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以泪和墨,正其是非
谈迁(公元1593—1657年),原名以训,字官若。明亡以后,改名迁,字孺木。浙江海宁枣林人,是明清之际研究明朝历史很有成就的史学家。谈迁不满明末腐败的政治统治,因此决意终老不做官从政,而专心致志于撰写明代史,着有至今具有很高史料价值的《国榷》。
谈迁近而立之年开始酝酿写《国榷》。他读过许多明代的编年史,总觉得因为社会历史背景或作者本身方面的局限等原因,明史书籍颇有失实,谬误较多,每“见其表”而不可“见其里”。谈迁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立志另写一本符合史实的明史。但当时困难很多,特别是对崇祯、弘光两朝和清初没有实录参照,需要亲自调查核实,编撰成史。在这种条件下,秉笔直书史实就可能有杀头灭族的危险,但他全然不顾。明朝其余各代的实录纵然有,也难有刻行本行世,只有少数抄本藏与官僚之家。而这些家族又恰恰是降清的命官,从根本上说,他在思想感情上就厌恶其没有民族气节。但是为了自己的重要目标,他不得不背着行李,带着干粮,日行露宿,硬着头皮向人求情暂借。一年到头,他总是不辞劳苦地借书,还书,如饥似渴地抄书。同时,只要是书中“稍可涉笔者”,或者路人谈论中有价值的东西,他都及时地动笔记录好,保存起来。
为了保证自己掌握资料的真实性,谈迁还寻遍海盐、太仓、武进、嘉善、归安、钱塘、临苴等地的私家藏书,阅读了百多种明代先人的着述,边读边录边对照,斟酌比较出真实的史事。明末两朝没有记录,完全靠他收集整理《崇祯邸报》,而这些报纸又大部分藏于他最不愿去的官家。常常和借书一样,早晨出门,等到中午、晚上,吃闭门羹或扑空是常有的事。为了得见珍贵史料,他必须登门拜访那些了解明末史实的当代清朝有身份的官宦,向他们虚心求教,订正咨询。还要访问明朝公侯的门客、官宦、皇亲国戚及普通百姓人家。就这样,他日思夜梦地用6年时间才完成《国榷》初稿,以后增补订正,六易其稿,先后用去20年心血,才基本完善《国榷》一书。
令人遗憾的是,正当谈迁生活艰难、身一体不佳、年龄已经54岁的困顿之际,《国榷》藏稿被盗!尽管他痛心不已,但他发愤重写,再度背井离乡,不避酷暑严寒,忍耐饥一渴疲劳……他比年轻时更加忘我地借、抄、整理史料。谈迁再度呕心沥血,终于又写出《国榷》初稿。在花甲之年,他梦寐以求的北游京都的理想得以实现。这是他得以补充、订正《国榷》的良机。他不远千里来到北京,在京两年半的时间里,除去糊口的差使外,全部一精一力都投入到《国榷》的充实求证工作。他总是嘴不闲地访问在京的明朝遗老,脚不停地踏遍京郊的明陵、墓园、寺庙,手不住地记录明时古迹、残垣断碑。他终于在终生前一年时间里,修订完成了共500万字的巨着《国榷》。
谈迁“以泪和墨”,“汰十五朝之实录,正其是非”,还以其强烈的民族气节,写出了一爱一国史实,填补了满族发展历史及其与明朝关系的史料空白。为此,他先后花去30多年的宝贵时光。《国榷》记录了317年中国明朝的历史,也反映了谈迁求真、求实、秉笔直书的史德,体现了他顽强、坚毅、忘我、拼搏的一精一神。
【大视角】
正因其勤苦的习惯已成,所以才不辞艰难,不避险境,不计遗稿,所以才老而益壮,挫而弥坚,迫而愈勇。
So 这是广告
热门标签
相关内容
- 教育故事,司马光制“警枕”
- 教育故事,黄宗羲一生勤奋 无相关信息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热门内容
- 30
- 16
- 15
- 14
- 14
- 14
- 13
- 13
- 12
- 12
阅读排行
- 51659
- 34731
- 18154
- 17242
- 15330
- 11537
- 9934
- 9206
- 8179
- 7563
- 7252
- 7205
- 7107
- 6684
- 6317
- 6278
- 6120
- 5797
- 5339
- 5049
- 4689
- 4340
- 4263
- 4198
- 4178
- 4176
- 4013
- 3930
- 3766
- 3697
- 3686
- 3671
- 3637
- 3630
- 3566
- 3511
- 3502
- 3172
- 3093
- 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