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悬疑故事 慰问那点儿事

悬疑故事 |
8
| |

意外发现

张大明是环卫站的干部,主要管“慰问”这一块。转眼,冬至到了,他照例要到家庭困难的环卫职工家里去慰问。站内第一号困难户叫郑二牛,家里孩子、老人,加上老婆,一共有七个,全靠他一个人养,日子艰难是显而易见的。

张大明十分同情郑二牛,所以提前一天去给他送慰问品。他走到郑二牛家门外,看见屋里亮着灯,还不时传出一阵阵欢笑声。张大明感慨地对随行的同事说:“郑二牛家里虽然困难,可脸上总是笑呵呵的,一家人其乐融融,其实生活啊,就该这样,什么事都想开点。”

推开门进去,张大明和同事都愣住了,郑二牛一家人正围着桌子吃火锅。其实这也不算啥,让他们吃惊的是桌上摆着像小山一样高的一大盆羊肉,少说也有七八斤。要知道,现在羊肉价一直嗖嗖嗖地往上蹿,就算张大明家境不困难,可像这样的羊肉宴他也是吃不起的。更夸张的是,桌上还有满满一盆蒸熟的大螃蟹,这更不像一个困难家庭餐桌上应该出现的东西。

郑二牛一家对他们的突然出现也是吃惊不小,一个个像被点了一穴一一样定格了。张大明急忙打破尴尬,哈哈一笑说:“二牛,伙食不错啊!”他边说边把慰问品送上去。

郑二牛也回过神来,手忙脚乱地给他们腾位子,热情地拉他们坐下一起吃。盛情难却,张大明他们半推半就地坐下了。

张大明烫了一片羊肉送入嘴中,指着桌上说:“二牛啊,你这是彩一票中奖了,还是捡到金子了?”

“不是,不是!”郑二牛一搓一着手,焦急地解释说,“我就是中了奖,也舍不得吃这么高级的东西啊。这不……昨天、昨天来了一位乡下亲戚,羊肉和螃蟹都是自家的……”

张大明一听,就感觉郑二牛没说真话。人家不肯说,他也不好再问,便哈哈大笑道:“那我们真是口福不浅啊!”

正吃着,张大明发现桌上酱油没了,郑二牛急忙从柜子里拿出来一瓶酱油。张大明接过来,说自己来就行了。刚要打开,忽然觉得有些奇怪,这酱油瓶子的模样,怎么看都不像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仔细一看生产日期,他不禁大吃一惊,竟然是1981年生产的,保质期是六个月。

看了又看,还真是没错。张大明哭笑不得地说:“二牛,这酱油你在哪儿买的?都过期几十年了,还拿出来卖,这也太坑爹了!”

郑二牛接过来看了看,说算了,几块钱的东西,也忘了在哪儿买的。说罢他把酱油放好,打发一个孩子到外面再买一瓶回来。

第二天,张大明想起昨晚郑二牛家那瓶古董级酱油,觉得这事挺有意思的,于是给报社打了个报料电话,报社随即就派记者去了郑二牛家。

很快,报纸上就刊登了这条新闻,郑二牛家的那瓶酱油一时间火了。不过由于郑二牛记不清在哪家店买的,也不想追究,此事热闹了一阵也就罢了,倒是工商局高度重视,展开了一场大检查。

飞来横祸

过了几天,环卫站因为超规格接待上级考察的领导,被人家曝了光。风口一浪一尖上,必须得找个人顶过去,一直忙前忙后搞接待的张大明不幸成了替罪羊,直接被双开了。

也正应了那句老话,祸不单行,张大明刚丢一了工作不到一个星期,老婆又查出得了大病,得花一笔巨款做手术。张大明咬咬牙卖了房子,好歹换回老婆一条命。

老婆出院后,工作是干不成了。一家人搬到了狭窄的出租屋,靠救济过日子。后来张大明虽然找到了一份活干,可家里老婆要吃药,女儿要上学,老人要赡养,生活水准一下子掉到了郑二牛后面。

一天下午,张大明到菜市场买菜。经过肉摊时,他问了问价格,赶紧摇着头走了。青菜的价格也不低,张大明犹豫了好久,还是舍不得买,等人家走了,就去捡那些被丢弃的烂菜叶。他正在淘着,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他,回过头一看,脸腾的一下红了,叫他的不是别人,正是郑二牛。

So 这是广告

热门标签
悬疑故事 故事会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