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心计之慈禧秘闻 辅政咸丰帝时自学成才 慈禧
晚清大儒辜鸿铭盛赞慈禧:“我恐怕很难使那些对中国过去四十年历史不熟悉的外国人懂得,在那四十年灾难频仍、动荡不宁的岁月里,像皇太后这样的国家掌舵之人该需要怎样的政治家风范、胆略、坚忍不拔和治国之才。”
"美人心计"之慈禧:生下皇长子,辅政咸丰帝时自学成才
“头在肩上的位置恰如其分,使身材匀称得恰到好处;手非常之美,小而优雅,有教养的样子;面部匀称而又构造准确,大大的耳朵,其上部分长得很好;精致宽阔的前额上方乌黑的头发平伏地分成两半;眉毛弯而细长;神采奕奕的黑眼睛十分整齐地嵌在脸上;鼻子高高的,是中国人称之为“鼻正”的那种,宽宽地垂直于前额;上唇极为坚毅,嘴较大,但很美,两片灵活的红唇在坚毅的白牙之上分开时,会使她的笑产生一种罕见的魅力;下巴强健,但并不过分坚毅、也无顽固的迹象。要不是我知道她已年近69岁,我会把她看成保养得好的40岁女性的。比所有这些外貌上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她看上去对自己的周围有着浓厚的兴趣,又明显的才智过人,这造成了具有异乎寻常的魅力的人格特征。”
1903年,凯瑟琳·卡尔,一位美国的业余画家来到中国探望她的弟弟,时任中国海关税务司柯尔乐。却意外地经由美国公使夫人介绍,而进入颐和园为慈禧画像。在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她完成了4幅西太后的肖像,在后来的回忆录里,她真切地描述了自己所见到的慈禧的容貌特征。慈禧太后的照片
年近七旬的慈禧事实上已经掌控帝国大政近40年了,1835年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的慈禧小名叫做杏贞。她早年生涯因无史籍记载而有种种传奇说法,可以肯定的是她随父到过江南,家贫,出入市井,会唱江浙俚曲,却不识满文,“国语”(即满语)也讲得很差。咸丰元年(1961年),她17岁,入京选“秀女”,被选中,充宫女子,在圆明园景观之一“桐阴深处”服役。
使慈禧命运发生转折的是她为皇帝生下了长子,即封懿妃,再进封懿贵妃,成了皇帝的二等妾。侍奉皇帝之余,慈禧以其聪明才智竟在咸丰晚年辅理其政事中自学成才,亦是百年不遇之人才。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后,甫成为皇太后的叶赫纳拉氏,联合恭亲王奕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从以皇室远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为首,实际以能臣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八大臣集团手中夺得政权,并将其中三位(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后为建立及维系其独裁权力,慈禧皇太后对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极为高压严峻。
咸丰死后先后在位的三名皇帝,同治、光绪和宣统,没有一个不是傀儡,帝国的权力核心,已被“辛酉政变”置换。新的核心是史称慈禧太后或西太后为首的集团。这个咸丰帝的遗妾,晋位“圣母皇太后”时,年方26岁,在宫廷历练10年之后,纵横捭阖的本领越来越精。没有一个盟友不是她预设的清除对象。慈安太后,恭亲王奕,号称清流的“翰林四谏”,主办“洋务”的湘淮军头,支持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满洲权贵,讲理学的蒙汉旗人大臣,乃至她的妹夫醇亲王奕等等,无不边利用边挫抑,乃至弃之若敝屣。
慈禧皇太后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慈禧的表现事实上可圈可点,正是这个女人破除满汉界限,大力起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名臣,开办洋务,造成“同治中兴”的气象;执政后期,慈禧亦发布新政诏书,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大量选派留学生,开始宪政改革等举措,是为人才方面的重要改革。
