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十八式之十四蒂熟落瓜——思维导图中使用视频文件
关键词:思维导图
转自: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61,70530,0,0,0,,0,0 作者:eyong 继续转载三招十八式系列,这个系列都是讲思维导图的各种应用技巧。为了让大家知道具体是什么,我把文字版放在下面,看完后,觉得有用,请下载完全版,后面的附件就是。 后面的附件只是蒂熟落瓜的PPS版,相关的源文件没有提供下载,需要下载的朋友,请到原帖中下载。 思维导图三招十八式之第二招第二式 蒂熟落瓜 。 在《信传烽火》一篇中我曾介绍过,第二招里共有三篇,这三篇相对独立而又互有联系,在第一招的《信传烽火》中,我已将多媒体文件在导图中的使用技巧作了初步的说明,接下来是说明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材料。我一贯的观点是:目标比技巧更重要,但技巧是达到目标的必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篇的《蒂熟落瓜》是上一篇的必然继续,我们需要的是瓜,而上一篇《信传烽火》是培育瓜熟的过程。 我们通常所指的多媒体材料,一般也就是仅指音频和视频两种电子文件。两者在思维导图上的使用方法上看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目的上应该还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音频的使用比视频的使用来得简单,通常的介绍是音频应用有前而视频应用在后,但请注意,我们这里主要是谈应用,而从应用的角度上讲,是视频应用范围较窄而音频应用较宽,所以我们在这里倒了个,先说视频,后讲音频。这一篇的《蒂熟落瓜》主要介绍在导图中怎么使用视频材料。 视频电子文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白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使用它们。其实不用我们去多想,也不用太过于求全,视频电子文件有如下五个主要特点: 1。 视频文件的表现力是其它文件所不能比拟的;2。 视频文件的取得相对不太容易,需要一定的条件;3。 视频是以时间为方向线性展开的;4。 视频文件往往个头比较大,动不动就是几十兆甚至上G;5。 视频文件格式繁杂,转换与处理往往不便。 这是将视频文件应用到思维导图上去的基础,我们知道,在思维导图上我们关注的首先是大画面,是全局,而去看去听一个或一套视频材料(包括音频材料)我们得按次序逐步到位,瞻前顾后很不容易,举例来说,阿懒在家园上传过一套视频材料《成功的项目管理》,24个文件,平均每个大约需要半个小时时间学习,一个来回需要十二个小时,是好材料,但学下来还是很累的。 视频电子文件特点3:视频是以时间为方向线性展开的。 如果是第一次学习,让我从头到尾把这些材料认真看下来,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我想日后复习或翻查,事情就没这么简单了,总不至于要我用一次都得花上十二个小时吧? 思维导图可以把线性的或顺序的材料展开成近似平面的内容,我们可以一目了然,按需索求。 或许你会说,文件管理器不也有这种功能吗,我挑我需要的文件打开就成了! 是的,在上一张图中实际是文件管理器功能在导图上的翻版,但导图可以做到更进一步。进一步引出导图,注意,这里的图标有了变化,链接的是分枝导图。 每一个分枝导图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分,当然是在我学过一遍以后认为有必要的才做分枝导图。每一部分能引起我们注意或兴趣的实际上肯定不是全部,有的十几分钟的内容我们在导图上可以用几个字进行概括,有的则留下标记或注释,以供我们日后认真琢磨研究。 这里以第十个文件进行举例。注意标有小旗的是可以重读的部分。 这种将一整套视频材料用导图形式表现在平面上,一旦需要可以招之即来是我们所感兴趣的,这是纸面上的思维导图所不能完成的功能,我们用链接也好、用嵌入文件也好、用插入对象的剪辑也好,甚至于用什么导图软件等,都不是根本的问题。但事情并不完全只是这么简单,我们只是开了一个头,这个例子我们也就暂且到这里。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视频材料?这和我们前面总结的第一个特点很有关系,因为视频文件的表现力是其它文件所不能比拟的,答案就这么简单。不过在应用时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视频材料的其它特点,也就是不利因素,不要过多地滥用视频。我个人感觉,导图的重要作用在于导,视频的使用要和导字相结合,而要做好这个结合,有必要引入“经典”这个概念。原因在于,我们做导图最终目的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既然引入视频有种种不便,要用我们得用出价值,做出经典来。 