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怎么死的 康熙扳倒“奸臣”鳌拜一案 鳌拜
鳌拜这个奸臣,当得委实有些冤枉。很多人以为在所谓的鳌拜案之后,鳌拜被处死,其实鳌拜并没有被杀,而是被软禁。康熙扳倒鳌拜,很可能是一桩冤案。
一、鳌拜的大功
当初皇太极驾崩,多尔衮势大,他靠着两白旗的势力,有夺位的野心。鳌拜主动与索尼盟誓,誓约“一心为主,生死与共”,主张拥立皇子。当时皇太极长子豪格成年,顺治方五岁,鳌拜他们主张的是是拥立豪格。
皇太极死后五日,在崇政殿召开王大臣会议。鳌拜让两黄旗的巴牙喇张弓挟矢,环立宫殿,两黄旗的护军又聚集大清门,以为护卫,其中就有遏必隆。
一开会,鳌拜和索尼就主张立皇子。多尔衮直接呵斥:”这是亲王、郡王说话的地方,你们算什么东西。“二人只好退下。
此时,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劝睿亲王(即多尔衮)即帝位,多尔衮犹豫不决。
多铎急了说:“你要不答应,那就立我。我名在太祖遗诏。”
多尔衮说:“豪格的名字也在太祖遗诏,不光是你也。”多铎又说:“不立我,那论长当立代善。”
代善年纪大,知道这皇位他坐不了,赶紧打太极:“睿亲王要登基,是我国之福。否则当立皇子。我老了,不能当此重任?”
豪格虽然想做,但照例还是要谦让,就说:“我福少德薄,不当大任。”
哪知道两白旗的人趁机说:“豪格活这么大,可算明白一回。豪格确实福少德薄。'一句话把豪格堵死了。
这时候鳌拜看形势不好,带着两黄旗大臣提剑上前:'我们这些人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儿子,我们宁可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
鳌拜以死相争,多尔衮看势头不好,但又担心豪格成年不好控制,才退了一步让年幼的福临(顺治帝)即位。也算立了皇子,鳌拜这才罢休。
可以说,鳌拜虽然不是为顺治帝争储,但顺治帝的即位,鳌拜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也就是在这次争皇储的斗争中,鳌拜、索尼、遏必隆结成了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
二、鳌拜的艰难岁月
多尔衮眼看煮熟的鸭子飞了。他没有得逞心愿,对鳌拜自然全力打压。从顺治即位到多尔衮死,大概七年,鳌拜这七年怎么度过的:
二年,从英亲王阿济格征湖广,至安陆,破流贼李自成。进征四川,斩张献忠于阵。下遵义、夔州、茂州诸郡县。
破李自成,斩张献忠。看看这都是什么功劳,然而鳌拜的遭遇呢?
五年,坐事,夺世职。
鳌拜却犯事被夺官了,他犯得什么事呢?当时讨伐张献忠,豪格手下有个参领冒功邀赏,鳌拜核查不实。
多尔衮拿着这个由头还要把他革职,且不说鳌拜只是核查不实,就是自己冒功,跟解除大清两个心腹大患比起来,都是不值一提,拿这个整鳌拜,这简直是儿戏。
这还不算完,多尔衮的杀招还在后面。
又以贝子屯齐讦告谋立肃亲王,私结盟誓,论死,诏宥之,罚锾自赎。
有人出来告鳌拜谋立豪格,这就更搞笑了,鳌拜当初确实是意图拥立豪格,可那是当时顺治皇帝才5岁,要说他拥立豪格是大罪,那当时多尔衮和两白旗的人都该斩。好在多尔衮也觉得要是这么杀了鳌拜肯定不能服众,不久鳌拜又被赦免了。
刚赦免,又有人出来告鳌拜,说他在皇太极死的时候,“擅发兵士守门”,前面我们说过,鳌拜守门是要给皇太极的子孙争皇储,这根本就不是罪过,反而是大功。
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总之,鳌拜又被论死,这个理由太过荒谬,后来只好又改成革职,然后又开恩复职。
是年,率兵驻防大同,击叛镇姜襄,迭败之,克孝义。七年,复坐事,降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复职以后又立功,又被找茬,又降职。
总之,这七年里,立功-被整-论死-开恩-再立功,就是鳌拜的日常。
三、苏克萨哈和圈地案
鳌拜熬了七年,终于等到多尔衮死了,顺治帝自然知道他的功劳,对他开始重用,鳌拜总算出头了。同时出头的还有一个人,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是正白旗的人,多尔衮是正白旗旗主,多尔衮在位的时候,苏克萨哈是他心腹骨干,照说他本该被冷落甚至论罪才对。
但是苏克萨哈是个变色龙,多尔衮一死,苏克萨哈立刻调转枪口,第一个出来告发多尔衮。
顺治自然顺着台阶清算了多尔衮左倾路线,顺便把正白旗也握在了自己手里,加上两黄旗,就是上三旗了。他这个皇帝,终于像个皇帝了。
苏克萨哈也平步青云。一直到了顺治驾崩,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个人为辅政大臣。
看过前面的应该知道,鳌拜三人都是对顺治有大功的人,又一直是一个阵营,可苏克萨哈是什么东西?一个背主小人,自然三人都看他不是很顺眼。
但可以确定一件事,鳌拜基本算是一个鲠直刚介之臣,又是爱新觉罗的股肱之臣,从哪个角度来说,他不可能背叛。
那么,他是不是准备大权独揽呢 ?
