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词类(实词) - 第四节 动词
4.1 能够受“未”、“毋”等否定副词修饰,在结构中主要充当谓语的实词叫“动词”。动词主要表示人和事物的动作、活动、存在和变化。动词可以划分为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和能愿动词三个小类。能够带受事宾语的动词叫“及物动词”,也叫“他动词”、“外动词”;不能够带受事宾语的动词叫“不及物动词”,也叫“自动词”、“内动词”;表示可能、必要和愿望的动词叫“能愿动词”,能愿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是修饰动词和单说。
(1)及物动词。例如:
知 我者,谓 我心忧;不知 我者,谓 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季氏将伐 颛臾。(《论语·季氏》)
齐王使 使者问 赵威后。(《战国策·齐策》)
已得 履,乃曰 :“吾忘持 度。”(《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不及物动词。例如: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天行 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襄王闻之,颜色变作 ,身体战栗 。(《战国策·楚策》)
制,岩邑也,虢叔死 焉。(《左传·隐公元年》)
(3)能愿动词。例如:
穆公是以不克 逞志于我。(《左传·成公十三年》)
谁习计会能 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25]
左师触詟愿 见太后。(《战国策·赵策》)
今吾欲 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商君书·更法》)
两人自匿,不肯 见公子。(《史记·信陵君列传》)
民实瘠矣,君安得 肥?(《国语·楚语上》)[26]
今大王亦宜 斋戒五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天下事非若所当 言也。(《史记·曹相国世家》)[27]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 辞!(《史记·项羽本纪》)
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 与君友?(《孟子·万章下》)
朽木不可 雕也,粪土之墙不可 杇也。(《论语·公冶长》)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 集事。(《左传·成公二年》)
4.2 及物动词能够带宾语,这是古今汉语一致的,而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有时似乎也能带宾语。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中,“流”带了宾语“火”,李斯《谏逐客书》“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中,“来”带了宾语“丕豹”、“公孙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中,“亡”带了宾语“赵”,“走”带了宾语“燕”,有的学者因此认为古代汉语没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28] 。但是不难发现,这里第一例中动词“流”所带的是施事宾语,第二例中动词“来”的意义已经有所改变,宾语则既是“来”的受事,又是“来”的施事,第三例中动词“亡”、“走”所带的是处所宾语(实际上是补语)。可见,根本的区别是及物动词能带受事宾语,而不及物动词能带非受事宾语,但是绝对不能带受事宾语,上述三个例子并不能作为不及物动词不带受事宾语的反证。
4.3 在上古汉语中,一部分趋向动词经常放在其他动词后,跟其他动词一起连用。例如:
鞭之见血,走 出 ,遇贼于门。(《左传·庄公八年》)
杀晋君与逐 出 之,与以归之,与复之,孰利?(《国语·晋语》)
初,燕将攻 下 聊城,人或谗之。(《战国策·齐策》)
招 进 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令。(《汉书·刑法志》)
这些趋向动词和动词的组合,大部分还不能认为是动补结构,而只是动词的连用。具体可参第三章第二节2.7。
此外,判断动词“是”实际上也已经开始出现。例如:
客人不知其是 商君也。(《史记·商君列传》)
此必是 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蔡人不知其是 陈君也,而杀之。(《穀梁传·桓公六年》)
何用见其是 齐侯也?(《穀梁传·僖公元年》)
不过,这种判断动词的运用还是十分罕见的,是新兴的语法现象,我们不把它们作为古代汉语中独立的词类[29] 。
4.4 有的学者在“动词”中立有“助动词”一个小类,所收的词主要就是能愿动词。所谓“助动词”,顾名思义就是辅助性的动词[30] ,但是实际上这些词大多能够直接充当谓语动词和单说。例如:
非曰能 之,愿学焉。(《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 矣。(《论语·里仁》)
夫子欲 之,吾二臣者皆不欲 也。(《论语·季氏》)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孟子·梁惠王上》)
很难说这些词在“辅助动词”时的意义,跟它们在直接充当谓语动词时有什么不同,它们应该分别是同一个词,尤其是最后一例问句的“可以”和答句单说的“可”显然是同义的,所以我们还是采用“能愿动词”的名称。至于有的学者在助动词中还收有“见”、“被”等表示被动的词,我们则把它们归入助词等其他词类中。