什么是经典,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先不正面回答,以免闹出不必要的笑话。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有这么一个例子,很多人,包括我们栖息谷上的一些对思维导图感兴趣的朋友,都认为思维导图最大的功用在教学上的应用,我不这么认为,但这里我不讨论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如果把思维导图用在教学上,最重要或者说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呢? 我觉得应该是我们的每一位老师,在学生还没有开始学习一门课程之前,能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一份完整的材料,通过这份材料,学生们在上第一堂课后就能明白,为什么要学这个课程,有什么内容,有哪些要点,该怎么学习,最好还能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照这份材料,检查自己对学科的掌握了解情况,全面掌握自己的进展,在学业完成以后,包括几年几十年以后,学生可以忘掉学习中的细节,但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最初的那份材料能牢牢地刻在脑海中,以此为线索,可以随时回忆起学过的相关内容,至少在需要时能记得学过,可以从哪些地方、以什么样的方式重新找回来。 我一直认为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的空间,我们给学生灌输的东西太多,老师们如同训练熟练工匠似地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熟练,学生缺乏自我发挥的空间,缺乏对课程的全面了解和整体把握,归根到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了“经典”。 我曾想象自己如果是一位大学校长的话,我要做的第一项改革是要求教师把自己的课程准备成一份份“经典”的材料,那种象牙塔式的研究少搞甚至不搞,把学生塑造成“经典”的人才才是学校的首要目标。第二项就是对教师能力的品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拿出的“经典”的质量,而不是所谓的研究成果,做研究的可以到研究单位去,做教学的必须把精力放在教学上来。第三就是把全校优秀的“经典”材料集中起来,评选出来,定期修正补充完善,做成硬拷贝给学生,做成光盘以吸引考生,做成网站在社会上造成影响,从而打造名校的品牌。(呵呵!我可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校长的,也只是在这里胡侃而已。) 话扯远了,这种“经典”该怎么做出来?凭脚丫子都可以想象得出来,无非几种可能:文字材料?演示材料?多媒体材料?现在有了一种新的可能:思维导图材料? 文字材料是最传统的,就好比一本书有一本前言一样,但效果也往往类似,读书的人并没有多少认真去阅读书的前言。PowerPoint曾是我心仪的选择,但它离不开线性思维的巢臼。多媒体材料热闹归热闹,能不能达到预期还真不好说,因为它太受条件限制了,而且做多媒体和写文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读书人写文章是天生的行家,做多媒体,呵呵,看人! 不要以为我的结论就是思维导图能承担这个难题,既是也不是,用几组文字、几个概念、再加上几组图形真的能表达一个个课程或学科的繁杂和精妙吗?很难的!但是如果以思维导图作为平台,融合文字材料、演示材料、多媒体材料,这种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了。 这么说的话现在可以回答什么是“经典”的问题了,所谓“经典”在我的心目中大概有这么几个特征: 1。 经典是可以反复阅读,百看不厌的东西;2。 经典在一个范围内包容齐全,但又具备精炼的特点;3。 经典可以随时从中抽出一部分来品评、回味;4。 经典的背后还有或可以引发丰富的内容,也就是具备“导”或“引导”的功能;5。 经典的全部或部分值得认真记忆甚至背诵;6。 经典既通俗又具有底蕴,也就是说不懂的人读过后能初步入门,而行家会从经典中读到对知识的梳理、概括甚至创新的线索。 也许我这种对“经典”的解释是无稽之谈,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对“经典”的解释是不是思维导图结合多媒体材料的最佳应用呢?我想是的! 我很想能给大家一个经典的教学示例,但我不曾教过任何一门课程,缺乏对任何专业或课程既深刻又浅出的了解的底蕴,因而给不了这么一个很象样的示例,如果就思维导图来说的话,我这套三招十八式倒是有这么点想做成经典的意思,可惜这是用PowerPoint 做出的,如果是有一套视频结合一个导图来做就有些模样了,可我又没有这样的条件。我只能用一些我收集到的材料给大家一个不太成熟的例子。 