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战争与回忆》第九十九章(2)

战争与回忆 |
13
| |

“邋里邋遢。”这句美国土语,听来是这么自然,拜伦感到稍许放心点儿了。他去找到了主任医师,那是一个样子拘谨、留着象贝当那样白胡子的法国老人。 “啊,她算恢复得快的了,先生,那情景是您再也想象不到的。解放后,我在那些营里工作了一个月。瞧破坏到那个程度啊!是但丁笔下的地狱啊!她就会复原 的。”

“她给我的信里,讲到了腿上和背上的创疤。”

医生脸上的肉抽搐了一下。“难看吗?可是,咳;先生她是一个漂亮的女人,再说,她还活着。至于那些创疤,哎呀,有整形外科手术,还有其他办法。现在更重要的是怎样治疗精神上的创伤,怎样恢复她的体重,再有,要她精神上保持稳定。”

经 过两个星期,又是仔细查看日内瓦的卡片,又是访问那些难民营,其间只去看了娜塔丽一次,拜伦终于灰了心。要查的地方多得叫他没法应付。在他那本索引手册 里,他把探访的线索编列成为三类:有可能性有极小可能性值得一试单是“有可能性”的线索就有七十多条;四岁大的孩子分散在欧洲各地,这些孩子无论从哪一点 来看,从头发和眼睛的颜色起,直至听得懂的语言,都有可能是他的儿子。他已经查阅了为大约一万多名无家可归的儿童编列的材料。没一张卡片上有路易斯。亨利 或者“亨利。刘易斯”——他在一个失眠之夜,不知怎的忽然想到了这样一个名字,于是又一次跑去查了所有的卡片索引中心。如果根据这些线索去找,那也许需要 几个月。甚至需要许多年!而他的假期又是有限的。拉宾诺维茨再没料到,拜伦会跑到卡皮兴路那家气味难闻的饭馆楼上找到了那间破旧的办公室。

“我要到布拉格去一趟,”拜伦说。“这件事也许没多大希望,但是我要试一试。”

“嗯,好吧,可是你会碰到许多障碍的。俄国人很倔,对这些事又不关心,可那儿完全是由他们控制着的。”

“我父亲在波茨坦。他是杜鲁门总统的海军副官。”

拉宾诺维茨随着转椅的吱溜一声响挺直了身体。“你以前没提过这件事嘛”

“我认为这跟我的事没关系。他从前被派到苏联当差,一口俄国话说得还可以。”

“啊,那就可以帮助你在布拉格打交道了。要是那儿的军事管制司令官接到了波茨坦方面给你打的招呼,情形就两样了。至少你可以知道他究竟在不在那儿。”

“只要是还活着,他怎么可能在其他地方呢?”

“我去找他的时候,拜伦,他就不在那儿,也许,天知道,我会把他给漏了。去吧,但是先去跟你父亲谈一谈。”

拉 宾诺维茨在里面工作的那个组织不顾英国移民法的限制,就把犹太人送往巴勒斯坦。纳粹的恐怖行为刚暴露的时候,这些法律曾一度放松,但后来又管得紧了。拉宾 诺维茨忙得没一点儿空闲。娜塔丽。亨利并不是他主要的关心对象。他只觉得她可怜,同时又怀着那么点儿无可奈何的旧情;然而,和大多数欧洲犹太人相比,她现 在已经脱离险境,是一个在调养中受到百般照顾的美国妇女。拜伦一来到,拉宾诺维茨就把她从心上摆脱,不再去看她了。过了一两个星期,一天夜里两点钟,他巴 黎那套房间里的电话铃响起来,惊醒了和他同住的三个人,只听见接线生说:“请接伦敦打来的电话,”他瞌睡朦胧中一时想到了许多正在和伦敦打交道的事,而其 中多数都是违法的和带有危险性的。他没想到是亨利家的事。

“喂,我是拜伦。”

“谁?”

“拜伦。亨利。”战后伦敦的电话线路不大好。声音忽高忽低。“……他,”

“什么?你说什么,拜伦?”