从意义的角度来看,能愿动词还可以进行下位分类,例如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上册)第二章第十节在“能愿式”下面又分出“可能式”和“意志式”两类,所谓“可能式”是指“话里参杂着说话人的意见,用‘能’‘可’‘必’‘该’等字表示”,所谓“意志式”是指“话里参杂着主事者的意志,用‘要’‘欲’‘肯’‘敢’等字表示”。但是上古汉语能够进入能愿动词这个词类的,实际上还不止“可能式”和“意志式”这两类的词,例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项羽本纪》)的“足”。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在“助动词”下又分为“表示可能”、“表示意志”、“表示应该”和“表示遑暇”四类。
由于能愿动词经常处在动词前面,这就产生了它与副词的划界问题,因为副词也经常处在动词的前面。陈承泽《国文法草创》三认为:“至于助动字,就性质上,与副字殆不能区别。外国文中,助动字、副字,形式上可分为两类,不至相混,而国文则无此形式之界。今《马氏文通》以‘可’‘足’‘能’‘得’入诸助动字之中,盖亦仿外国文而然。然‘可’‘足’二字,在动字之前时,与‘必’‘宜’之为副用者何异?不如一切径解之为副字,于说明为较便也。”[31] 陈氏主张把助动词,即我们所说的能愿动词归入副词,但是能愿动词可以单用,副词则单用较少;能愿动词一般只修饰动词,副词则既修饰动词,也修饰形容词和名词;能愿动词只在动词前面,副词则既可在动词前面,也可在动词后面,所以能愿动词与副词的界限还是清楚的。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处理方法,即如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一书把助动词从动词中独立出来,单独成为一类。这样处理的缺点,一是这个词类中的成员数量相当少,很难跟其他词类匹配,二是当它们单用的时候,语法性质和功能很难跟动词区别开来。
不过,有一些能愿动词确实另有动词的用法。例如《左传·闵公二年》“我,大史也,实掌其祭。不先,国不可得也”句中,“得”义为“得到”,是动词;《左传·成公二年》“曰:‘欲勇者贾余馀勇!’”句中[32] ,“欲”义为“需要”,是动词;《孟子·梁惠王上》“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句中,“愿”义为“希望”,是动词。也就是说,“得”、“欲”、“愿”等既是能愿动词,又是动词;当它们修饰动词时,就是能愿动词,否则就可能是动词。
此外,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第五十一节说:“上古汉语的‘以为’和‘可以’并不等于现代汉语的‘以为’和‘可以’。现代汉语的‘以为’和‘可以’都是双音词(单词);上古的‘以为’和‘可以’都应该了解为两个词的结合,而‘以’字后面还省略了一个宾语。”其脚注说:“汉代以后,‘以为’和‘可以’才逐渐凝固成为复音词。例如《史记·淮南王世家》:‘乃复问被曰:“公以为吴兴兵,是邪非邪?”被曰:“以为非也。”’又如《史记·袁盎列传》:‘司马引袁盎起,曰:“君可以去矣!”’”[33] 王力的意见有部分是正确的,在上古汉语中,确实有相当多的“可以”应该认为是两个词,即能愿动词“可”和介词“以”,但是作为能愿动词的复音词“可以”也很早就已经产生了[34] 。例如:
温故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论语·为政》)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 有为。(《孟子·离娄下》)
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 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国语·越语上》)
君子曰:学不可以 已。(《荀子·劝学》)
显然,以上这些例句中的“可以”都不宜看作“可”和“以”两个词。张显成《论简帛文献的语言研究价值》[35] 一文也指出,马王堆汉墓帛书中有许多复音词“可以”,例如:
要(腰)以(似)折,脾(髀)不可以 运。(《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36)[36]
嗌痛,颔肿,不可以 顾,肩以(似)脱,臑以(似)折。(同上48)
妇人则少腹肿,要(腰)痛不可以 仰。(同上59)
心与胁痛,不可以 反则(侧)。(《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3)
此药已成,……□而干(注□同纸书原文),不可以 涂身。(《五十二病方》)
《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等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可见“可以”早就是独立的能愿动词了。
4.5 有些词从形式上看似乎兼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类,如《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左传·文公二年》“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前句“知”是动词,后句“知”是形容词;《礼记·大学》“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前一个“恶”和“好”是动词,后一个“恶”和“好”是形容词。但是因为它们的读音不同,分别是zhī、zhì,wù、è,hào、hǎo[37] ,所以我们认为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词。
