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故事从宴歌到祭歌的《大风歌》
从宴歌到祭歌的《大风歌》
如果说项羽的《垓下歌》是抒发了历史上英雄穷途末路的浩然弥哀与缠一绵悲慨之情,那么刘邦的《大风歌》则表现了历史上胜利的英雄的踌躇满志与恢弘气度。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在沛县(今一江一苏沛县东)任亭长的刘邦,这时也手提三尺宝剑参加到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并任用良将韩信,运用智谋最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高祖十二年的十月(公元前195年),刘邦率部击贵异姓王淮南王的反叛后,归途中顺道还看望故乡的父老。
刘邦故乡沛县的官员早已得知消息,准备行宫,辅陈盛排。当汉高祖刘邦到来之时,城中百姓也都扶老携幼迎出城外,城中官吏早已出城跪在道旁相迎。刘邦见此高兴异常,忙在马上答礼,让大家都起身,一同进城。城中张灯结彩,一派喜庆。刘邦到行宫后,便传令父老乡亲一同进见,不必拘礼,分坐两旁。席间,刘邦乘兴击筑而歌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诗歌的首句以风云起兴,描绘了自然界雄伟壮阔的景象,也象征了时代的风云激荡,句中刘邦那种力挫群雄、叱咤风云、横扫千军的英雄气势也令人震撼。次句点明威震四海建立大汉基业之后回归故里,可真是衣锦还乡、荣宗耀祖。第三句则尽显帝王之远虑,渴望求得一批忠诚的猛士镇守边疆,使国家长治久安,让自己拼杀疆场开创的宏伟基业能万世长存。
刘邦唱罢,高兴地走下座来,手舞足蹈,悲喜一交一加之时还泪流满面。此时,父老乡亲惊愕万分。刘邦忙解释道:“游子悲故乡乃是常情。我虽定都关中,死后魂魄还是依恋故土,永不忘怀故土。”
刘邦离开沛县之时,倾城民众相送。后事,行宫附近修一台,名“风歌台”。
刘邦死后,儿子刘盈继位,将沛县行宫改为原庙,以120人为定员,演唱《大风歌》。于是刘邦的《大风歌》便从宴歌变成了祭歌。
想一想: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在旋律上有什么不同呢?通过一首歌的变换过程,小朋友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感想呢?
So 这是广告
相关内容
- 幼儿故事巧妙的“藏头诗”
- 幼儿故事气概昂扬的生命乐章 无相关信息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推荐内容
- 19
- 12
热门内容
- 19
- 12
- 12
- 11
- 11
- 11
- 11
- 11
- 10
- 10
阅读排行
- 51633
- 34729
- 18153
- 17242
- 15330
- 11506
- 9930
- 9204
- 8169
- 7555
- 7252
- 7205
- 7104
- 6684
- 6317
- 6261
- 6120
- 5793
- 5339
- 5049
- 4688
- 4339
- 4263
- 4198
- 4178
- 4171
- 4010
- 3930
- 3766
- 3696
- 3686
- 3671
- 3634
- 3628
- 3566
- 3511
- 3483
- 3172
- 3090
- 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