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既然我们用导图来携带或引出视频,目的是把视频材料分段,变线性的演绎为平面的展开,那么导图上的分枝层数以多少为合适?每个分枝主题上的视频以多长时间为宜?这个我想主要要从思维导图的特点上来推论了,我建议这样的导图以三层为最适宜,因为三层导图结构化是非常清晰的,用词或短句子把导图表现出来可以很清楚、利索,识记都会比较方便,整体感觉良好,而背后引出的视频实际是导图的第四层。至于每个分枝主题上的视频以多长时间为宜?我想应该是以三分钟为基准,不少于两分钟,最长不超过十五分钟,理由我就不用多说了。 说到这里可以建议大家做这么一个练习,选一个你熟悉喜欢的电影,把它来做一次导图分解,把每一个分镜头用导图分枝给罗列出来,并适当加以归类和关联,你会对我前面的说明有更深的理解。我给一个这样的虚拟示例,当然只是示例,我没真做,因为真做有点费时间。 上面这个练习可以加深你对导图视频分支的印象,但同样存在一个可能的误导问题,也就是说可能会让你理解为导图也是按时间顺序单线条地发展故事情节,其实不然,这是导图中使用视频必须注意或者回避的。我们再做这么一个练习,可能会改变一些印象。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下面这个例图,中央电视台的晚间新闻大家都很熟悉,几大分枝下来,相互并没有太多关联,半小时内容是兼顾全体观众的,如果做成导图的话,大致就是这么个形式,我只想看体育新闻就没必要看着别的慢慢等,天气预报我只想知道武汉的就行了,每一个小节也就一两分钟,导图加视频,这个很具代表性。这样的导图,其实商机很大。 顺着这种思路说下去,视频的制作既然麻烦,那要做就得做出精品、做成经典。电影的制作和新闻的采编其实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知道,电影或新闻需要在冗余的基础上进行编辑,用视频做导图也是,只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具备做视频的条件及技术,我们更多可做的事是在我们能拿得到的视频原材料上进行按我们意愿的选择和加工。为了以示与电影或新闻的区别,我把这个过程称之为“萃取”,比如说我们前面用过的“项目管理”那个例子,就可以把精华部分萃取为一个以视频材料为基础的导图,把项目管理的相关核心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的小分枝,在一幅导图中表现出来,总篇幅不超过100分钟,每一截都有一个简洁的文字提示,这样我今后的项目管理学习就在这个框架下发展,如果有更好的材料我就部分取代原有的分枝,如果有更深刻的理解我就作适当调整,甚至,日后我的知识丰富以及材料丰富了,我还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材料重做一个综合的导图。 视频结合导图最大的长处是结构化形象化相结合。材料可以是别人的,结构一定是自己的。如果我们探讨一下这类导图的充分应用,我们可以看到,视频导图主要有四大应用四大好处: 四大应用: 综合反映现状,如新闻、如案例基本情况的记录和介绍;详尽描述过程细节,如操作使用、工艺流程、发展变化、注意事项等;全面介绍功能,如产品展示、个人或团队能力展示、成果展示、旅游景点展示;有选择性的分类或索引:如广告、如电子游戏的卖点、知识重点的突出。 四大好处: 可以反复揣磨、认真研究;可以有选择性地快速了解,充分吸引眼球;可以在结构清晰的前提下方便记忆;可以按需进行适时的调整。 在这一篇中,我可能运用文字太多,因为想多少有点创意,写得有点象是论文了,无非是想给思维导图寻找一个新的应用空间,而这种应用是托尼巴赞没有论及,而到了电子版的导图上才有了可能的东西。可能用例子给出来会更好一些,那我就试用一些例子来说明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后面各例最后的分枝都代表着一个几分钟的视频,我没真做,象意而已,一是因为真做太费事,二来文件太大,上传下载也不易,我想大家可以明白我的意思,对不? 一口气做一大堆导图还是有点累的,让我歇口气,咱们互动一下怎么样?请大家试着做一下如下的几个导图: 教别人使用一种新软件;向朋友推荐一款新电子游戏;总结一个网站的使用技巧,比如在栖息谷,怎么注册、进入、浏览、发言、下载、上传;下载一些你去过或想去旅游的景点视频,做成导图,和家人或朋友共享,或者动议去寻梦之旅? …… 这里涉及一个相关的分枝问题,前面不是说过视频材料要有条件、有技巧,不是人人都方便做的吗?在计算机世界和网络世界,可能问题会简化得多。比如说网页的访问、软件的使用、电子游戏的推荐,我们可以用计算机的截图软件形成不带声音的动画,常见的GIF格式就有这功能,而且个头不大,做成导图很另类也很实用。另一方面。网络简直就是一个硕大的资源库,我们有什么想法后可以借助网络的支持,用别人的素材把我们的需求或愿望用导图诉求出来。 那么我再推荐大家试着做一下如下的几个导图: 设想你要安排一次大型会务,做个视频导图如何;组织一次集体活动呢;推介一项产品的功能;给一项产品来张使用图说? 给一个工艺过程来一个详细介绍;向你的领导或招聘单位来一张电子视频导图展现才艺和自我能力;…… 这里又涉及一个相关的分枝问题,我们知道拍电影需要电影脚本,我们前面说的可能会给人一个错觉,就是有视频在前,有导图在后。