有些词从形式上看似乎兼有一般用法和使动用法两类,如《战国策·齐策》“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战国策·齐策》“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前句“食”是一般用法,后句“食”是使动用法;《论语·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前句“见”是一般用法,后句“见”是使动用法。但是它们的读音都不相同,我们也认为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词。
因为动词有一般用法和使动用法的区别,所以有的学者立有“使动词”这样一个小类。我们觉得,从理论上说任何动词都可以活用为使动用法,而大多数用作使动用法的词在语法功能上也并没有特殊到足以另立一个小类,因此我们还是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使动用法”。
4.6 有些词兼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类,如《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战国策·齐策》“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前句“立”是站立义,不能带宾语,为不及物动词,后句“立”是建立义,能带宾语,为及物动词;又如《左传·僖公四年》“师进,次于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38] ,前句“进”是前进义,不能带宾语,为不及物动词,后句“进”是推荐义,能带宾语,为及物动词。跟4.5的情况相似,这里实际上有两个“立”两个“进”,即不及物动词的“立”和“进”,及物动词的“立”和“进”。
4.7 从语义的角度看,动词也可以分为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存现动词、使令动词等几类,这些不同的小类在语法上也有不同的特征。
行为动词,如“生”、“死”、“行”、“亡”、“食”、“闻”、“见”、“攻”、“杀”、“耕”、“获”、“遗”等,其中有的能带宾语,有的不能带宾语。
心理动词,如“爱”、“恶”、“厌”、“畏”、“恐”、“惧”、“思”、“恨”等,它们不但会带名词性宾语,还往往会带动词性宾语,如《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动词性结构“百姓新劳苦”做心理动词“怜”的宾语。
存现动词,如“有”、“无”等,它们不但会带名词性宾语,还往往会形成兼语结构,如《汉书·扬雄传》:“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好事者”为兼语。
使令动词,如“使”、“命”、“令”、“遣”、“发”等,它们一般会形成兼语结构,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民”为兼语。
(1)及物动词。例如:
知 我者,谓 我心忧;不知 我者,谓 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季氏将伐 颛臾。(《论语·季氏》)
齐王使 使者问 赵威后。(《战国策·齐策》)
已得 履,乃曰 :“吾忘持 度。”(《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不及物动词。例如: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天行 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襄王闻之,颜色变作 ,身体战栗 。(《战国策·楚策》)
制,岩邑也,虢叔死 焉。(《左传·隐公元年》)
(3)能愿动词。例如:
穆公是以不克 逞志于我。(《左传·成公十三年》)
谁习计会能 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25]
左师触詟愿 见太后。(《战国策·赵策》)
今吾欲 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商君书·更法》)
两人自匿,不肯 见公子。(《史记·信陵君列传》)
民实瘠矣,君安得 肥?(《国语·楚语上》)[26]
今大王亦宜 斋戒五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天下事非若所当 言也。(《史记·曹相国世家》)[27]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 辞!(《史记·项羽本纪》)
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 与君友?(《孟子·万章下》)
朽木不可 雕也,粪土之墙不可 杇也。(《论语·公冶长》)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 集事。(《左传·成公二年》)
