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第三次玄武门之变:李隆基自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李隆基

历史故事 |
4
| |

李旦有六个儿子,李成器、李成义、李隆基、李隆范、李隆业、李隆悌,最有出息的,就是老三李隆基,老大李成器,名虽成器,实则不怎么成器。

李隆基,打小就很聪明,七岁封楚王,当时武氏专横,武则天的亲戚武懿宗把守宫门,见李隆基年纪小,便很不敬,不许李隆基的车队进入宫门,未料年方七岁的李隆基张口即骂:“我李家朝堂,关你何事,敢拦我车骑!”武则天知道此事后,对这孩子的表现很是惊奇,不但没有怪罪,反倒大加赞赏,我想这李隆基还是走了年纪小的运气,要是他当时二十多岁,肯定被武则天咔嚓了。

李隆基长大后,性情果断刚毅,不但知兵机,懂国事,且多才多艺,通音律,善书法,仪表堂堂,在朝内颇有些人缘,和太平公主的关系也挺好,在李家的后代里,他算是鹤立鸡群,人望颇高,甚至有人请相士为他算命,说他有天子像,搞得文武是议论纷纷,时间久了,李隆基自己也考虑着这辈子是否有机会做皇上。而今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老爹李旦要遭难了,他是李旦的三儿子,自然不能不管,他觉着不但要管,而且要大管,特管,猛管,狠管,凭他的本事,一定得管出个名堂来,他正琢磨怎么管呢,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主动派人来找他了。

当时李隆基为临淄王,府邸还在临淄,来的这个人是谁呢?是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薛崇简一到,立刻就表白了太平公主的政治取向,并把长安城内的整体情况以及韦后一党的人员组成、分工、布防情况等等,全说了,说完之后明确表示,韦后篡权,杀害李显,罪不容诛,只要临淄王你敢回到长安,一声令下,我母亲必当鼎力相助。

李隆基七岁就敢斥责武懿宗,如今成人了,又怎能看着韦氏作乱而不顾?当下就表明,我定回长安杀尽韦氏。

那么怎么杀呢?他只是个郡王,手下没几个兵,要想举兵入京那是做梦,恐怕走到半路上就被韦后咔嚓了,韦后在长安拥兵数万,羽林军都在其制下,看起来仿佛根本撼不动。

但薛崇简当即就表示,韦后所倚仗的军队并不可怕,因为羽林军并非铁板一块!

为什么呢?

羽林军自打张柬之那时候开始,就有了参与兵变的瘾,一说换皇上,肯定有他们掺和,五次三番下来,军心已经严重不稳,甚至军内互相残杀,像李多祚这样的大将都死在内斗中,这叫优良传统,好煽动,这是其一;其二,那就得说说刚上任的这几个韦氏党徒了。

我前面说了,韦播、韦璇、高崇、武延秀这四个人,都被安插在羽林军中,其中韦播、韦璇、高崇掌管羽林四军中的左右万骑军,可要命的是这三人根本就不会治军。

想在基层部队混得人缘好,首先就得尊重士兵,同甘共苦,经常和战士们扯些家长里短,攀攀感情,人家有困难了,当官的多帮助,这才是治军之道,打起仗来,部下才肯效力,可这三个到了军中,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由于他们没带过兵,所以当兵的也不会很瞧得起他们,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就是找茬子,看这个也不顺眼,看那个也不对劲,来的第一天就扬言要杀杀这群羽林军的威风,随后无故当众鞭打士卒数人,还说是树立威信。这下坏了,要知道,羽林军负责的是皇宫大内的安全,一旦有变,则祸生肘腋,何况这还是一支有着优良造反传统的军队,这三个浑人的做法,可以说埋下了极大的隐患,从此以后,羽林军恨死了他们,将士离心。

这就是敌人的软肋,极软的软肋。

李隆基有主意了,他找来了幕僚。

他手下有几个幕僚,分别是朝邑尉刘幽求、长上折冲麻嗣宗、押万骑果毅葛福顺、李仙凫、宝昌寺里的和尚普润,还有薛崇简,李隆基把主意一说,大家议论一阵,有人问要不要先通知李旦一声?李隆基说我爹胆小,不能和他讲,讲了怕他害怕,他一怕,反而坏事,所以这件事我们自己干,干成了,功在社稷,干不成,死也就死我们几个罢了。

英明,绝对的英明。

商议完毕,把计划给了薛崇简,李隆基等人收拾人马,暗暗赶往长安。

一行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不知不觉到了长安城外,李隆基先是和太平公主联络,随后和公主一起,暗地里派人深入满肚子怨气的羽林军左右万骑,一番鼓动人心的训导和升官发财的慷慨许愿之后,竟神不知鬼不觉,成功地在韦播、韦璇、高崇三人的眼皮子底下策反了全体万骑军(韦后的爪牙真是粪叉无比),最后就如无数惊险小说上讲的一样,在一个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随着暗藏在城中的李隆基一声令下,羽林万骑们行动了。

