问。在这种情况下,‘也’字表示疑问的语调。……偶然也有一些‘也’字前面没有疑问词而仍能表示疑问句,那也只是凭语调而不是凭词汇意义表示疑问。”这一段话有漏洞。语气和语调是紧密相连的,语气词当然也表示语调,说“也”字在疑问句里不表示疑问语气,只是表示疑问语调,这是没有道理的。
[116] 何容《中国文法论》(独立出版社,1942年,商务印书馆,1985年新版)的意见可作参考,其书第八部分说:“至于有助词的语句,那竟由助词把语气表示出来的,固然不成问题的是去掉助词便无语气;那仅是用助词来帮助表示语气的,当然还有个被这个助词帮助而表示语气的东西;那么我们研究这个助词的作用的时候,也就难免把这个被帮助的东西所生的作用,一并当作那个帮助它的助词所能生的作用。这是我们研究助词的作用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假设这个被帮助的东西,没有助词帮助也能单独表示语气,而所表示的语气又和有助词帮助它的时候是一致的,那么这个帮助它的助词就仅是加强它的作用;把它所生的作用,一并当作这个助词所能生的作用,倒还没有什么大关系;假如这个被帮助的东西没有助词帮助便不能表示语气,或是能表示而和有助词帮助的时候所表示的不一致,那就更不可以把它所生的作用一并当作这个助词所能生的作用了;因为要是这样,就不免把这个助词所没有的作用也当成它的作用,把一个作用很单纯的助词当成作用很复杂的,而永远弄不清楚。”何容所说的“助词”就是语气词。
[117] 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第三章说:“‘哉’字和‘乎’字的最大分别是:‘乎’字不靠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的帮助,它本身可以表示疑问;‘哉’字永远不能表示纯粹的疑问,而且要靠疑问代词或反诘副词的帮助,才能表示反诘。”可见,“哉”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疑问语气词。不过,王力还是把“哉”列入了疑问语气词之中。关于这几个语气词,还可参见郭锡良《先秦语气词新探》(载《古汉语研究》1988年创刊号、1989年第1期,又载《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
[118] 这一句的意思是“天生万物,只有一个根源(都只有一双父母),夷子却认为有两个根源(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孟子认为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是有差别的,夷子则以为一样的。
[119] “更”,指君子改正错误。
[120]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意思是“如果不符合义,如果不符合道”;“禄之以天下”,意思是“把天下的财富都作为俸禄给他”;“一介不以与人”,意思是“一点儿也不给人家”。
[121] 关于句末语气词连用时的语气覆盖范围,参4.6。
[122] 这是指1962年版的王力《古代汉语》,此书1981年版“古汉语通论(十)”则认为“为”是动词,文章说:“这种句子,实际上是动词‘为’的疑问代词宾语‘何’放在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前面了,意思是‘用……做什么’。”不过,在此书文选的注释中则仍认为“为”是语气词,如《论语·颜渊》“何以文为”,注:“为,句末语气词,经常与‘何以’相应。”《论语·季氏》“何以伐为”,注:“为,语气词。”《庄子·北冥有鱼》“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注:“奚以,哪里用得着。……为,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
[123] 《马氏文通》卷三:“凡以表决断口气,概以‘是’、‘非’、‘为’、‘即’、‘乃’诸字,参于起、表两词之间,故诸字名断辞。……《孟·离上》:‘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四句各为问答,皆有起、表两词,且各参以‘为’字,所以断之也。……《汉·贡禹传》:‘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犹云‘以孝弟为何’、‘以礼义为何’也,‘何’字先置,询问代字也。”又卷七:“《孟子·万章上》云:‘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又《滕文公下》云:‘恶用是鶃鶃者为哉?’与《庄子·逍遥游》云:‘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楚辞·渔父篇》云:‘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以及《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云:‘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又《昭公十三年》云:‘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诸句内‘何’、‘为’两字,或首尾拆置,或间以‘之’字。然‘为’字有解作语助不为义者,有解作‘有’字者,至解作断词,则见询问代字节。今皆解作介字,亦通。”
[124] 参《中国语文》1979年第6期朱运申《关于疑问句尾的“为”》,1980年第5期廖振佑《也谈疑问句尾“为”》,洪成玉、廖祖桂《句末的“为”应该是语气词》,王克仲《略说疑问句尾“为”字的词性》。
[125] 这一句的意思是“我的头发这样短,已经衰老了,我哪里能为害呢”。
[126] “让之以一矢”,意为“用一枝箭来款待人家”。“为”通“有”。
[127] 这一句的意思是“礼啊礼啊,难道仅仅是说玉帛吗?乐啊乐啊,难道仅仅是指钟鼓吗”。
[128] 马建忠“传疑助字”这个名称起得不好,容易使人误解为只包括疑问语气词。如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第三章第五十节说:“《马氏文通》所谓传信助字就是陈述语气;所谓传疑助字就是疑问语气。”又如《古汉语知识详解辞典》(中华书局,1996年)“传疑助字”条说:“即‘疑问助词’。与‘传信助字’对言。”“传信助字”条说:“语气助词的一种。与‘传疑助字’对言。帮助判断、陈述等语气的助词。……凡非表疑问语气者,皆包括在内。”事实上,《马氏文通》卷九云:“传疑助字六:‘乎’、‘哉’、‘耶’、‘与’、‘夫’、‘诸’是也。其为用有三:一则有疑而用以设问者;一则无疑而用以拟议者;一则不疑而用以咏叹者。三者用义虽有不同,要以‘传疑’二字称焉。”所谓“不疑而用以咏叹者”应该是指感叹语气词。
[129] 《马氏文通》卷九。
[130] “附于身者”,给死者所穿的衣被等。“勿之有悔”,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131] “无为吾望尔也乎”,意思是“你不认为我在盼望你吧”。
[132] “道”,指孔子的主张。“命也”,意思是“听从命运吧”。
[133] “约之以礼”,用礼来约束自己。“弗畔”,不离经叛道。“畔”,通“叛”。
[134] 这一句的意思是“假使我真的有用,能够长得这么高大吗”。
[135] “我王者也乎哉”,意思是“我们晋国难道是王者吗”。
[136] “鄙夫”,指粗野的人。“可与”,“与”后省略“之”,指鄙夫。
[137] 杨永龙《先秦汉语语气词同现的结构层次》(载《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4期)认为在先秦汉语中语气词连用的次序大致是:焉>而已>耳>也>矣>乎/邪/与>哉/夫(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反问/感叹语气词)。这和我们的观点基本相同。
[138] 这一句是在句末提供选择的范围。“谁贵”,贵谁,看重谁。
[139] “师锡帝曰”,众人对尧帝说。“鳏”,鳏夫,这里指虞舜。
So 这是广告
热门标签
相关内容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