现时论者批评慈禧的声音多集中于其执政晚期的一些私心之举。批评者认为在“同治中兴”的太平表象下,慈禧皇太后的铺张浪费以及对国际时局缺乏认识,导致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之一。
最显着的事例莫过于花费巨资扩建颐和园用以庆祝自己的60大寿,给包含海军军费在内的国家财政带来无建设性的负担。据史料记载,北洋舰队自1888年正式成立后,再未添加任何船只。1891年后,又停购枪炮弹药。是以民间有“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的讽刺对联。
慈禧之于清代,确乎系成败于一身,以其敏锐之头脑及灵活手腕,本可以创万世之基业。但在政治之外,又回归妇人面貌,确乎是慈禧之短。临万世之不遇变局,图个人一时之安乐,慈禧之政治目光决定了清国的结局。
慈禧的最后杰作是“官制改革”。她至死与养子光绪作对。在临死的床上,还指定光绪的接班人。岂知她与光绪陈尸大殿,不过三年,她的帝国便完蛋了。
缔结《辛丑和约》后慈禧发布“罪己诏”,诏中对列强的“宽大”处理表示感激:“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又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话成为后世指责其卖国之名言。
直到她74岁死去,慈禧在帝国内部集权于一身,已长达47年,打破了中世纪中国所有女皇——如汉代吕后、唐代武则天等专权的历史纪录。相传努尔哈赤征服满洲各部,曾将叶赫部男丁杀光。其酋长临死诅咒,“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
这吊诡的传说未必真有其事。但人们仍津津乐道于此民间传说,盖因女子执权超越了中国固有之传统,于是此类流言自然见风就长。
关于慈禧功过的评价,后世亦纷争不已,虽然大多数持负面意见,但亦有力挺之人。美国女作家卡尔在其《清宫见闻杂记》中写道:“同治登极时,国是纷乱如麻,国家实有累卵之危。然而经慈禧太后十二年之励精图治,措施适当。自帝年十八,则内乱既平,外患未弭,生民复苏,已渐睹中兴之治,慈禧太后之功在清室,诚不可没也。”台湾学者陈致平也这样评论道:“西太后做事,有时表现得明快而有魄力,也有她一套驾驭人才的本领。她垂帘之初,就命曾国藩为两省节制,赋予征伐全权,以后削平天国,平定捻乱、回乱,重用曾、左、沈、李等人,以建设中兴之业,都在她垂帘当政之时。当时满汉大臣间的矛盾重重,她也能加以协调和操纵,对于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来说,有些才能并不简单。”
晚清大儒辜鸿铭盛赞慈禧:“我恐怕很难使那些对中国过去四十年历史不熟悉的外国人懂得,在那四十年灾难频仍、动荡不宁的岁月里,像皇太后这样的国家掌舵之人该需要怎样的政治家风范、胆略、坚忍不拔和治国之才。”
罗伯特·利斯顿在其《女统治者》一书中评论道:“像古代的克娄巴特拉一样,注定了慈禧是一个腐朽王朝的最后一位伟大的统治者。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她为了她的国家,她的王位,她的人民和这个国家的文明传统而战,但是她失败了,她最终认识到风向已经改变,但为时已经太晚。她一生做了许多错事,并时常表现出没有必要的残忍无情。但这些都不能改变她作为一个有胆量的统治者的重要地位。”
So 这是广告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热门内容
- 37
- 34
- 26
- 25
- 24
- 18
- 16
- 16
- 16
- 16
阅读排行
- 51656
- 34731
- 18154
- 17242
- 15330
- 11529
- 9934
- 9206
- 8177
- 7562
- 7252
- 7205
- 7107
- 6684
- 6317
- 6278
- 6120
- 5796
- 5339
- 5049
- 4688
- 4340
- 4263
- 4198
- 4178
- 4176
- 4013
- 3930
- 3766
- 3697
- 3686
- 3671
- 3635
- 3630
- 3566
- 3511
- 3500
- 3172
- 3093
- 3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