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蜀国人事关系 赵云极可能是诸葛亮的人 诸葛亮
1、刘备与诸葛亮在权力上的内在冲突
谁是谁的人,或者谁(上面、背后)有没有人,大约是一种中国式的说法。中国人是讲“人事”、论关系的,这种人事关系往往游离于体制之外(或曰体制之下),却又往往在暗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似乎三国人物也不例外。说赵云极可能是诸葛亮的人,是相对于刘备来说的。从体制上说,赵云、诸葛亮都是刘备的人,但诸葛亮在刘备阵营内部又是可以自立山头的(刘备死之前是这样,刘备死后诸葛亮就成“大山头”了)。刘备入蜀时“破格”提拔了魏延,刘备死后,魏延却受到了诸葛亮的排挤;刘备生前告诉诸葛亮,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不可重用,结果诸葛亮偏要重用马谡,我们暂不考虑诸葛亮这回为什么还没刘备高明,我只想说,刘备和诸葛亮在用人上是有分歧的,因此也就有了各自的人。
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刘备与诸葛亮在权力上是有内在冲突的。刘备作为君主,自然希望手下的人聪明能干,但刘备又不愿让手下的人功高盖主,特别是善于权谋的人。诸葛亮便是让刘备感到矛盾的一位。刘备阵营里,智谋之士稀缺(不像曹操那样,顶级谋士一大群),所以在刘备阵营中,智谋之士的地位就因稀缺变得异常突出,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地位异常突出。例如刘备攻取成都、夺得益州时,留在荆州的关羽听说马超也归降了刘备,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人品才干可以和谁相提并论,诸葛亮回信答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三国志 关羽传》)。意思是说,马超是个大才,不及关公你这个绝世之才。关羽看了回信后大悦,“以示宾客”。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狂傲的关羽是多么看重诸葛亮对自己的评价。换句话说,只有诸葛亮在关羽心中的地位很高,关羽才会如此在乎诸葛亮的评价。
连关羽都如此崇敬诸葛亮,是让刘备很头疼的事。诸葛亮让刘备头疼,还在于他比刘备年轻二十岁,刘备不仅要考虑他与诸葛亮谁说了算,更头疼将来他那个不成器的阿斗与诸葛亮谁说了算。于是,刘备入蜀其间,似是有意地牢牢控制了“人事权”,不仅大肆破格任用魏延、黄忠等随同入蜀的人,还特别重用法正、李严等原蜀中智士。攻打汉中时,刘备亲自挂帅,法正为主谋、黄忠任主将,诸葛亮只是留在成都看家,同时兼任“后勤部长”。
刘备亲手提拔的人,将来一般来说也是阿斗的人,至少不是诸葛亮的人,刘备可以接受他或将来阿斗下面有许多“小山头”,但要尽量避免出现“大山头”。诸葛亮似乎也明白了这一点,来日方长的他选择了韬晦之策,不干出风头的事了。比如法正因受刘备推崇,专横起来,大肆排斥异己,打击报复与其有过节的人,有人向诸葛亮报告,想通过诸葛亮向刘备进言,压一压法正的威风,诸葛亮表了一番法正的功绩,无奈的回避了这个问题(请注意,我不是说刘备把诸葛亮明确列为敌手了,而是说两人是在‘自己人’内部进行着微妙的权谋游戏)。
2、刘备对赵云的忽视与赵云靠近诸葛亮的可能
再回到赵云。我曾在《赵云真相》一帖中说过,历史上赵云在刘备集团的地位,远没有《三国演义》中的那么高。赵云是刘备创业初期入伙的,有一定“元老”的资格,但赵云一直不是刘备军事上的主力。赵云不被刘备重用,除了本人才干可能不够突出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刘备的“元老派”中,赵云的资历自然比不得关、张,所以刘备事业前期的大事就要由关、张负责了(关、张中又以关羽之权为重),刘备把赵云放在身边当卫士长了。刘备的“生意”逐步做大时,要为新加入者提供上进的机会,所以赵云还是没机会。另一方面,刘备要从老家底中提拔人才,一般是为阿斗准备的,所以要提拔年轻的一代(如魏延),赵云与刘备、关、张基本是同一时代的人,所以也就不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了。
正史上可见明确记载刘备生前赵云独挡一面的一次成规模军事行动,是和张飞一起跟随诸葛亮入蜀支援刘备时,“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三国志 赵云传》),这次行动还是诸葛亮派遣的。与刘备会师后,赵云又成“板凳队员”了(这期间大出风头的是黄忠和魏延)。倒是诸葛亮主政期间,赵云在诸葛亮北伐中“上场”的机会多了些。赵云后来的上场可能有“蜀中无大将”的原因,但我想诸葛亮比较器重赵云,才是主要原因,如果不是赵云此时上了岁数,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发展。赵云也不会是个完全甘心平庸的人,从上述诸葛亮先后对赵云的重用来看,赵云有意无意向这位连关羽也崇敬的年轻人身边靠靠,或走走门子,都是符合逻辑的。