但真正的好导图,应是有结构化的导图在前,有视频材料在后,有了这个概念,是否有视频又一次变得不重要了,视频成了我们思维想像和安排计划的一种虚拟手段,在策划、实现过程中多了一种真实感和细节感,比如说你要组织一次路演,如果以导图方式思考,虚拟的摄像在你脑海中百萦千绕后,最后的真实效果和设想的不会相去甚远,真的拍摄下来那是拿去汇报或纪念用的,你自己其实早已烂熟于心了。 读完这一期,请记住两个概念: “经典”和“结构化” 有这两个概念,你就应该知道怎么在电子导图上使用视频材料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这最后再来个狗尾续貂? 我再重复一下前面给大家推荐过的一个导图练习: 向你的领导或招聘单位来一张电子视频导图展现才艺和自我能力。 现在我们把这个练习给变通一下,如果是制成一个电子导图,或者你要做一张光盘,也有可能你的用人单位不知怎么读这个导图。很悲哀不是?其实不然,试想一下,如果这个“导图”不是以电子文本或媒体形式出现,而是你随时能向你的朋友、上级、家人、同事等表演一套十几个项目的才艺和能力,每个项目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今生今世,你也不断在对这个约100分钟总长的表演进行调整、改进,那么,嘿嘿!你够强!我不仅要说你掌握了这种导图的精髓,而且,我可以说你有可能成为一个很“经典”的人! 下一期的第二招第三式是讲导图与音频结合的应用了,看了这一期,你可能多少能想得到我会讲些什么和怎么讲了,我是不是可以省掉下一讲啊? 开个小玩笑,我不会省掉这一讲的,导图与音频结合会有一些有意思的内容,还是值得一提的,如果你从第二招领悟到一点新鲜内容的话,那就相信我,我还是有点自己东西的。 再说一遍重复多少遍的话: 不要光学不练,会用以后不妨一起来考虑考虑,就这一招可以有那些有效的应用,尤其是在管理上、学习上、家园的活动上,请把你的收获发表到栖息谷的思维导图栏目上来。 下回我们再见! 下一页是关于Mindmanager的一个视频导图示例,也就是我这次给大家提供的附件材料,有几点不足请大家原谅:一是所有视频都是英文解释,好在不太艰深,一般都应读得懂;二是这些示例是关于Mindmanager早期版本的,而又必须在6。0版中打开,新版的我还没收集到;三是这些视频严格说只是视频的一种变体,没有声音,因为要我来自己制作实在太费事了,好在它们个头不大,方便在网站上传递,这也算是有所得吧。 “经典”既不可多得,也就不可多做,换句话说,把视频用于导图不要太滥,毕竟做这样的东西很费事。但一旦有需要时,这种费事也得认了,因为视频用于导图也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这在前面的特点介绍中已经说明了。 接下来要说明的是几个导图之外的技术环节,第一个问题是做这样的材料总篇幅要控制在多大才好?我以为,总的来说以时间来作为衡量尺度,所有视频的累积在100分钟以内为最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100分钟大约是每个人一次性集中注意力学习或工作的最佳时间区段。举例来说,电影是多媒体表现的经典, 一部电影100分钟是约定成俗的规矩;足球赛是人们体能活动和观赏活动的经典,一场赛事连带中场休息也是100分钟。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依据吗?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建议规范,比如说电影大片也有两三个小时的,足球也有什么加时甚至加踢点球的规则,电视剧每集也就五十分钟左右,也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问题在于我们一开始就要有时间观念。
本文转自:www.read.org.cn。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冒犯您的权利,请联系站长删除
So 这是广告
热门标签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推荐内容
- 160
- 160
热门内容
- 160
- 160
- 145
- 141
- 133
- 131
- 131
- 130
- 127
- 127
阅读排行
- 51629
- 34729
- 18152
- 17242
- 15329
- 11502
- 9930
- 9203
- 8166
- 7553
- 7250
- 7205
- 7103
- 6684
- 6316
- 6260
- 6120
- 5793
- 5338
- 5049
- 4685
- 4339
- 4263
- 4196
- 4178
- 4171
- 4010
- 3929
- 3766
- 3696
- 3686
- 3670
- 3634
- 3627
- 3565
- 3511
- 3480
- 3171
- 3089
- 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