那一夜,大唐唐隆元年、公元701年6月20日的那一夜,按广东话来说,“大件事了”!羽林军左右万骑在李隆基亲信刘幽求、钟绍京率领下全体反水,直奔玄武门,第三次玄武门之变爆发,士兵们呐喊着冲入门内,把吓得手足无措的韦播、高崇二人的脑袋切了下来,接着高喊胜利,攻打各门,左右万骑军分别从左右两个方向突破宫城,汇集于凌烟阁前,宫中有许多宿卫,那也是披甲带刀之士,听到外面人喊马嘶,特热闹,怎么回事儿?一打听什么?万骑营反了?这帮二愣子更不是省油的灯,二话不说,也反了,嗷呜一声就倒戈了,往宫殿里就冲,直取韦皇后一党,看来这韦后也够不招人待见的。

韦皇后自以为安排得头头是道,不会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没想到轰隆一下祸起萧墙,身边的禁军刹那间全部发作,矛头都指向自己,事先安排的那些领军将领反水的反水,被杀的被杀,全乱套了,局面转眼间全面失控,这个小女人于慌乱之中逃出宫廷,眼也花了,耳也鸣了,脑袋也膨胀了,两条腿也不知道该往哪儿走,竟糊里糊涂地跑入飞骑营中。

飞骑营,是羽林军的另一个大营,也分为左右二营,和万骑军同属羽林四军,韦后慌乱中跑入飞骑营,本以为会得到保护,可她想错了,羽林军对韦氏一党无丝毫的好感,平日里尚且别别扭扭,何况今日大乱暴发?所以飞骑军们对韦后没有一丝儿效忠的意思,反而正好拿她邀功,立时间刀刃齐下,这位作威作福的大唐顺天皇后韦氏,如一口猪一样被杀死当场。

安乐公主此时尚在深宫中,外面闹翻了天,她还不知道呢,还在镜子前描眉呢,没等描完左右从人就冲进来了,拉起她就跑,快跑吧,可了不得,再等会儿就没命了,安乐公主慌慌张张直跑到太极殿的右延明门,正遇一伙起事的羽林军,也不知是哪部分,迎面就是一刀,这位骄横跋扈的皇太女就此完蛋,活着的时候呼风唤雨,死时却悄无声息。

剩下的武延秀、韦温、宗楚客、纪处讷等一干众人,一个没跑掉,都被兵变的军人捉住杀死,女军师上官婉儿也被捉住斩首,可怜一代红粉,化作南柯一梦。

再说相王李旦,他正在府中坐着呢,对于他家老三今晚上要干的事儿,他是一概不知,半夜三更的时候他就听见宫里人喊马嘶,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吓得哆嗦个不了。也不知过了多久,就见一伙儿人马直奔自己的宅门,为首一将浑身戎装,也不知道是干啥来的,李旦以为自己大限要来了呢,嘴里差点念无量天尊,等那人到了他才看清,是李隆基,这才明白夜里发生了什么事,把他乐得,偌大年纪,从府里就奔出来了,上前一把就把三儿子抱住了,那个哭哟,鼻涕一把泪一把怎么也揩不干净,嘴里呜呜噜噜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动了好久,才说明白一句话:“全靠你呀!”

皆大欢喜。

韦后之乱,至此平定,武、韦两大门派的后人,不是被杀便是被流,一蹶不振,自武则天时代兴起的武氏家族到此画上了句号。

那么韦后完了,该由谁来作皇帝呢?要知道现在龙椅上,还坐着一个少帝李重茂呢,虽说他是韦后立的傀儡,但也是文武百官同意了的,虽然韦后的倒台意味着李重茂的皇位也即将不保,但重新洗牌之后该谁当政确实是个必须要解决的大问题。

经过一番紧急磋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两方面人士,公推李旦为帝。

唐隆元年六月,少帝李重茂怀着解脱的心情发表了一份诏书,大概意思是叔父李旦本是高宗之子,理应继承大统,我这小子该退位了。李旦自然按照程序,老着脸皮推让一番,说我闻听皇上要禅让与我皇位,吓死我了,感动死我了,哽咽死我了等等,反正虚头巴脑谦让一下,李重茂便又不厌其烦地说你别推了,快遵旨吧。

就这样,李旦做了皇帝,史称唐睿宗。

下台的李重茂,不久死去,说是病死的。

唐睿宗李旦一上台,便大封功臣,李隆基手下那群幕僚个个封为公爵,头功者至少封了五百户,太平公主封了一万户!接着便是算老账,韦后等人虽死,但罪不可恕,韦后被削去皇后,成为庶人,安乐公主也被称为“悖逆庶人”,给武则天时代被害死的许多人平反,包括章怀太子李贤,给节愍太子李重俊也平了反,给张柬之等人也平了反,还把武则天时代改唐为周时取的一系列新地名全部恢复为旧的,武氏的各类宗庙也被废掉,武三思的坟头被平掉,他和武崇训都被挖出来戮尸,算是李旦报了二回仇。

狠狠折腾一番后,武则天、李显时代的烙印被基本抹去,天下仿佛又回到了李治时代,从李治死后到李隆基入长安,绵绵二十余年后,权力终于又回到了李氏后人手中。

So 这是广告

热门标签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李隆基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