3、赵云极可能两次充当诸葛亮的代言人
我说赵云极可能是诸葛亮的人,不是光看上述“表面现象”(我是以砖家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而是还有更深层的推理。赵云的生平中有两个重要的“光辉时刻”(至少一般读史者是这么认为的),一是刘备占成都,得益州时,当时有人提议把成都的好房产和城外的好田地分赐给有功的诸将(可能这种意见当时很盛),赵云明确提出反对,认为应该让益州人民安居乐业,刘备采纳了赵云的意见;二是孙权袭荆州杀关羽后,刘备要兴兵讨伐孙权,赵云又明确提出反对,认为国贼是姓曹的,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灭曹魏上,这次刘备不听赵云的,结果落了个一败涂地。这两件事均见于《三国志》裴注引的《云别传》,虽算不上正史,但后世读史者一般认为可信度高,由此赵云正直、持重的品格很受后世称赞。
我认为,赵云的这两次“发言”首先说是他个人意愿的表达,同时极有可能是诸葛亮指使的,因为赵云的“发言”正是诸葛亮想说又不好说的话。如果偶尔一次算碰巧的话,两次都碰巧就不能不容许我来一番推理了。也就是说,我认为赵云充当了诸葛亮的“代言人”的角色。先说第一次,刘备入成都,确实有点儿乡下人打进大城市的劲头(像明末的李自成那样)。据说刘备围攻成都时,为了追求“重赏之下有勇夫”的效果,曾向众兵将许诺,“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三国志 刘巴传》裴注引《零陵先贤传》)。军队进成都后,“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兵器都不要了,都急着找财宝去了。当时要分城中房产和城外良田的意愿,就是在这种状况下产生的。
我想对于这种粗野的行为,最看不惯的应该是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文化修养高,心里有更大的事,自然会对贪恋钱财,以至破坏“军民团结”的事反感。赵云可能也看不惯,但诸葛亮的这种感觉应该会更强烈一些。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亲自“发言”呢?上面不是说了嘛,他要韬光养晦,避免出风头、或与刘备发生正面冲突,如对法正的专横便采取了避让的态度。赵云则不然。赵云长期担任刘备的卫士长,与刘备私交应该不错(至少是很熟),再加上赵云地位不高、权势不重,说话自然可以随意些,不易引起刘备的猜忌。所以诸葛亮委托赵云发言,是比较合适的。
如说赵云的第一次发言是受诸葛亮指使的判断中推测的成份大一些,那么他笫二次发言阻止刘备讨伐孙权是受诸葛亮指使的可能性就大多了(并且两次可能加一块可能性就更大了)。大家知道,联吴伐魏是诸葛亮的“专利”。刘备入蜀后,基本上也是按照诸葛亮的这个战略布局的(如关羽伐魏即是如此,关羽没和孙权搞好关系那是他个人的事),不想孙权抄了关羽的后院,让刘备失去了半壁江山,这下诸葛亮联吴伐魏的方针基本上破产了。但从诸葛亮主政后的表现来看,他还是坚持这一战略规划的。也就是说,诸葛亮此时从战略上仍然坚持反对与孙权翻脸,只是眼下吃了大亏,诸葛亮好没面子,就算是在这种军国大事上应该不惜和刘备碰撞一次,也没有底气了。
刘备大败后,诸葛亮痛惜地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 法正传》)。此时法正已病故,从诸葛亮的痛惜中看出阻止刘备伐吴仍是他的首选,只是当初他想阻止,却难开口。诸葛亮没开口,地位不高的赵云却“跳出来”发言了,我们从赵云阻止刘备伐吴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赵云强调曹魏为国贼、首敌,正是诸葛亮的一贯思想,你能说赵云背后“没人”吗?
So 这是广告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推荐内容
- 18
- 15
热门内容
- 18
- 15
- 14
- 14
- 14
- 14
- 14
- 13
- 13
- 13
阅读排行
- 51638
- 34729
- 18154
- 17242
- 15330
- 11508
- 9931
- 9204
- 8171
- 7555
- 7252
- 7205
- 7104
- 6684
- 6317
- 6262
- 6120
- 5794
- 5339
- 5049
- 4688
- 4339
- 4263
- 4198
- 4178
- 4171
- 4010
- 3930
- 3766
- 3696
- 3686
- 3671
- 3634
- 3628
- 3566
- 3511
- 3485
- 3172
- 3090
- 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