“我说,我找到他了。”

“什么?你是说,你儿子?”

“他这会儿就坐在我旅馆房间里。”

“真哪!原来他在英国?”

“我后天就把他带到巴黎来。还有许多例行手续,再有——”

“拜伦,他身体怎样?”

“不太好,但是我总算找到他了。喂,请你告诉娜塔丽好吗?对找到他的事,让她思想上有个准备。这样,等到看见他的时候,就不至于太激动。或者使孩子太激动。我不愿意刺激孩子。这件事拜托你好吗?”

“我太高兴了!喂,经过情形是怎样的?我应当怎样对她说?”

“这 个吗,经过情形很复杂。战事刚结束,皇家空军就把一批捷克飞行员送回布拉格。一个英国救济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他们用空机带回一些无家可归的儿童。我上星期 在布拉格获悉这件事。这完全是凭运气。阿夫兰,那儿的档案乱得叫你没法相信。我是在一家酒馆里听一个人谈到这件事,一个捷克飞行员跟一个英国姑娘谈这件 事。这是运气。是运气或者是天意。我顺着这条线索去查,结果找到了他。”

早晨雨下得很大。拉宾诺维茨打了个电话去疗养院,给娜塔丽留下了话,说他有重要消息,十一点钟要去那里。他到达那里时,她正站在休息室里等着他,他抖去雨衣上面的水。

“我以为你已经到巴勒斯坦去了。”她的神情显得紧张。她的双手在胸前紧攥着,指节透出白色。现在她人开始发胖;深色的衣服里面隐隐映出曲线。

“嗯,我下星期去。”

“你有什么重要消息?”

“我从拜伦那儿得到了消息。”

“怎么说?”

“娜塔丽。”他向她伸出双手,她拉住了他的手。“娜塔丽,他找到他了。”

他没把她的手拉牢。她呆呆地露出了傻笑,一挫身就栽倒在地上了。

那一天,那个力气大的孩子在广岛上空把那两小块东西合到了一起。空前未有的烈焰把六万多人灼成了灰烬。那架单独出航的飞机返回提尼安岛,发出了无线电报:“任务胜利完成。”

只要人类还存在一天,他们对这件事就会继续争论下去。以下是正反两方面的几个论点:即使不遭到那些放射性块的轰炸,日本人也要投降的。他们已经作出和平试探。美国破译人员已经从他们的外交情报中获悉他们切盼求和。

但是,日本人拒绝了波茨坦最后通碟。

杜鲁门要叫俄国人别插手对日本的战争。

但是,在波茨坦,杜鲁门并没解除斯大林承担进攻日本人的义务。他听取了马歇尔的意见;如果俄国人要进攻的话,你是没办法阻止他们的。

如果进攻日本本土,且别提美国人,单是日本人就要远远比广岛上死的更多。日本陆军将领控制着政府,他们订出了反击计划,要象希特勒那样发动一场血腥的焦土战。只是由于那炸弹,天皇才能够在他的会议上强行作出支持主和派的决定。

但是,B-29的轰炸和潜艇的封锁同样可以做到这一步,可以及时取消进攻日本本土的计划。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步,如果苏联实质上协助了进攻,红军就会占领部分日本本土。最后日本就会象德国那样被分割成两部分。

但是,日本人究竟是不是因为广岛死了那么多人,才认为必须承认失败,从而消除了以上的可能性,这一点是完全无法肯定的。

然而,以下的事实却是肯定的。

铀 武器是临时赶制出来用在这场战争中的。当时可供使用的炸弹只有两枚;总共只有两枚,一枚是用铀一235制的,另一枚是用钚制的。不论是总统,是内阁,是科 学家和军人,他们都主张赶快将炸弹投入战争。后来哈里。杜鲁门说:“它是一门更大的炮,所以咱们使用了它。”也有人忧心忡忡,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但这种意 见占少数,不起作用。已经耗费的金钱与人力、工厂的经营、科学家们的心血:所有这一切形成的压力,都是无法抗拒的。

战争以屠 杀人民的方法吓倒一些国家,使其不得不改变它们的政策。不管怎样,反正这是战争的最终表现:用一个孩子握在手里的那点儿东西,去屠杀全城的人。既然有这样 的方法,为什么不采用它呢?它确实吓倒了一个国家,使其在一夜之间改变了它的政策。杜鲁门总统听到了广岛的消息说:“这可是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呀!”