四辅臣里面,索尼、遏必隆、鳌拜是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鳌拜功劳多,又敢于任事,此时索尼老迈,遏必隆比较信赖鳌拜,所以四辅臣其实是以鳌拜为核心。他本来就权力很大,苏克萨哈跟鳌拜还是姻亲,但是活的很憋屈,史书上说,居常悻悻,平日里经常生闷气。
鳌拜真正被治罪,跟圈地有关。当初满清入关,八旗土地是照左右翼次序分给。当时多尔衮把该给镶黄旗的地给了正白旗。镶黄旗地在保定府、河间府、涿州等处,正白旗在蓟、遵化、迁安诸州县。
鳌拜遂使八旗以地土不堪,同时认为镶黄旗不该在右翼之末,想让两旗换地。
但是有个问题,正白旗的地不够,鳌拜给出方案是再圈民地。鳌拜此举,很可能是想借机打压正白旗,毕竟正白旗一直在多尔衮手里,清算正白旗应该算是一个共识,也符合康熙的利益。
苏克萨哈是正白旗的,自然力争。遏必隆是镶黄旗的,又跟鳌拜穿一条裤子,苏克萨哈有点争不过。这时候三个人却站出来反对,一个是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苏纳海,一个是总督朱昌祚、一个是巡抚王登联。
这三个人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汉臣,其实不是,三人都是旗人。苏纳海是正白旗,朱昌祚是汉军镶白旗,王登联是汉军镶红旗。
鳌拜一看,正准备收拾正白旗呢,立刻让刑部议罪,刑部给的处罚是鞭一百,籍没家产。鳌拜力争,直接改为“俱着即处绞、其家产免籍没”。鳌拜的手段是辣了些,但《清史稿》说鳌拜是矫命,我曾经查过《清实录》,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鳌拜矫命,也就是说康熙至少名义上也是同意的。
鳌拜趁热打铁,数苏克萨哈以二十四条大罪,以大逆论罪,与其长子内大臣查克旦皆磔死;馀子六人、孙一人、兄弟子二人皆处斩,籍没。连两个族人都被殃及,前锋统领白尔赫图、侍卫额尔德皆斩。
诛灭苏克萨哈应该是触及了康熙的痛处,康熙最终出手擒下鳌拜,这就是所谓鳌拜案。
四、鳌拜案的疑点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列了鳌拜大罪三十,却有几个疑点:
鳌拜若真谋反,这罪应该是十恶不赦,但是,最终给他的惩罚却只是禁锢,连他儿子也没有杀,等到鳌拜过世,立刻把他儿子纳穆福放了出来,倒是把班布尔善和鳌拜的一个弟弟给杀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康熙五十二年,康熙自己打自己脸,给鳌拜平反了!
好戏还在后面,雍正追封鳌拜一等功,赐号超武。这可是以严苛为名的四爷,这可是前朝逆臣。直到干隆年间,又把鳌拜拿出来,重新核实功罪,改一等公为一等男。如此反复,实属罕见。
有个叫阿南达的侍卫,每次奏事,都称鳌拜是圣人,这人被定为鳌拜一党,坐斩,然后也被宽大处理,还参与平定噶尔丹。
当时鳌拜案牵连的督抚有,知莫洛、白清额、阿塔等人,据说皆为鳌拜党羽。然而对他们却轻轻放过,”本当逮问、治以重罪。念其既经用为督抚、畀以地方重任。受事以来、剔除加派火耗等弊。姑从宽免罪。仍留原任。以后着益殚心勉力、洁己率属、绥辑地方、爱养生民、以副朕宥过留用意。“不但放过,还让这些人继续担任封疆大吏
这就是康熙八年的鳌拜一党的大案,这样的重罪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会轻饶,何况是中国封建极权顶峰的满清,居然这么轻描淡写的揭过去了,恐怕不是鳌拜一句有大功就能敷衍过去的。
通过这些史料,可以看到鳌拜可能并不是什么权奸,反而是侍奉三朝的股肱忠臣,鳌拜的倒下,正是封建皇帝无情的最好例证。
So 这是广告
相关内容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热门内容
- 37
- 34
- 26
- 25
- 24
- 18
- 16
- 16
- 16
- 16
阅读排行
- 51659
- 34731
- 18154
- 17242
- 15332
- 11537
- 9934
- 9206
- 8179
- 7563
- 7252
- 7205
- 7107
- 6684
- 6317
- 6278
- 6120
- 5797
- 5339
- 5049
- 4689
- 4340
- 4263
- 4198
- 4178
- 4176
- 4013
- 3930
- 3766
- 3697
- 3686
- 3671
- 3637
- 3630
- 3566
- 3511
- 3507
- 3172
- 3094
- 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