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个人管理经典:德鲁克的七次经历

战隼 |
107
| |

关键词:时间管理

个人管理经典:德鲁克的七次经历

作者:方军

转载地址:http://www.mindmeters.com/showlog.asp?log_id=6924

个人管理经典:德鲁克的七次经历

德鲁克曾回顾自己的七次经历谈个人管理。七次经历分别是:

1 、目标与远景——威尔第的话

18岁的彼得·德鲁克看了19世纪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1893年80岁时创作的关门之作,非常为之倾倒。他于是去阅读威尔第本人撰写的书,在其中,当威尔第被问及像他这样一个被认为19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之一的名人,在他这个年龄还要从事创作歌剧这样的艰巨工作,是否要求太高了的时候,他回答说:“我的一生就是作为音乐家为完美而奋斗。而完美总是躲着我,我当然有义务去追求完美。”

2、“上帝能够看到神像的背面”——菲迪亚斯如是说

公元前440年左右,菲亚迪斯接受任务去雕塑2400年以后的今天依然矗立在雅典帕农神庙顶上的神像。至今这些神像仍被认为是最伟大的西方传统雕塑作品之一。但是,菲迪亚斯前去所要工钱时,却遭到了雅典城司库的拒绝。

“这些神像,”司库狡辩道,“高高矗立在神庙顶上,并且是在雅典最高的山上。除了神像的正面之外,其他几面没人能够看到。而你却雕刻了神像的全身,连没人能够看见的背面也雕刻了,浪费了我们不少的钱财。”

“您错了,”菲迪亚斯反驳道:“上帝能够看到神像的背面。”

3、继续学习——一名新闻记者的决心

20岁时德鲁克曾经是法兰克福最大的报纸金融和外交栏目的新闻记者,一个记者必须撰写许多题材的报道,所以他决心掌握许多领域的知识,至少做一名胜任工作的记者。他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学习国家关系与国际法、社会和法律制度史、历史和金融等。

在未来的人生中,德鲁克逐渐养成了习惯,并且能够持之以恒。每过三四年,他就选择一个新的学科。例如,统计、中世纪史、日本艺术或经济学。要精通一门学科,3年时间的学习是绝对不够的。不过,要了解一门学科,3年的时间就足够了。

60多年来,德鲁克坚持一次选修一门学科。“这种学习习惯不仅为我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而且迫使我接触新学科、新学说和新方法,因为我学的每一门学科都有不同的假说,并且采用不同的方法论。”

4 、回顾总结——主编的倡导

当他从事新闻行业的时候,当时五十开外的主编总是培养和训练他手下的这一帮记者。他每周都要和每个记者讨论完成的工作。元旦过后和六月暑假开始之前每年两次,都要用一个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全天来讨论、总结在过去六个月里完成的工作。

德鲁克后来一直记得这位主编的倡导,之后从他在美国担任教授时起,他每年暑假都要安排两个星期的时间,对自己上一学年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先回顾做得好的但仍然或应该做的更好的方面,然后是做得不好或应该做而没有完成的事,最后确定在咨询、著书和教学方面应该优先完成的工作。

5、 “在新的职位上应该做些什么”——资深合伙人的告诫

1933年德鲁克到了伦敦,他先是在一家大保险公司做证券分析师,1年后就任一家成长迅速的四人小银行做银行经济师和3个合伙人的助理。尽管2个年纪较轻的合伙人对他称赞有加,但几个月后银行的创始人、那个年长的合伙人把德鲁克狠狠斥责了一番:“你甚至比我想象的还要愚蠢,而且比你自己有权做的还要愚蠢。”老先生接着说,“我知道你在那家保险公司,证券分析做得很好。但是,如果需要你做证券分析,那么就会把你留在那里。你现在是合伙人的行政秘书,而你却仍在做证券分析。要在新的岗位上发挥效能,你现在应该做什么?”

自此以后,德鲁克完全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和工作方式。每到一个新的岗位,他总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新的岗位上,我现在应该怎样做才能发挥效能?”

德鲁克发现他的很多咨询客户有同样的经历,他们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一个已经去世多年的上司,而且这个上司对他们的要求就如同伦敦那位年迈绅士当年对德鲁克的要求一样:迫使他们思考新职位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

6、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耶稣会会士与加尔文会会士的发明

欧洲的两个宗教组织在15世纪、16世纪发挥了支配作用,它们采用相同的方法取得成功,它们从一开始就采纳相同的学习纪律。

每当耶稣会的神甫或加尔文会的牧师要做任何重要的事时,譬如说进行一项关键的决策,他们被要求把预期的结果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9个月以后,他们必须按照预期结果对实际结果进行反馈分析。这样,他们很快就能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很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并且也能知道自己必须在哪些方面抓紧学习以及必须改变哪些习惯。最后,他们还能知道那些方面自己缺乏天赋并无法胜任。

德鲁克自己采用这种方法至少有50年了,他说“这种方法能够揭示一个人的长处(一个人能够了解自我,这可是最重要的事),并且指出哪些方面需要改进,需要哪种性质的改进,以及没有能力做的事和甚至不应尝试的事。”

7 、“凭什么不被世人忘记”——熊彼特如是说

在熊彼特逝世前几天,德鲁克和他的父亲去拜访了了他,德鲁克说他永远不会忘记父亲和熊彼特的那段对话,熊彼特说,“我现在已经到了知道‘靠著书立说事无法被世人记住’的年纪。除非在生活方面与众不同,否则一个人就不会与众不同。”

德鲁克从其中明白了三个道理:首先,一个人必须考虑自己凭什么不被世人忘记;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希望不被世人忘记的东西会发生变化,而且随着自己的成熟和世界的变化而变化;最后,值得被别人记住的事就是一个人在生活方式的与众不同之处。

资料来源:《彼得·德鲁克的七次经历》,见《个人的管理》P.125-140,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本文转自:www.read.org.cn。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冒犯您的权利,请联系站长删除

So 这是广告

热门标签

若未声明原创,则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对于分享的信息,请务必谨慎参考。


本文对您有帮助吗?
如果有帮助到您,请给我们点赞鼓励