这是自从发明罐装啤酒以来最重大的事件。

拜伦从飞机舱门里走出来,手里搀着一个小男孩,孩子面色苍白,灰色的衣服很整洁,乖乖地在他一边走着。虽然他比以前瘦长了一些,但是拉宾诺维茨仍旧认出了那是路易斯。

“你好,路易斯。”孩子一本正经地向他望了望。“拜伦,她今儿人挺精神,在等着你哩。我用车送你去吧。你听到原子弹的消息了吗?”

“听到了。我想,这一来战事可要结束了,这很好。”

他们向拉宾诺维茨那辆很旧的雪铁龙牌汽车走去,一路上谈着各地纷纷传说、人人挂在嘴上的那个话题,谈着那条可怕的消息。

“娜塔丽说,既然你找到了他,她就准备回去了,”拉宾诺维茨在车上说。“她相信,回到那里她可以更快地复原。”

一是呀,上次我去看她的时候,我们就谈到这件事。再有,现在她有产业了。埃伦的出版商已经来跟她联系过了。有为数很大的一笔钱。还有锡耶纳那所别墅,如果它现在还在的话。他的律师保存了房契。她现在要立刻回去,这主意很对。“

“我可以向你担保,她是不会跟你去德国的。”

“我也不指望她去那儿。”

“你本人为什么高兴去那儿呢?”

“我吗,那些潜艇人员只不过是专干那一行的。我有工作,得去跟他们打交道。”

“他们都是杀人犯。”

“我也是嘛,”拜伦摸着路易斯的脑袋,说时并没有仇恨的表示。孩子坐在他怀里,很认真地向窗外看巴黎郊外阳光下那些平坦和碧绿的牧场。“他们是已经被征服了的敌人。他们一投降,我们就要尽快去研究他们的设备和方法。这是必要的。”

拉宾诺维茨沉默了一会儿,后来突然说:“我想,她既然肯到美国,就会在那儿长呆下去。”

“以后怎样她还没确定。她先要把身体调养好了。”

“你打算陪她去巴勒斯坦吗?”

“这可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我还不懂犹太复国主义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犹太人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国家,可以在那里安身立命,可以不至于遭到屠杀。这就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全部要点。”

“在美国她也不会遭到屠杀。”

“能让所有的犹太人都去那儿吗?”

“那么,阿拉伯人怎么办?”拜伦沉吟了一下说。“那些已经在巴勒斯坦定居的?”

拉 宾诺维茨开着汽车,神情变得严肃了,几乎显得凄惶了。他两眼向前直瞪着,话回答得很慢。“阿拉伯人可以是凶恶的,也可以是高贵的。信基督教的欧洲人曾经企 图杀死我们。叫我们有什么别的办法呢?巴勒斯坦一向是我们的家园。伊斯兰教徒一向让犹太人在那里居住。但不是住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不象现在这样,这情形 对他们可是史无前例的。但是,问题会解决的。”他向路易斯看了一眼,亲切地抚摸了一下这个安静的孩子的面颊。“刚开始是会有许多麻烦的。所以我们需要 他。”

“你们需要一支海军吗?”

拉宾诺维茨脸上掠过一丝苦笑。“不瞒你说,我们已经有一支海军。那是我帮着组织的。还非常小,到现在为止。”

“好吧,一等到退伍,我就永远不跟这孩子分开。这主意我已经打定了。”

“他不是很安静的吗?”

