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十八路诸侯为何会败于枭雄董卓之手 董卓
董卓篡权,天下纷纷为之讨伐。
在曹操的号召下,十八路诸侯齐聚洛阳,声势之浩大前所未有。按说此等声威,足以撼动老贼,剿戮群凶。但不曾想到的是,这看似十分强大的“联合国军”,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仅没有动得董卓分毫,反在不断内讧争斗中偃旗息鼓,各奔东西。如此的结局,让人始料不及。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尴尬的局面,我想这绝不单是一个“出师不利”就能解释得了的。
想当年,曹操因刺杀董卓失败,仓皇逃出洛阳,从此再无立身之所。无奈之下返回家乡,遣散家资,招募义兵,意欲讨伐董卓。但考虑到自己身单力孤,难以成事,就以个人名义向各路诸侯发出了矫诏,号召大家共同起兵,共诛国贼。矫诏发出去之后,天下英雄纷纷为之响应。最后,连同曹操在内的共十八路诸侯齐聚洛阳,整装待发。
既然是共同举兵,势必要选出一个盟主来,以便发号施令,统一指挥。问题也正是出在这个盟主的归属上。按道理说,曹操是讨伐董卓的发起者、组织者,理应做各路诸侯的盟主。但曹操可能觉得自己羽翼未丰,没有影响力,就提议推举“大汉名将之后”的袁绍为盟主。袁绍初时不肯,但架不住众人一再相劝,最后也就应允了。
盟主不是好当的。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袁绍显然都不是一个理想的人选,刚愎自用、心胸狭隘不说,关键是不具备领导大兵团作战的智慧。这也还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袁绍终究不是孤军作战。但袁绍的另一个弱点却是致命的,那就是用人特讲究出身门第,缺少用人的气度。如此心态,于乱世之中,自然是曲高和寡,众叛亲离,不能长久。这次的“讨董”行动,更是表现出了极大地矜持和傲慢。当华雄连斩数将,盟军一筹莫展的情况下,关羽挺身而出,请求出战。而身为盟主的袁绍,仅仅因为关羽只是一个“马弓手”,就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情愿。
理由很弱智,也很好笑,那就是怕“被华雄耻笑”。在其眼中,自己的面子竟然比将士的鲜血还重要,哪里还有一点盟主的气度和胸怀。加之他的那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袁术,总是不失时机的在一边冷嘲热讽,添油加醋,更让袁绍不知如何是好。亏得曹操英雄气魄,慧眼识人,才有了“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战场传奇。尽管此战暂时解除了危机,但如此的用人态度却不免让将士心寒。一把手不明白,再费力也白搭。
要说初期,十八路诸侯的声势还是相当浩大的。人多是好事,也是坏事,它足以让很多人有恃无恐,骄傲轻敌。或许就是人多力量大的缘故,面对董卓兵马,人人都想建功立业,展示才能。如果单纯如此倒也值得嘉许,奋勇争先,杀敌报国。但这些人的建功立业显然不是为了国家前途,更不是为了百姓利益,而是为了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事关大局,最怕私心。一旦有了这个心思,就很难捏合到一块了。这种私心,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争权夺利,互相猜忌,推诿扯皮。
当然,根子还是出在袁绍的身上。想袁绍既然成为盟主,就应该不负众望,任人唯贤,广纳英雄。但袁绍自己做了盟主,却让弟弟袁术总督盟军粮草,兄弟两人,一个管人,一个管物,把各路诸侯置于其掌控之下。虽说革命工作,分工不同,问题是袁术从来就是一个势利小人,把偌大的财政大权交于其手中,还能不出事么。果不其然,当孙坚攻打头阵取得胜利的时候,袁术却不肯补给粮草。最终导致孙坚军心涣散,兵败如山倒,手下大将祖茂也死于华雄之手。更为可怕的是,十八路诸侯各怀鬼胎,各行其是。起初,本来是孙坚打头阵,不料济北相鲍信却动起了歪脑子,“孙坚为其前部,若干了大功,都不显我等”,揣着这样的私心杂念,鲍信就安排弟弟鲍忠抄近路赶到孙坚之前出战。结果鲍忠没有那个本事,反被华雄斩于马下。为了抢头功,不惜违抗军令,擅自出战,其心智与小儿无异。
要说董卓有吕布之勇,才使得十八路诸侯难以进军还可以原谅。但事实却是,吕布并非不可战胜,“三英战吕布”就曾让盟军大展威风。更何况,将在谋而不在勇,不能力战,可以智取。导致不能取胜的根本原因就是,畏缩不前,贻误战机,军心涣散。想董卓迁都长安,正是大军掩杀的好时机,但当曹操提出乘势追袭的时候,袁绍却以“诸兵疲困,进则无益”为由不予理睬。对此,曹操据理力争,不想其他诸侯也“皆言不可轻动”,最后惹得曹操大怒而起,骂人的话都出来了——“竖子不足与谋”。还好,袁绍好脾气,并没有发作。
虽说失去了这次机会,盟军只要重新整顿,继续西进,也未必就不能消灭董卓。但随着战事的不断扩大,盟军内部的分歧却日益显现。像是跳梁小丑,济世安民、共讨逆贼的雄伟壮志,逐步被利欲熏心所取代。董卓迁都,孙坚率兵进入洛阳城中,偶然之中得到了传国玉玺。出于私心,孙坚就想“来日托疾,辞众回军”。由于做事不密,终被袁绍察觉。袁绍一听此消息,立即招孙坚前来追讨,孙坚哪肯轻易交出。于是,大帐之中剑拔弩张,几欲火拼,幸有众人相劝,才没有打起来。借着这次撕破脸皮,孙坚不敢怠慢,趁势拔寨而起,离开了洛阳。
事情发展到了这种地步,十八路诸侯再无战心,各自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曹操见大家各怀异志,也是心灰意冷,料到不能成事,干脆带上队伍离开了。看大势已去,兖州刺史刘岱又趁机向东郡太守桥瑁“借”粮。桥瑁不给,刘岱连夜杀入桥瑁大营,杀死桥瑁,尽降其兵。袁绍见众人走的走,死的死,自己成了光杆司令,也就拔寨离开了洛阳,另寻出路去了。
至此,这场看似轰轰烈烈的“讨董行动”终于在内讧中宣告失败。后来,还是司徒王允设下“美人计”,才将董卓老贼诛杀。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就是王允这样的秀才,却与一女子貂蝉,在不动声色中诛杀了董卓,为国除奸,为民除害。只是不知道后来,这些号称当世之英雄的诸侯们会作何感想。
So 这是广告
相关内容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热门内容
- 37
- 34
- 26
- 25
- 24
- 18
- 16
- 16
- 16
- 16
阅读排行
- 51653
- 34731
- 18154
- 17242
- 15330
- 11527
- 9934
- 9206
- 8175
- 7561
- 7252
- 7205
- 7106
- 6684
- 6317
- 6278
- 6120
- 5796
- 5339
- 5049
- 4688
- 4340
- 4263
- 4198
- 4178
- 4176
- 4013
- 3930
- 3766
- 3697
- 3686
- 3671
- 3635
- 3630
- 3566
- 3511
- 3500
- 3172
- 3092
- 3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