4.2 及物动词能够带宾语,这是古今汉语一致的,而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有时似乎也能带宾语。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中,“流”带了宾语“火”,李斯《谏逐客书》“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中,“来”带了宾语“丕豹”、“公孙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中,“亡”带了宾语“赵”,“走”带了宾语“燕”,有的学者因此认为古代汉语没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28] 。但是不难发现,这里第一例中动词“流”所带的是施事宾语,第二例中动词“来”的意义已经有所改变,宾语则既是“来”的受事,又是“来”的施事,第三例中动词“亡”、“走”所带的是处所宾语(实际上是补语)。可见,根本的区别是及物动词能带受事宾语,而不及物动词能带非受事宾语,但是绝对不能带受事宾语,上述三个例子并不能作为不及物动词不带受事宾语的反证。
4.3 在上古汉语中,一部分趋向动词经常放在其他动词后,跟其他动词一起连用。例如:
鞭之见血,走 出 ,遇贼于门。(《左传·庄公八年》)
杀晋君与逐 出 之,与以归之,与复之,孰利?(《国语·晋语》)
初,燕将攻 下 聊城,人或谗之。(《战国策·齐策》)
招 进 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令。(《汉书·刑法志》)
这些趋向动词和动词的组合,大部分还不能认为是动补结构,而只是动词的连用。具体可参第三章第二节2.7。
此外,判断动词“是”实际上也已经开始出现。例如:
客人不知其是 商君也。(《史记·商君列传》)
此必是 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蔡人不知其是 陈君也,而杀之。(《穀梁传·桓公六年》)
何用见其是 齐侯也?(《穀梁传·僖公元年》)
不过,这种判断动词的运用还是十分罕见的,是新兴的语法现象,我们不把它们作为古代汉语中独立的词类[29] 。
4.4 有的学者在“动词”中立有“助动词”一个小类,所收的词主要就是能愿动词。所谓“助动词”,顾名思义就是辅助性的动词[30] ,但是实际上这些词大多能够直接充当谓语动词和单说。例如:
非曰能 之,愿学焉。(《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 矣。(《论语·里仁》)
夫子欲 之,吾二臣者皆不欲 也。(《论语·季氏》)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孟子·梁惠王上》)
很难说这些词在“辅助动词”时的意义,跟它们在直接充当谓语动词时有什么不同,它们应该分别是同一个词,尤其是最后一例问句的“可以”和答句单说的“可”显然是同义的,所以我们还是采用“能愿动词”的名称。至于有的学者在助动词中还收有“见”、“被”等表示被动的词,我们则把它们归入助词等其他词类中。
从意义的角度来看,能愿动词还可以进行下位分类,例如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上册)第二章第十节在“能愿式”下面又分出“可能式”和“意志式”两类,所谓“可能式”是指“话里参杂着说话人的意见,用‘能’‘可’‘必’‘该’等字表示”,所谓“意志式”是指“话里参杂着主事者的意志,用‘要’‘欲’‘肯’‘敢’等字表示”。但是上古汉语能够进入能愿动词这个词类的,实际上还不止“可能式”和“意志式”这两类的词,例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项羽本纪》)的“足”。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在“助动词”下又分为“表示可能”、“表示意志”、“表示应该”和“表示遑暇”四类。
由于能愿动词经常处在动词前面,这就产生了它与副词的划界问题,因为副词也经常处在动词的前面。陈承泽《国文法草创》三认为:“至于助动字,就性质上,与副字殆不能区别。外国文中,助动字、副字,形式上可分为两类,不至相混,而国文则无此形式之界。今《马氏文通》以‘可’‘足’‘能’‘得’入诸助动字之中,盖亦仿外国文而然。然‘可’‘足’二字,在动字之前时,与‘必’‘宜’之为副用者何异?不如一切径解之为副字,于说明为较便也。”[31] 陈氏主张把助动词,即我们所说的能愿动词归入副词,但是能愿动词可以单用,副词则单用较少;能愿动词一般只修饰动词,副词则既修饰动词,也修饰形容词和名词;能愿动词只在动词前面,副词则既可在动词前面,也可在动词后面,所以能愿动词与副词的界限还是清楚的。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处理方法,即如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一书把助动词从动词中独立出来,单独成为一类。这样处理的缺点,一是这个词类中的成员数量相当少,很难跟其他词类匹配,二是当它们单用的时候,语法性质和功能很难跟动词区别开来。
不过,有一些能愿动词确实另有动词的用法。例如《左传·闵公二年》“我,大史也,实掌其祭。不先,国不可得也”句中,“得”义为“得到”,是动词;《左传·成公二年》“曰:‘欲勇者贾余馀勇!’”句中[32] ,“欲”义为“需要”,是动词;《孟子·梁惠王上》“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句中,“愿”义为“希望”,是动词。也就是说,“得”、“欲”、“愿”等既是能愿动词,又是动词;当它们修饰动词时,就是能愿动词,否则就可能是动词。
此外,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第五十一节说:“上古汉语的‘以为’和‘可以’并不等于现代汉语的‘以为’和‘可以’。现代汉语的‘以为’和‘可以’都是双音词(单词);上古的‘以为’和‘可以’都应该了解为两个词的结合,而‘以’字后面还省略了一个宾语。”其脚注说:“汉代以后,‘以为’和‘可以’才逐渐凝固成为复音词。例如《史记·淮南王世家》:‘乃复问被曰:“公以为吴兴兵,是邪非邪?”被曰:“以为非也。”’又如《史记·袁盎列传》:‘司马引袁盎起,曰:“君可以去矣!”’”[33] 王力的意见有部分是正确的,在上古汉语中,确实有相当多的“可以”应该认为是两个词,即能愿动词“可”和介词“以”,但是作为能愿动词的复音词“可以”也很早就已经产生了[34] 。例如:
温故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论语·为政》)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 有为。(《孟子·离娄下》)
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 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国语·越语上》)
君子曰:学不可以 已。(《荀子·劝学》)
显然,以上这些例句中的“可以”都不宜看作“可”和“以”两个词。张显成《论简帛文献的语言研究价值》[35] 一文也指出,马王堆汉墓帛书中有许多复音词“可以”,例如:
要(腰)以(似)折,脾(髀)不可以 运。(《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36)[36]
嗌痛,颔肿,不可以 顾,肩以(似)脱,臑以(似)折。(同上48)
妇人则少腹肿,要(腰)痛不可以 仰。(同上59)
心与胁痛,不可以 反则(侧)。(《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3)
此药已成,……□而干(注□同纸书原文),不可以 涂身。(《五十二病方》)
《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等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可见“可以”早就是独立的能愿动词了。
4.5 有些词从形式上看似乎兼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类,如《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左传·文公二年》“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前句“知”是动词,后句“知”是形容词;《礼记·大学》“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前一个“恶”和“好”是动词,后一个“恶”和“好”是形容词。但是因为它们的读音不同,分别是zhī、zhì,wù、è,hào、hǎo[37] ,所以我们认为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词。
有些词从形式上看似乎兼有一般用法和使动用法两类,如《战国策·齐策》“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战国策·齐策》“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前句“食”是一般用法,后句“食”是使动用法;《论语·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前句“见”是一般用法,后句“见”是使动用法。但是它们的读音都不相同,我们也认为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词。
因为动词有一般用法和使动用法的区别,所以有的学者立有“使动词”这样一个小类。我们觉得,从理论上说任何动词都可以活用为使动用法,而大多数用作使动用法的词在语法功能上也并没有特殊到足以另立一个小类,因此我们还是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使动用法”。
4.6 有些词兼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类,如《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战国策·齐策》“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前句“立”是站立义,不能带宾语,为不及物动词,后句“立”是建立义,能带宾语,为及物动词;又如《左传·僖公四年》“师进,次于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38] ,前句“进”是前进义,不能带宾语,为不及物动词,后句“进”是推荐义,能带宾语,为及物动词。跟4.5的情况相似,这里实际上有两个“立”两个“进”,即不及物动词的“立”和“进”,及物动词的“立”和“进”。
4.7 从语义的角度看,动词也可以分为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存现动词、使令动词等几类,这些不同的小类在语法上也有不同的特征。
行为动词,如“生”、“死”、“行”、“亡”、“食”、“闻”、“见”、“攻”、“杀”、“耕”、“获”、“遗”等,其中有的能带宾语,有的不能带宾语。
心理动词,如“爱”、“恶”、“厌”、“畏”、“恐”、“惧”、“思”、“恨”等,它们不但会带名词性宾语,还往往会带动词性宾语,如《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动词性结构“百姓新劳苦”做心理动词“怜”的宾语。
存现动词,如“有”、“无”等,它们不但会带名词性宾语,还往往会形成兼语结构,如《汉书·扬雄传》:“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好事者”为兼语。
使令动词,如“使”、“命”、“令”、“遣”、“发”等,它们一般会形成兼语结构,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民”为兼语。
So 这是广告
热门标签
相关内容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