“他是不说话的。”

“你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这个意思。他不笑,也不说话。他还从来没跟我说过话。这次为了领他出来,我费了很大的事。他们把他列入心理低能这样一个奇怪的分类。他很听话。他会自己吃东西,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洗手,说真的,他非常整洁,你说什么他都懂。他听你的吩咐。他就是不说话。”

拉宾诺维茨说意第绪语:“路易斯,你瞧我。”孩子转过身去对着他。“笑呀,小家伙。”路易斯大眼睛里露出了微含厌恶和轻蔑的神情,接着他又向窗外望出去。

“不用去管他,”拜伦说。“我得签许多倒霉的文件,又吵闹了许多次,好不容易才把他领了出来。幸亏我那时候赶到。他们正准备下星期把大约一百名这些所谓心理上低能的儿童送到加拿大去。天知道我们以后还能在哪里找到他。”

“发现他的经过情形呢?”

“只那么寥寥几句。当然,我看不懂捷克文,卡片的译文又很差。据我推测,他是在布拉格附近_座森林里找到的,德国人把许多犹太人和捷克人都押到那里面去枪杀。尸体横七竖八倒在地上。人家就在那些死尸当中发现了他。”

他们走进疗养院那个布满阳光的花园里,拜伦说:“瞧呀,路易斯,妈妈在那儿。”

娜塔丽穿着一件新的白色上衣,仍旧站在那个石磴子旁边。路易斯挣脱了他父亲的手,先是向娜塔丽走过去,接着就撒开腿跑,扑到她身上。

“哦,我的上帝!瞧你长得多么大了!瞧你多么沉重!哦,路易斯!”

她坐下来,拥抱着他。孩子搂着她,把脸紧贴在她肩上,她摇晃着他,含着泪说:“路易斯,你回来了。你回来了!”她抬起头来望拜伦。“看见我他就高兴了。”

“可不是。”

“拜伦,你什么事情都有办法,对吗?”

孩子仍旧紧搂着他母亲,没把他的脸露出来。她一前一后地摇晃着他,开始用意第绪语慢慢地唱:宝宝睡在摇篮上,底下有头白山羊。

小小山羊干什么——路易斯松开了她,笑嘻嘻地坐在她怀里,学着用意第绪语跟着,沙哑的声音结结巴巴、零零落落地唱:宝宝长大也干它,葡萄干和杏仁——几乎是同时,拜伦和拉宾诺维茨都把一只手罩在眼睛上,仿佛被突然迸射的强烈光芒照得眼睛发花了。

在布拉格郊外森林中,一个匆忙中掘得很浅的、没有任何标志的坟里,象欧洲各地的那许多残骸一样,横着班瑞尔。杰斯特罗的尸骨。于是,这篇故事也就到此结束了。

当 然,这只是一篇故事。根本就不曾有过班瑞尔。杰斯特罗这样一个人。他的故事只是一篇寓言。据说,他的骨骸确实是从法国海岸一直延伸到了乌拉尔山,那是一具 被杀害了的巨人的枯骨。据说,确实是发生了这样一件神奇的事:班瑞尔。杰斯特罗的故事并没到此结束,因为他的骨骸站了起来,上面长出了肉。神把灵魂吹进了 他的‘骨骸,于是他就转向东方,走回家去了。这件事发生的时候,在那强大可怕的闪光照耀下,神仿佛发出了信号,表示我们其余的人的故事并不需要到此结束, 那新的闪光可能标志着一个多事之秋的开始。

也许,这只是对我们这些幸存者而言。所涉及到的并不是那些死者,不是那五千多万确 实死在世界上最惨烈的灾祸中的人,包括那些胜利者与被征服者,那些战士与平民,那么多国家的人民:男人,女人,儿童,所有死难的人。对那些人来说,他们已 经不可能再有什么新的一天的开始了。然而,尽管他们的骨骸已经横在墓穴的黑暗中,但是他们并没白死,如果对他们的回忆能把我们从漫长的战争岁月中带到享受 和平的日子里。

So 这是广告

热门标签
战争与回忆 美国 赫尔曼·沃克 社会生活 二战 历史小说 世界名著 文学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